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自然之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之道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自然之道第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生字词。
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与寻找主要内容,来完成生字词的掌握,与文章主要内容的提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动物,和大自然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两遍“9,自然之道”
“自然”指的是大自然,那么道呢?同学们你们知道“道”有哪些意思吗?(提醒做好笔记,一个意思写一,标好序号)。
那么在这一课当中,这个“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把正确的解释圈起来。
经过翻译我们知道了,课题的意思是“大自然的道理”,那么这篇课文,大自然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标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大概。
请同学们开始吧,自由的阅读课文。
2,传授新知
(1)生字教学
看来很多同学都已经读好了,那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真的都认识文章当中的生字了吗?黑板上面有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请同学们先观察第一横排,这些字的读音,你发现都有什么样的特点?那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翘舌音读出来。
首先我们请女生来读一读,男生仔细听,看看女生有没有读错。
男生再来读一读女生听男生有没有读错。
同学们都读的非常的好,现在字我们会读了,会认了,那我们会写吗?请同学们看着嘲,有没有同学能给他组一个词,在主持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一个字和什么有关?对,和水有关,所以他是口字旁。
在上学期“观潮”这篇课文当中,我们学习了一个和他很像的字。
同学们记得是哪一个字吗?对“潮”,这一个字是三点水,那说明它和水有关。
现在同学们能够区分这两个字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看他旁边这个字“啄”,同学们注意仔细观察,“啄”的中间有一点,写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一起伸手来写一写这个字。
学会了“啄”,我们再来看“蠢”,这个资料看上去感觉很难,但其实我们把它分解了就会特别的简单。
有没有同学能来把它分解一下?“春天的两条虫”就是“蠢”。
同学们学会了吗?请在字词句篇上写一写。
现在我们看第二排的第一个字,它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教同学们读一读。
第2排的第2个字,它的读音又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教同学们读一读。
最后一排的词语,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来试一试?其他同学你们要读一读吗?其中的“幼”,你觉不觉得他和哪一个字很像,“幻”。
“幼”在旁边是力,而幻的旁边是横折钩。
“吁”是拟声词。
我们在一起把所有的生字读一遍。
看来同学们都学得很好,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去掉了拼音,把它组成词语,看同学们还认识吗?试着读一读上面的词语。
每一组读两排。
“愚不可及”的“及”是“赶得上”的意思,愚不可及表示非常的蠢。
“鱼贯而出”的“贯”表示像鱼一样串成一排,有规律的游出,不仅多,而且有规律的出来。
“踌躇不前”的“踌躇”表示犹豫,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向前。
同学们,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学完了这些词语,同学们能够完成下面这些题目吗?
我们一起把这些题读一读。
(2)文章教学
学习生字再来看一看文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下列的题目。
我们先一起把题目读一读。
一人一道题,请学生回答。
板书主要答案。
再把所有的答案连在一起,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后把事件进行剪辑总结,使主要内容更加精简,根据本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释放,如何进行简洁。
再由学生根据本书内容,自己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总结主要内容的,首先要找到哪些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经过),我们把这些要素相互串联,并加以简洁,来总结文章内容,这叫串联要素法。
(3)课堂作业
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如何用串联要说法的总结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30页“打扫森林”,请同学们用今天的“串联要素法”来总结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