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ease Prevention
中药复方治疗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
疗效研究
马立勇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300
摘 要:[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试验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某私人养殖场挑选52 头体重相近的牛病毒性腹泻患病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3 头,即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和中药复方高剂量组,分别口服0 g/次、100 g/次、150 g/次和200 g/次中药复方,每日给药2 次,连续给药5 d。

[结果]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31%和69.23%。

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中、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显著升高(P<0.05),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和CD4含量显著升高(P<0.05)。

[结论]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有良好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牛免疫能力,其中给药200 g/次的中药复方组效果较好。

关键词:中药复方;牛病毒性腹泻;疗效;炎性;免疫
文章编号:1671-4393(2024)03-0046-05 DOI:10.12377/1671-4393.24.03.09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追求提升,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加大。

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牛业逐渐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数量逐渐增加,疫病发生率随之升高,影响养牛业健康发展[1]。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属于二类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变异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

最常见于散养犊牛群,一旦感染BVDV,致死率可达90%,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2,3]。

目前临床对犊牛BVD治疗常采用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4]。

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加剧,目前中药在兽医临床上广泛应用,具绿色、可持续,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本试验探究中药复方对犊牛
作者简介:马立勇(1975-),男,山东阳谷人,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BVD治疗效果,为该病防治和中药复方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中药复方主要由黄芩、大黄、生地、党参、当归、柴胡等组成,购自当地中药材市场。

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和CD4的ELISA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于2022年8—9月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某私人养殖场进行,该场2022年8月出现犊牛BVD,患牛精神不振、采食下降,出现腹泻下痢,粪便呈黄白色黏稠状,严重者见血样粪便。

挑选52 头体重相近的患病犊牛,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3 头,即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和中药复方高剂量组,分别口服0 g/次、100 g/次、150 g/次和200 g/次中药复方,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5 d。

试验期间观察各组患病犊牛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1.3 试验方法
1.3.1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如下:试验结束时经过给药后患病犊牛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水平,腹泻症状完全消失,粪便正常,硬度适中,为治愈;精神与食欲状态好转,腹泻症状减轻,粪便逐渐成形,为有效;精神与食欲状态未见好转,腹泻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1.3.2 血清指标测定
试验结束时经颈静脉采集各组犊牛血样,37 ℃静置3 h,离心取上层血清备用待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以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和CD4含量。

具体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Excel软件整理汇总,再用SPSS 2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试验结果
2.1 中药复方对犊牛BVD的治疗效果
如表1所示,对照组13 头患病犊牛未见好转,中药复方低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数和治愈数分别为10 头和6 头,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6.92%和46.15%;中药复方中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数和治愈数分别为11 头和7 头,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4.62%和53.85%;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数和治愈数分别为12 头和9 头,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31%和69.23%。

2.2 中药复方对BVD患病犊牛炎性因子的影响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低、中和
表1 中药复方对犊牛BVD的治疗效果项目对照组
中药复方低
剂量组
中药复方中
剂量组
中药复方
高剂量组发病数
(头)
13131313
有效数
(头)
0101112
有效率
(%)
076.9284.6292.31
治愈数
(头)
0679
治愈率
(%)
046.1553.8569.23
Disease Prevention
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升高(P<0.05),不同处理间白细胞介素10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中药复方对BVD患病犊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中、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显著升高(P<0.05);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和CD4含量显著升高(P <0.05)。

免疫球蛋白M含量随复方中药剂量提高有升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与分析
3.1 中药复方对犊牛BVD的治疗效果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发疾病之一,对犊牛危害极大。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补液纠正脱水及使用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感染[5]。

随着中兽医治疗手段推广,临床发现中药复方对该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赵庆奎[6]给成年牛和犊牛分别使用西药和中药复方对比治疗,发现中药复方有效率达93.3%以上,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的76.75%。

王竹青[7]探讨中药复方在BVD中的治疗效果,发现中药复方对成年牛的总有效率为96%、对犊牛的总有效率为92%,均高于西药治疗组。

李云[8]采用白术、乌梅、连翘、黄芩、金银花组成中药复方和乙酰甲喹西药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发现中药复方的有效率为88.9%、治愈率为82.2%,而西药治疗有效率为62.5%、治愈率为47.5%,两者差异显著,中药复方效果更佳。

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31%和69.23%,说明中药复方对犊牛BVD具有良好地治疗效果,其中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3.2 中药复方对BVD患病犊牛炎性因子的影响
犊牛腹泻在中兽医传统理论中属于外感寒热、肝脾不和、湿热泄泻所致,中药复方是绿色天然物质,具有安全无毒、消炎抗菌等作用。

研究者主要以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为治疗原则,开发针对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中药复方,取得良好进展[9,10]。

吴海涛等[11]研究发现,葛根多糖可有效降低腹泻犊牛白细
表2 中药复方对BVD患病犊牛炎性因子的影响 单位:pg/mL 项目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白细胞介素1β61.21±1.21a52.01±2.02b45.89±1.90bc40.79±1.80c
白细胞介素2408.39±8.59a357.72±7.58b340.38±7.24b326.78±6.97b
白细胞介素410.56±0.20b12.23±1.23a13.25±1.25a13.94±0.82a
白细胞介素1019.72±0.93a20.08±0.96a21.32±0.42a21.63±0.43a
肿瘤坏死因子α21.41±1.41a15.30±0.30b14.27±1.27b11.02±0.20c 注:同行数据右上肩标字母相同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字母不同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
表3 中药复方对病毒性腹泻患病犊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免疫球蛋白G(μg/mL) 1.79±0.72b 1.95±0.62ab 2.10±0.65a 2.46±0.52a 免疫球蛋白M(μg/mL)0.84±0.05a 1.01±0.03a 1.06±0.05a 1.17±0.02a 免疫球蛋白A(μg/mL)400.07±0.80b465.98±0.94a495.98±0.57a539.78±0.51a CD4(μg/mL)8.02±0.14b10.70±0.21a11.02±0.82a12.02±0.34a
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

董书伟等[12,13]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复方“黄白双花口服液”,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该方对犊牛腹泻治疗作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系统药理学分析该方可能通过AT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等靶点,发挥抗炎抗微生物作用。

上述研究与本试验结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降低,说明中药复方可有效减轻腹泻犊牛的炎性反应,其中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3.3 中药复方对BVD患病犊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新生犊牛免疫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免疫机能低下,极易被病原菌感染导致BVD,且健康犊牛感染后会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诱发多种并发症[14]。

研究表明,患病毒性腹泻的犊牛较健康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降低,更易造成肠道损伤,加剧感染[15]。

中药复方具有多种有效活性物质,被证明对新生犊牛的血清指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有良好改善作用[16]。

吕信等[17,18]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明显提高犊牛免疫机能,降低腹泻率。

本试验与上述结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能够提高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和CD4含量升高,说明中药复方能明显提高病毒性腹泻患牛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快速恢复,其中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且在本实验条件下,中药复方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00 g/次。

参考文献
[1] 娄金艳.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6):78-80.
[2] 刘建慧,马思雯,张永明,等.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特点
与诊断预防措施研究[J]. 饲料工业,2023,44(19):108-
112.
[3] 成元康.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中兽医治疗[J].中兽医学杂
志,2023(6):22-24.
[4] 李璐.犊牛病毒性腹泻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21):76-77.
[5] 梁秀华.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畜
禽种业,2022,18(8):135-136.
[6] 赵庆奎. 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兽
医学杂志,2022(9):6-8.
[7] 王竹青. 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J]. 湖北
畜牧兽医,2021,42(11):30-31.
[8] 李云.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犊牛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 湖北
畜牧兽医,2017,38(8):14-15.
[9] 许凤明.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乳业,2023(8):75-79.
[10] 吕信. 中药“犊泻康”抗犊牛腹泻作用的研究[D].黑龙江
八一农垦大学,2011.
[11] 吴海涛,莘余,吕尚揆,等.葛根多糖对腹泻犊牛炎性因
子含量、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DAO活性及肠道菌群
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41(4):698-
706.
[12] 董书伟,刘永明,齐志明,等. 中药新复方治疗犊牛腹泻临
床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2010(12):116-
117.
[13] 董书伟,樊灵芝,李磊,等.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
泻的系统药理学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
1-10.
[14] 鄂英鹏,鄂晓楠,刘曙光.牛病毒性腹泻症状及防控策略[J].
基层农技推广,2023,11(9):117-119.
[15] Alomari M M M,Dec M,Nowaczek A,et al.Therapeutic and
prophylactic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bacteriophage treatment to control diarrhea caused by E.coli in newborn calves[J].ACS Infectious Diseases,2021,7(8):2093-2101.
[16] 孙福亮.中药复方制剂CN-Ⅱ对新生犊牛免疫水平影响的研
究[D].延边大学,2007.
[17] 吕信.中药“犊泻康”对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犊牛腹泻防
Disease Prevention
Study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on Calf Viral Diarrhea
MA Liyong
Yanggu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Development Center, Liaocheng Shandong 252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on calf viral diarrhea. [Method] In this experiment, 52 calves with bovine viral diarrhea were selected from a private farm in yanggu county,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13 calves in each group,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the low-dose group, the middle-dose group and the high-dose grou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was given orally at 0, 100, 150 and 200 g/ time, respectively, twice a day for 5 days. [Result]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of sick calves in the high-dose group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were 92.31% and 69.2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s of IL-1β, IL-2 and TNF-α in the serum of sick calves in low, 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while the content of IL-4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immunoglobulin G in the middle and high dose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nd the serum immunoglobulin A and CD4 contents in the low, middle and high dose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calf viral diarrhea,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proving the immune ability of infected cows, among which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group with 200 g/ time is better.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Bovine viral diarrhea ;therapeutic effect ;inflammatory ;immune
治效果的研究[J].中国奶牛,2013(12):34-37.
[18] 刘宾,吕信.中药犊泻康对犊牛免疫功能及腹泻防治效果的
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