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例1、例2、例3)》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例1、例2、例3)》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例1、例2、例3)》【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位数》是⼀民教育出版社⼀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学习不连续进位的,再学习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乘法,运用口算乘法的学习经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

2.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观察、动⼀操作,引导演示等活动,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探索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会把该方法运⼀于更多位数的乘法计算。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经验,迁移类推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操作成果转化为符号思想,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4.学⼀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

【教学重点】
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位数的算法算理,会⼀多位数乘⼀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学期,英才小学举行了“同心携手,传递爱心”的募捐活动,三年级一班张欣和她的爸爸妈妈给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

她们带来的第一份爱心是什么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不进位竖式计算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请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学生展示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求。

在计算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呈现连加、口算、列乘法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

(3)教师演示竖式方法,总结算法
总结算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从个位开始,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2.不连续进位竖式计算
小组合作:通过摆一摆,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最后规范竖式简洁书写格式。

3.连续进位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2)比较16×3和24×9两个算式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3)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提示: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

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课件出示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计算习惯、检查习惯。

学生在掌握计算知识之后,能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回顾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畅谈收获:具体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