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垫付赔偿协议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医疗费用:根据乙方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住院费、手术费、医药费、护理费等;
(2)伤残补偿金:根据乙方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算;
(3)工伤医疗期间工资:按照乙方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支付至伤愈出院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乙方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算。
签订日期:__________
(注:本示例仅供参考,实际合同内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伤垫付赔偿协议书
工伤垫付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协议书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
乙方(受伤职工):__________
鉴于甲方员工乙方在工作过程中不幸发生工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妥善解决乙方工伤赔偿事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垫付范围
1.甲方应在协议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垫付因本次工伤所产生的如下费用:
2.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条款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乙方伤愈出院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
乙方(受伤职工):__________
二、垫付方式
1.甲方应在协议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将垫付款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2.甲方应确保乙方在收到垫付款项后,及时用于治疗和康复,不得挪作他用;
3.如乙方在收到垫付款项后,因治疗和康复需要额外费用,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第一条的规定继续垫付。
三、赔偿责任
1.乙方如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甲方应依法为乙方申请工伤认定,并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2.乙方如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甲方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3.双方确认,本协议签订后,乙方不再就本次工伤向甲方提出任何形式的赔偿要求。
四、保密条款
1.甲乙双方应保守本协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的秘密,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除非依法应当向政府部门报告的外,甲乙双方不得将本协议内容公开。
五、争议解决
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伤残补偿金:根据乙方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算;
(3)工伤医疗期间工资:按照乙方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支付至伤愈出院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乙方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算。
签订日期:__________
(注:本示例仅供参考,实际合同内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伤垫付赔偿协议书
工伤垫付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协议书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
乙方(受伤职工):__________
鉴于甲方员工乙方在工作过程中不幸发生工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妥善解决乙方工伤赔偿事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垫付范围
1.甲方应在协议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垫付因本次工伤所产生的如下费用:
2.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条款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乙方伤愈出院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
乙方(受伤职工):__________
二、垫付方式
1.甲方应在协议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将垫付款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2.甲方应确保乙方在收到垫付款项后,及时用于治疗和康复,不得挪作他用;
3.如乙方在收到垫付款项后,因治疗和康复需要额外费用,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第一条的规定继续垫付。
三、赔偿责任
1.乙方如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甲方应依法为乙方申请工伤认定,并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2.乙方如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甲方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3.双方确认,本协议签订后,乙方不再就本次工伤向甲方提出任何形式的赔偿要求。
四、保密条款
1.甲乙双方应保守本协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的秘密,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除非依法应当向政府部门报告的外,甲乙双方不得将本协议内容公开。
五、争议解决
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