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B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088】
材料一 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 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 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 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 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解析】 材料体现了煤矿工人因为煤生产太多而失业,这反映了生产与 销售的矛盾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
【答案】 A
3.1930 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 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解析】 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 A、D 两项表述与题干信息不符,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课中思考] 谈谈你对这首民谣的理解。
【提示】 这首民谣反映了大危机时期美国生产力大倒退、大破坏、经济 凋敝、社会萧条、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处在崩溃的边缘。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1929 年 10 月,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 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导致 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 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突出特点是范围广、 时间长、破坏性大。 2.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产、自 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 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 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 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 3.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下表是美国总统胡佛任期内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 )
时间
措施
1932 年 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对富有农场主的救援
1月
1932 年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
7月 款
1932 年 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8月 1932 年
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12 月 A.胡佛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坚决反对者 B.美国已经大规模对经济进行干预 C.美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胡佛对美国经济走势有精准预测



段一Leabharlann 三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阶 段 二
业 分 层 测

1.重点:1929—1933 年美国 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 经济大危机。 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难点:1929—1933 年经济
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教材整理 1 世界经济大危机 1.根源:资本主义的_基__本__矛__盾_。
[课中思考]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教材整理 2 杯水车薪
1.危机前的美国经济 (1)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依靠在一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扩大生产,改进技 术,经济一片繁荣。1928 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 (2)经济的_自__由__放__任__主__义_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过度的贫富 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3)1929 年_胡__佛_入主白宫,当时美国正值经济繁荣的顶峰,但经济危机的凶 兆已经显露。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初期(1932 年前) ①特点:继续奉行自__由__放__任__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②内容:要求工商界和劳__工__组__织__自愿联合起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削减个 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1930 年,大幅度提高关__税__。 ③影响: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 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 (2)调整(1932 年) ①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 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_公__共__工__程_项目。 ②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
验结论 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调整耕地面积”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
机首先爆发于( )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 发于金融领域。
5.政治危机 (1)失__业__现象严重。 (2)阶__级__矛__盾__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6.信任危机 人们对_资__本__主__义__制__度_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轻巧识记]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两条道路:美国的民主政治;德日的法西斯道路。 三大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四大表现:银行倒闭;工商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增加。
提高征税的方案”“有 25 个国家采取 报复措施”,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
个国家以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史料二 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显现 出其不利地位。它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
史料反映了法、日、意等 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德、日继
2.爆发 1929 年 10 月,以_股__票__市__场_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首先在_美__国_本土爆发。 3.扩展 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_世__界__性_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特点 (1)范围广:首先在_美__国_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 附属国。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_失__业__人__数_ 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 年各国经济进入“持__续__萧__条__”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 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5.影响 (1)经济: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空前激烈的_经__济__战_使原有的世 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工__人__罢__工__运动频繁、农民运动也不断高涨,资__本__主__义__制__度__面临严 峻的考验。 (3)世界局势: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局势紧张。
【答案】 D
2.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 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 为你爸爸失业了。”子:“爸爸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产的太多了。” 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与销售的矛盾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C.股票投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 D.工人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解析】 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对他们各自的观点扼要概 括。第(2)问要说明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所认识,但都没有找到危机发生的 根源,只是看到表面现象。第(3)问前两则材料是对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 材料三中危机加深的局面。
【答案】 (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 必然联系;弗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萨缪尔森则 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美国。
(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缺陷:都没有认识到危机 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加剧了经济 危机的危害性。
探究点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1929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
发后不久,1930 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
了对 890 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方案。由美 注意关键信息“美国国会通过了……
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 33 个国家提出了 抗议。到 1931 年底,有 25 个国家采取 报复措施,到 1932 年 4 月更增加到 76
4.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
它就会枯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解析】 “玫瑰花”应该要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 就会枯萎”,正是说明了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 直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可知 B 项符合题意。
[深度点拨]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 政府对于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用不着干预经济生活, 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护私有 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课中思考]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哪些特点?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 40%,1932 年相当于 1900 年的水 平,20 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 (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有 何共同缺陷?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解题模板】 关键信息:“扩大对富有农场主的救援”“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
抓关键 场提供贷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调整耕地面积” 表格内容体现不出“大规模”,排除 B 项;胡佛坚持“自由放任”的
排易误 经济政策,而不是“已放弃”,排除 C 项;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扩大对富有农场主的救援”“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
(2)教训 ①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 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 未然。 ②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③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 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公开 意大利之后于 30 年代初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
建立法西斯专政”。 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史料应用】 史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就当时情况而言,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 效果会更好些?
【提示】 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出现了法西斯 势力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的势头。
措施:政府应该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尽可能地扩大市场;同 时要减少贸易壁垒,避免因争夺市场或殖民地而形成某些政治或经济集团,给 世界带来不安与恐怖。
【史论拓展】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对策 ①提高关锐: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 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 出口。
【提示】 ①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 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②后期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并没有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对缓解经 济危机只是杯水车薪。
教材整理 3 病入膏肓的经济
1.金融危机 股市崩溃、银行业务被迫部分或完全停顿。 2.工业危机 工业生产持续下降,_重__工__业_部门所受的打击尤为沉重。 3.农业危机 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__产__品__价__格__暴跌。 4.商业危机 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