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10风筝(第二课时)(晒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10风筝》教案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
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
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感悟“我们”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
心情,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理解怎样把人们的心情写具体,复习順承段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一、二起。
(生读。
)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生:有)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的词语。
师:我们轮着来读第一行词语。
哪里开始?(生举手)这里开始。
(生读第一行)师:现在我们来读第二行词语。
哪里开始?(生举手)这里开始。
(生读第二行)师:全班一齐来读第三行词语,一、二起。
(生齐读)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
奔跑抖动寻找磨坊继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师:读得很好。
看来同学们对词语掌握的很好。
2、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你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
生: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境。
师:同学们真棒,把老师提的题都解答了。
3、师:同学们,当时我们还感受到孩子们做风筝时的快活心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心理感受。
二、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一)学习三、四自然段,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师:孩子们,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生:放风筝)让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无限的幸福,看看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吧!
2、(出示学习要求)
(1)师:请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句子。
(2)用“~~~~~”划出描写孩子们放风筝时心情的句子。
(生默读,师巡视)
3、师:同学们画好了吗?画好的请坐端正。
(生:坐端正!)
4、师:谁来读读孩子们放风筝的句子。
生:一个人用手……
6、师:同学们也找到吗?(生:找到)全班一齐来读读这段话。
一、二起。
(生齐读)
7、师:同学们,现在想放风筝吗?(生齐说:想)老师可会变魔术哦,看,这是什么?(生:风筝)谁想去放风筝?(找三个孩子,一个托,一个拉线,一个读。
)
8、师及时纠正不足。
(如:动作,“放”的声音)
9、师:刚刚孩子们做的是放风筝时的动作,你发现了哪些动作词呢?请同学们在书中用三角号把这些动词标出来。
(生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哪些动词。
(生:托、牵、站、说、跑)
10、师:(点课件)找得多准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体会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注意动词。
(2生读)全班同学一齐来。
一、二起。
(生齐读)
师:抓住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
师:如果老师把动作的顺序变一变,你们看行不行?(生:不行)为什么?(生:风筝可能放下起来。
)
11、师:谁能说说放风筝的顺序,第一要怎样?
生1:第一要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师:第二怎样?
生2:第二要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师:第三要怎样?
生3:第三要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师:是啊,这样风筝就飞起来啦!
12、师:在这里,作者按先后顺序写出放风筝的经过。
谁能在这段话恰当的地方加上“首先、然后、接着”这几个词语?
师:想好了吗?谁来说说。
(请一生说)大家同意吗?说得多好啊!
师:按先后顺序写出事情的经过,让读者一看就明白。
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
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请一生读)
13、师:就这样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此时,文中那群放风筝的孩子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快活)
14、师:你能读读文中最能体现孩子们快活的句子吗?
(生: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
15、同学们也找到吗?(生:找到。
)请自由读一读,你从哪些词感受到孩子的快乐?(生: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师:同学们请看,孩子们快活地喊叫着,那他们可能会喊什么?(生讲)
16、师:刚才,我们从孩子们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到了他们的快活。
17、师:你能带着快乐、激动的心情来读这一句吗?
(指1名学生读)
师:女同学,此时你们就是群快活的孩子,一、二读。
(女生读)
师:男同学,此时你们就是群快活的孩子,一、二读。
(男生读)
18、师:同学们,第四自然段中,哪些语句也写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活的心情?
(生: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
19、师:我们一齐来读出孩子们的快活心情。
一、二读。
(生读)
20、师:风筝把我们的名字带上了蓝天,把我们的憧憬带进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飞快地飞走了。
风筝不见了。
”此时此刻,小伙伴们的心情怎么样呢?(生:很着急,很伤心)
21、师: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生: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
师:很好。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伙伴们很着急,很伤心呢?(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师: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生: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你是如何知道的?(生:查字典、查图解字典知道的。
)
22、师:老师再教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我们可以先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再合在一起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形容吃惊的脸都变色了)请看。
23、师:“千呼万唤”是什么意思?(学生用新的方法来理解。
)
24、师:此时孩子们会呼唤些什么?(生讲)
师:孩子们千呼万唤也没用,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倏地是什么意思?(生:极快地,迅速地。
)
师:风筝一下子就不见了,孩子们很着急、伤心。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他们
此时的心情!(请1个学生读。
)
师:女同学一齐读。
一、二读。
(女生齐读)
(二)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师: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孩子们希望风筝能快回来的情感。
哪些句子写出了小伙伴们找风筝时的心情?自由朗读5-8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2、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
(生:我们都哭了……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
3、孩子们去哪找了?(生:去田野里找。
)找到了吗?我们在田野里四处寻找这只寄托了我们幸福与希望的风筝,却不见它的踪影,此时小伙伴的心情怎样?(哭了、垂头丧气)
4、师:找不到风筝,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生: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生:低着头,很失望丧气的样子。
)
5、师: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垂头丧气。
(生讲)
6、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孩子们的伤心。
(请2生读)
师: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多么伤心啊!这里抓住了孩子们的什么来写?(生:神情)
7、师:不就一个风筝吗,而且什么都不像,另做一个就行了呀!为什么我们那么伤心?
(生:因为风筝上寄托着孩子们的希望、幸福、理想、快乐、憧憬……)
8、师:是啊,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幸福情感的风筝,现在不见了是多么伤心啊!
师:谁来读出孩子们此时伤心之情?(生1读)
9、师:全班同学,此时你们就是这群伤心的孩子,一齐来读,一、二读。
(全班学生读:我们大惊失色)
师:一抬头
看见远远的水面上
半沉半浮着
一个巨大的木轮
不停的转着
将水扬起来
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10、师:那儿找过了吗?(问3生)说不定就在那呢。
在那能找到吗?(生1:在那能找到。
生2:在那也没找到。
)
师: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去找。
我们一齐来读最后一段。
一、二起。
三、拓展练笔,升华感情
1、续写
师:如果找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如果找不到,孩子们的心情又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师:孩子们多么希望能快点找回风筝。
于是他们向那房子跑去。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接着写孩子们继续寻找风筝的情景。
师:可以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并运用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写出孩子们的心情。
请把你想到的写在老师发下去的那张纸上。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
(学生汇报。
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
)
2、总结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师:课文写的如此生动,它在表达上也十分有特点。
如作者抓住孩子们的动作、神态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心情的变化。
本文结构也很有条理,作者按先后顺序写出放风筝的经过。
师: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可以学习课文的这些方法。
师:风筝是我们的“幸福鸟”。
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快乐的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描写心情的词语,抄在摘抄本上。
2、“我们向那房子跑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续写。
五、板书设计
10 风筝
动作 神态
做风筝——快活
放风筝——快活
找风筝——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