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揭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揭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

与此同时,这次部分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化,标志着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大量从业者创造了新的就业形态。

这种新的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经济发展迅猛,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更多样,就业方式更灵活,以外卖、快递、网约车、直播带货、数字化管理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获得快速发展。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业态经济从业人员已达数千万规模并保持快速增长。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就业格局,由固定岗位、单一岗位、定时定点劳动的就业形态,变为灵活工作、身兼数职、随时随地工作。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产生了新的劳动关系,原有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就显得有些滞后。

当前,亟需通过制度创新补齐政策、法律规定的空白。

要通过法律创新,扩大劳动保障法律关系调整范围,纳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内容。

通过缴费补贴、减免税收等办法,激励、引导新业态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要通过体制创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为便捷有力的社会保障支持。

人社部门应主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维权保护范畴,及时查处侵害其权益的行为,保障新就业形态下各方主体,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用制度创新护航“新就业形态”》)材料三:
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末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然而,要让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在上海诞生,除了要
帮助解决养老、医疗问题,让就业者能够稳定就业之外,更需要制度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通过调研发现,互联网行业、在线消费、育培训、无人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在上海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对许多个人来说,仍然需要商住用房才能登记注册公司。

在他看来,为了鼓励年轻人在线办公、在线就业,是不是可以尝试在居家环境登记公司呢?
“新就业形态”的诞生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地区整体创新生态、创新环境、创新氛围的体现和折射。

我们需要通过打造和激发创新发展的氛围,使得上海成为“新就业形态”的策源地,让“新就业形态”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摘编自《让“新就业形态”在上海遍地开花》)材料四: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样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之一。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花蓓看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加剧了稳就业、保就业的严峻性,也加快催生出-批新产业、新经济,这些领城正是孕育和释放新职业、新岗位的所在,关键是要抓紧研究推动,以政策支持、服务引导将新业态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就业岗。

花蓓谈到,像这样的新兴领域、新兴业态,契合了年轻一代的就业诉求,更加灵活多元、更能自由选择,必须及时跟进。

在支持新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挖掘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新兴职业培训力度,创新做好公共就业服务。

尤其要针对当代年轻人的择业观念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提供职业发展的科学参考,让年轻人择业更加有的放矢。

(摘编自《中国青年》)
1. 下列对“新就业形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就业形态”是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为大量从业者创造的新的就业形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

B. “新就业形态”是一种由固定岗位、单一岗位、定时定点劳动变为灵活工作、身兼数职、随时随地工作的就业形态。

C. 互联网行业、无人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在上海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上海已经成为“新就业形态的策源地。

D. 李老师法定节假日送外卖,老王下班后跑滴滴,小张工作之余参与“智慧城市”系统开发都属于“新就业形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就业形态一旦全部职业化,就标志着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

B.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产生了新型的劳动关系。

C. 胡卫认为,如果能在居家环境登记注册公司,更能鼓励年轻人在线办公、在线就业。

D. 花蓓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既加剧了就业的严峻性,也正在催生一些新职业、新岗位。

3.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如何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姬,别姬
刘雨昕
①长达数年的抗战最终落幕。

②月悬中天,星垂平野。

满江城口,十里无人的城墙下有一道身影,那人在月光下暴露无遗,他站立不稳,倒在地上,激起满地烟尘。

浑黄的酒液夹杂着泥土沾染上皱巴的军服,使得李玉狼狈不堪,他面色微醺,蒙眬间似乎瞧见城楼上的红衣翻飞。

隐隐听见清越的女声自天边而来,叫人分不清梦境与真实。

“乌江旁美人泣红瓣点点染血泪,银锋一闪恨别离,生生世世再难相见,曰虞兮曰霸王”萦绕耳边,浸入骨髓的《霸王别姬》,来自遥远的三年前。

哪怕是后来兜兜转转,种种是非,几次出生入死,也是枉然。

她血溅满江城,引得城民暴动,给了李玉出逃的机会,那般决绝。

③如今战火停熄,日本佬儿被中国军民打回老家的消息传遍了华夏大地,本该是让人欣喜的事,而李玉心中凭空生出三分苦涩、七分凄凉。

这场胜利,流了太多的血泪,牺牲了太多的人。

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军官,和百姓们一样渴望太平安稳,好好活下去,吃饱穿暖便为最好。

④可李玉清楚地知道,别姬离去那日,她的眸子是凉的,无数大雨洗刷过的城墙下,还能闻到那股子腥甜。

当年李玉重伤,想通过地下党将情报送出城去,奈何行动暴露,日军封锁全城,大街小巷全是巡逻的日本兵,手上拿着刺刀,胸口挂着机枪,挨家挨户地搜。

官大的,坐着几个大铁皮摩托,“哄哄哄”压过马路牙子,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⑤别姬将李玉藏在了红阁,化装成了白净小生,才逃过一劫。

中日战事吃紧,日方占着城,这持久战是打不得的,越拖伤亡越重胜算越小,他的情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赶紧送回军方。

还不待他行动,鬼子已经急了,像赶鸭子似的把老百姓从大小家中赶出来。

李玉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⑥哪知转头便见别姬坐在凉椅上,小腿一踢一踢的,半张脸掩在手执的戏谱中,笑得两眼弯弯,发出的声音闷闷的。

“别急,我已经想好送你出城的法子,你暂且喝杯茶冷静冷静。

”顺势,还真倒了杯茶递过来。

李玉没那闲心思喝茶,却看她笑得狡黠。

⑦李玉一身粗衣粗布混在民众中,被鬼子赶到了城门口,几个士兵握着武士刀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一干人等,半晌,有军官侧身对下属说了几句,便有士兵用刺刀押着一抹红出现在李玉的视野内。

当看清那抹红时,李玉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惊得直退了两步。

⑧她一身红裳戏服于微微晨光中尽显妖娆,红装精致,水袖摆摆,纷飞的头发和着肩披上的流苏,红
与黑交织,城楼上的风正吹得热烈。

她悠悠长叹,轻捻兰指,眸光波转,巧笑嫣然,唱起《霸王别姬》,不动声色向前移了数步,日军沉迷其中皆如痴如醉。

然而,唱腔戛然而止,红日初升,她瞅着空隙,咬碎一口银牙,纵身跃下……
⑨人群暴动,冲垮了日军的封锁,顾不得鬼子的叫喊和机枪“哒哒哒”,百姓疯了一般涌出城门。

李玉在恍惚中被夹带着出了满江城,情报也终于及时送达军部。

三日后,日本鬼子被消灭。

⑩李玉还记得他在走之前,别姬正细细描着眼尾朱砂,有一下没一下地唱着戏文,情景甚是好看。

她放下笔,轻轻敲在瓷盘上,发出了脆响,笑意盈盈地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得头也不回地出城送情报,千万莫管其他一切。

别姬是聪明的,她知道自己这一死,必然引得红阁中戏子的造反,她可是清楚得很,自己培养了几个什么样的苗苗,个个都火爆得紧。

再加上城中老小对日军怨气积累已久,其他戏行的人也会打抱不平,人的情绪是极易感染的,能造成的后果必然能使她满意。

所以她敢赌。

⑪满江城自古以戏曲为盛,战后梨园戏台仍有戏上演,红脸儿白脸莺莺婉婉,咿咿呀呀,繁华不减。

却是再无人敢登台拂袖《霸王别姬》,人们皆道当年红阁当家别姬城楼一唱,既是她自己的绝唱,也是全满江城的绝唱。

自此,再无《霸王别姬》
⑫李玉如烂泥醉汉一般倒在城墙下,军部的人来寻他,他衣衫凌乱,拂了一把脸,便坐起来,睁眼便瞧见了万里长空。

曾经,满目苍凉血色于此呈现在李玉骤缩的瞳孔中,太过刺目的红铺天盖地,生生散落一地温热,似要灼烧天际。

抬手,敬礼。

这里的光曾一寸一寸照亮了她暗红的戏服,照亮了她的青丝,照亮了她的眉眼,光在她的睫毛上跳跃。

“我叫别姬,别离的别,妖姬的姬,是一名戏子。

”记忆中的她总是弯着嘴角,到死也是笑着的。

她告诉他是因为舍不得,舍不得自己难过,终究还是舍了自己的性命。

⑬别姬,别姬,当真是好狠的人。

选自《小小说月刊》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曲《霸王别姬》,即便过了好几年,经历了几次出生入死及种种是非,依旧萦绕耳边,浸入骨髓,可见李玉对别姬的深切怀念。

B. 抗战结束并没有让李玉感觉丝毫的欣喜,反而十分苦涩与凄凉,因为这胜利牺牲了太多的亲朋好友,特别是难以忘怀的别姬。

C. 文中写日军封锁全城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李玉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侧面写出了别姬的机智勇敢与从容淡定。

D. 别姬成竹在胸,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弟子们都充满血性,自己纵身一跳,必定激发他们以及城中百姓对侵略者由来已久的仇恨。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别姬,别姬”,反复咏叹,既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又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别姬的痛悼之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开篇设置悬念,通过描写李玉站立不稳的狼狈醉态,表现其内心的苦楚,抒写其对别姬的刻骨怀念之情,引人入胜。

C. 小说既有简洁凝练的描写,如“月悬中天,星垂平野”;又有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李玉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有很强的感染力。

D. 文中多处抓住别姬的“笑”这一细节,如“笑得眼弯弯”“弯着嘴角”等,烘托了气氛,表现别姬从容淡定又视死如归的精神与勇气。

6. 如何理解小说第⑪段中“既是她自己的绝唱,也是全满江城的绝唱”一句的含意?
7. 请简要分析小说第⑧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地位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他们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

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

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

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
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

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

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

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中国的历史中,他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

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做。

(《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其实,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运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节选自《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有删改)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使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新的地主阶级兴起的社会大变。

B.“士”出身地位较低,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皆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他们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C.百家争鸣的局面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孟子的学术思想中有自己的创造,这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相信或认为孔孟一家或许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春秋战国之交,“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列举了涌现出的众多代表人物。

B.在中国的历史中,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

C.本文作者认为严格说来孔孟并不是一个学派,并非一家。

虽然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但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

D.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但也知道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变革中,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B.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

C.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士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不同,是因为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

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

其目的是约束君王,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项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摘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B.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C.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D.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褐,又称竖褐。

原指古代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后逐渐成了贫苦人、仆役或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的代称。

B. 解印,就是解印绶。

古人为官时将系有绶带的印信佩戴在身,解下印绶,即辞免官职。

类似的词语还有解官、解绶。

C. 羲皇,即伏羲氏,是后世追尊的“三皇”之一。

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因此隐逸之士常自称羲皇上人。

D. 元嘉,皇帝庙号。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诗句,其中的“元嘉”也是此意。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曾志向高远。

他少年时心怀高远的志向,不爱慕虚荣利禄;家里四壁空空,也很安然自在,不在意自己的得失。

B. 陶潜虽多次为官,均为时不长。

因父母死去先做了州祭酒,不久即解职:后又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 陶潜学识渊博,善写文章。

他曾写下《五柳先生传》《归去来》等著名文章;世63年,他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D. 陶潜为人耿直、自重。

少时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做县令时发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感慨,成了醒世浩叹。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2)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项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5. 陶渊明不会抚琴,但有朋友相聚,他却拿出残破的素琴“抚而和之”,有哪些因素能促使他这样做?请你结和文本进行探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黄庭坚①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

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②。

远山横黛③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注释】①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黔州之后。

②韩愈曾有“断送一生惟有酒”“破除万事无过酒”的诗句。

③远山横黛:指眉毛。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送”两句化用韩愈诗句,写自己未饮酒,显示出词人寂寞无聊之感。

B.“花病”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个病躯瘦弱之人,残春之景令人感伤。

C.“杯行”句正面写宴饮之乐,表达了词人及时行乐的旷达胸怀。

D.全词无一个“酒”字,但却几乎句句都不离酒,情感抒发自然流畅。

17.上阕“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两句在语言上颇具特点,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