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这 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 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 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 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 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 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 成长的重要因素。 • 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 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 语言表达1分。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1) ; (2) 刻苦好学 ; (3) 博览群书 (3分) 虚心请教
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 “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 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 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 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 ②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③弗之怠 懈怠,放松 ④家贫无资 钱财
•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 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 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 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 假 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 式的。
•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如果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有不 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 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失呢? • 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译:天气寒冷,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很坚硬的冰, 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7、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译:常常向右藏书的人家去借书,亲自用笔抄写。
•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 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 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 序号)(2分) •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 1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 降辞色。 [德隆望尊]道德高、名声重 [填]挤满 译:那前辈道德高,名声重,向他请教的人挤 满了他的房间,也不见他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 些,脸色放温和些。 • 12、遇逆旅,主人曰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遇]住在 [再]两次 [食]提供伙食 [鲜肥]新鲜 肥美 [享]享受 译: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 有新鲜肥美的滋味可以享受。
• 8、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从]求 [负]背着 [箧]书箱 [曳]拖着 [屣]鞋子译: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 • 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 译:有时受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 礼数更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辩解。 • 10、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录完毕,赶快跑着去送书,不敢稍微超 过约定的时间。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 之家,手自笔录,……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 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 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 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 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 “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 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 “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 辄能愈。【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 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病愈。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以:因为 是:这样 以:把 假:借 因:于是译: 因此别人大多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就能广 泛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曾经 趋:奔向 叩问:请教 译:曾经奔向百里以外,捧着书籍向当地才学渊 博的前辈请教。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援]提出 [质]询问 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 请教。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 一项是:(2分) B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 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
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 分)
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 (3分) 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 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 培育的经历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 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 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 所得到的启示。(4分) 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 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
序或赠序 ,第 •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 记 •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 解释其含义。(2分) • ①手自笔录 抄写 • 暇更录唐宋人诗 • ②尝趋百里外 • 未尝寝 曾经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 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 (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选自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 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 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 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 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 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 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 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