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小结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小结学案
编制:钟小峰班级:姓名:编号B1-5-(1、2、3)
审核:高一历史互研组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法指导】
1.学会用整体性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审视中国,知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2.学会用政治课、语文课相关内容、知识来理解历史,知道“文史不分家”,养成大文科的思维习惯。

【知识框架】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的成就:
①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___________。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结果:达成“日内瓦会议协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
特点: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成就: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二、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时空链接)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中美对抗、中苏关系破裂);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实行“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取得了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

表现:①_______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解冻: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9月,日本首相___________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打开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外交政策的调整:
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表现: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政策。

2.外交成就: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等。

(2)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如2001年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的非正式领导人的上海会议;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如在中国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拓展延伸】
中美关系解冻表解:
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三次建交高潮:
(见课本第91页“知识链接”)
【练习巩固】
见实验教材新学案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