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离骚 节选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离骚(节选)
(时间:40分钟满分:69分)
一、基础知识专练(25分)
1.填空。
(6分)
屈原,字原,名平,战国时期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又因其以屈原作品《》为代表,所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
答案:楚楚辞体离骚骚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固.时俗之工巧兮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自前世而固.然
D.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选B B项,顽固。
A、C、D三项皆为“本来”的意思。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3分)()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
..(放荡)谓余以善淫
③延.(久久)伫乎吾将反
④回朕.(皇帝的谦称)车以复路兮
⑤进.(到朝廷做官)不入以离尤兮
⑥忍尤而攘.(排斥)诟
⑦宁溘.(突然、忽然)死以流亡兮
⑧苟.(苟且)余情其信芳
A.①④⑤⑦B.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
解析:选C ②谣诼:造谣,诽谤.④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⑥攘:忍受。
⑧苟:只要。
4.对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也都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受着委屈而压抑着心志啊,忍受着责骂和侮辱。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是可以惩罚的吗?
解析:选 D 正确译文是“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5.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誓死不悔的语句是“,”。
(3)《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德当作常态的句子是“,"。
(4)《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5)《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阅读理解专练(34分)
(一)阅读《离骚》节选部分,完成6~8题.(12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6.屈原受屈遭贬的原因,诗中提及三个方面,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屈原受屈遭贬的原因进行概括,这就需要在文段中进行搜索筛选。
从君王的角度,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从其他人的角度,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从世俗的角度,有“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将这些内容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灵修浩荡;②众女谣诼;③时俗工巧。
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对人生艰难的感叹。
B.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茞:屈原以香花香草装饰自己,实际上是以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志向。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指责当时世俗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解析:选C 诗人不是在“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而是埋怨君主太荒唐,没有准则,不理解诗人。
故选C。
8.下列对这节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表达了屈原对人生艰难和自己无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
B.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志向,引出议论感叹。
C.诗句最后表明自己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
D.诗中写出了自己因遭众多小人中伤而遭贬的遭遇。
解析:选 C 诗句最后表明的不是“自己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而是诗人对世俗的理解,突出世俗违背准绳,歪曲事实,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
(二)阅读屈原《涉江》中的节选部分,完成9~10题。
(11分)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注].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注] 疑滞:即“凝滞”,停滞不前。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人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南夷”在这里指楚国,“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人,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
C.登上鄂渚之后,诗人回头遥望国都,秋冬的寒风让他内心伤感,于是发出了长长的叹息之声。
D.结尾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正直的,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不会有改变,表明了他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
E.诗中采用夸张和排比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塑造了一个奇伟的主人公形象.
解析:选AE A项,“奇服”不是表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比喻诗人不同于世俗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E项,诗中没有采用排比手法。
10.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你对屈原的认识,理解“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这些情景反映的内容.(6分)
答:
参考答案:这些情景都是诗人想象的与仙人一起生活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理想远大、德行高洁及行为忠贞的特点。
参考译文:
我从小便喜欢这身奇特装束啊,如今进入暮年仍兴致不减.我腰间佩带长长的宝剑啊,头戴高高的发冠.身上饰有明月珠啊,美玉佩戴在我的腰间。
人世污浊无人了解我啊,我正高飞驰骋不再留恋人间。
驾着那有角青龙啊配上无角白龙,我和重华大神一起游览啊在那天上美丽的花园。
登上昆仑山啊品尝那美玉一般的花朵,要和天地啊有一样的寿命,要和日月啊同样光辉灿烂。
哀伤南方夷族无人了解我啊,明早我便要渡过江湘。
登上鄂渚回头远望啊,慨叹秋冬时节大风凄寒。
让我的马儿在水边高地上徐行,让我的车子啊来到方林.乘坐舲船我沿沅水上溯啊,众人一起举桨划开水波。
船儿徘徊不往前走啊,在急流漩涡中停滞不前。
早晨从枉陼出发啊,晚上就留宿在那辰阳。
假如我的心正直无偏啊,流放之地即使偏远又有什么可伤感的呢?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2题。
(11分)
浣溪沙
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选AC 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1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
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
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
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
13.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辉。
为了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请你建立
一个介绍屈原的专题网站。
请说说你的网站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4分)
答:
参考答案:专题网站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的作品及其介绍,屈原“美政”思想简介,
屈原的诗歌特色介绍,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音像资料等。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
每处不超过10字。
(6分)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实际上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
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__①__,楚王为芈姓熊氏。
先秦时期,__②__,姓是有血缘
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
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__③__,
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答:①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材料以屈原的姓氏为背景,介绍了屈原是芈姓屈氏.
所给三个空,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应该是强调与楚王同姓不同氏;第②处,结合前后内
容可知,应该是强调姓、氏有别这一点;第③处,通过后面列举的氏可知,应该是突出大家熟悉
的氏有很多这一点.
参考答案:①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②姓、氏有别③有不少大家熟悉的(意思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