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管理制度
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损害和财务负担。

因此,制定一份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术前评估
术前应进行深层静脉血栓检查,包括基础活动水平、危险因素、手术特点等方面,根据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二、术中应用预防措施
1.术中穿压力袜
术中使用压力袜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手术后继续佩戴压力袜。

2. 应用肝素
手术前20-30分钟使用低分子肝素, 防止血栓发生。

如术中持续时间过长,可使
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并减少输液量。

3.术后尽早主动运动
手术后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如挺起膝盖、活动足踝等。

根据术后病情及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增加活动时间,减少卧床时间。

4. 应用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术前评估和风险因素等进行药物预防管理,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剂量和疗程应定期调整。

三、术后常规监测
术后应每日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包括腓肠肌测量、多普勒波超、MRI等。

如有发现应及时诊治。

尽量在术后48小时内进行预防管理工作。

四、术后随访管理
术后应加强患者宣教,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管理,包括电话跟踪、问卷调查等。

总之,对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管理工作,需充分意识和重视,切实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处理,降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