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
1 、大型临时工程
1.1轨排拼装和长钢轨存放铺轨基地
本项目设宾西、佳木斯2处铺轨基地。

基地内工具轨存放数量可按两个铺轨区间长度考虑,存放的500米长钢轨由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供应,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使用的100米定尺轨由鞍山钢铁厂供应,岔线利用正式工程。

每个铺轨基地配两套铺架设备,在基地组装轨排,工程列车运输轨排,机械铺设轨排,利用换铺法更换长轨条施工。

铺轨基地的道岔由山海关桥梁厂供应,火车运输。

铺轨基地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岔枕由富拉尔基混凝土构件厂供应,火车运输。

(1) 宾西铺轨基地:主要负责BJK3+800至DIK169+384段轨道工程的长轨条施工,长度约170正线公里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工程。

从宾西站小里程咽喉区接轨。

基地内配两套铺轨设备,在完成宾西梁场范围内的铺架作业后,向佳木斯方向单向铺轨。

(2)佳木斯铺轨基地:位于既有佳木斯站客整所和陆家岗河之间,主要负责DIK169+384至DIK339+961段及佳木斯站至佳木斯东站间正线轨道工程的长轨条施工,长度约170正线公里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工程,向哈尔滨方向单向铺轨。

(3) 铺轨基地主要由轨料存放区、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轨存放区、场内车场、机务整备线、生产房屋区等组成。

长轨条吊装采用32台固定式龙门吊装卸。

每处铺轨基地设置铁路岔线1.0公里,铺设5股道;其中:长钢轨装卸线1条、存车线2条、道砟装车线及机务整备线1条、调车线1条。

存放500米长钢轨350公里、25米钢轨30公里、轨枕15万根、道岔40组。

每处铺轨基地规模按800m*70m考虑,占地84亩,见附图-6。

铺轨范围
铺轨基地主要设备配置表(每处)
1.2 制存梁场
采取分段集中工厂化制梁的方案,全线共设置6处T梁制存梁场。

靠近桥梁布置,纵向平行于线路中心线。

制存梁场的制(存)梁台座统一采用横列式布置,双层叠置存梁方式。

制梁场主要分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制梁区和存梁区。

制梁区设钢筋加工区、砂石堆料区、混凝土搅拌站;存梁区均采用轮胎式运梁车场内运梁;拌合站规模考虑承担线下工程混凝土供应。

梁场设置如下:
梁场设置表
宾西制梁场设计于宾西站附近,中心里程DIK44+100,占地130亩。

线孔;通桥(2012)2101系列简支T梁130单线孔,预制工期23.5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2)崔家屯制梁场
制梁场中心里程DIK95+800,占地130亩。

数量及生产能力:预制通桥(2012)2201系列简支T梁共1528单线孔,预制工期23.9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3)双龙湖制梁场
制梁场中心里程DIK143+930,占地130亩。

数量及生产能力:预制通桥(2012)2201系列简支T梁共1542单线孔。

预制工期24.4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4)得莫利制梁场
制梁场中心里程DIK186+660,占地130亩。

数量及生产能力:预制通桥(2012)2201系列简支T梁共1438单线孔。

预制工期24.5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5)羊角沟制梁场
制梁场中心里程DIK264+400,占地130亩。

数量及生产能力:预制通桥(2012)2201系列简支T梁共1532单线孔。

预制工期24.5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6)兴华制梁场
制梁场中心里程DIK308+850,占地130亩。

线孔。

预制工期22.3个月。

制存梁台座:制梁台座24套,双层存梁台座210套。

1.3混凝土拌合站
拌和站分布应满足混凝土运输时间要求,供应半径不应大于15km,桥梁密集地区可适当缩短拌合站间距。

拌和站设砂石料存放区、拌和区、生活区等。

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应根据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确定,并考虑备用。

本项目混凝土拌合站24处,根据现场交通条件与工点便道布置修建情况,按照重点工程及合理供应范围确定混凝土拌合站设置数量及规模。

混凝土拌和站设置一览表
1.4级配碎石拌合站
根据石场料源点及路基工点分布情况,全线共计设置级配碎石拌合站17处,1座550t/h,占地约20-30亩。

级配碎石拌合站设置表
1.5道砟存放场
全线道砟施工主要采取机械施工,设置道砟存放场6处。

在两端宾西及佳木斯设置2处道砟存放场,区间设置4处道砟存放场,由沿线铁路玉泉、郎乡、桃山、石河道砟场,宾县朝生采石场、宾县鑫亿采石场、宾县石洞河采石场、延寿县泰安采石场、依兰县正亿实业采石场、依兰县东方矿业采石场、佳木斯丰胜采石场等分别供应,石质可满足一级道砟要求。

全线仅两端道砟场与既有线相连。

道砟存放场设置表
1.6小型构件预制场
与混凝土拌合站合设,全线共设置24处。

1.7汽车运输便道及便桥
根据工程具体位置及沿线道路情况,全线共设置便道230.5km。

其中新建便道142.3km(含221国道整修引起的新建便道28.5km)、整修既有道路88.0km,乡村路整修109km,施工便桥3.81km。

1.8 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
临时电力干线201.2km;临时给水干管路2.8km。

1.9临时栈桥
本段线路共设置施工栈桥1.1km,分别为蚂蚁河特大桥500m,依兰牡丹江特大桥600m。

1.10运梁便道
全线运梁便道6.1km。

2 、沿线取弃土场
全线取土场35处、弃土场51处。

其中区间取土场26处,区
间弃土场41处。

站场取土场9处,站场弃土场10处.
本线尽量采用以挖作填或者利用隧道弃渣,不足部分采用集中取土。

取土场尽量选择满足填料要求的采石场、荒山等就近选取。

取土后恢复植被。

本线挖方弃土采取集中弃土,弃土场一般选择在荒地、荒山及废弃坑塘、砖厂等,部分取土场取土完成后可以弃土,弃土场进行工程及植物防护,必要时设置挡土墙,挡土墙高度2~5m。

区间取土场数量汇总表
区间弃土场数量汇总表
站场弃土场一览表
3、过渡工程
本项目过渡工程集中在哈尔滨枢纽和佳木斯枢纽,过渡工程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运输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编制施工过渡方案。

尽量直接完成新老设备换装,必需过渡时尽量减少中间过渡环节,减少临时过渡设施,对必需的临时过渡,正式工程尽量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费用。

(一)过渡工程原则:
(1)过渡工程本着不影响施工,减少过渡工程量、节约投资、减少对既有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干扰的原则制定方案并实施。

(2)与线路、站场、电力、信号、房建等有关专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便于实施施工过渡方案。

(3)与铁路运输密切相关的信号、站场、电力等的过渡工程必须确保安全、可靠。

(4)根据各过渡工程点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该点正式工程因素,尽量减少过渡工程数量(两个枢纽的过渡工程详细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

(二)通信过渡工程方案
(1)通信通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调度指挥和行车安全。

为了保证正在运营中的通信畅通,通信施工过渡应结合相关专业的过渡方案进行,做到相互衔接,互相配合,统一协调。

(2)施工单位应在设计单位提出过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建设、运营、设计单位一起共同制订出施工过渡的具体实
施方案,报相关领导小组审定后方能进行实施。

(3)应尽量不影响货场的货物装卸,保证站场通信不中断。

(4)尽量利用“天窗”时间进行施工,以减少要点和封锁线路的时间。

(5)新建或改建工程均应采用先倒通后拆除的施工顺序;在新建电缆未开通之前,所有拆迁或过渡的用户只能在既有电缆中过渡,待新建干缆正式开通后方能倒入;新建或改建工程中所有通信光缆、电缆过轨防护,应与工务部门配合,在站前铺轨过程中进行。

(三)信号过渡工程方案
(1)在原有信号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既有设备过渡,并配合站场改建进行挪移安装、分步过渡,凡原有进路上无关的道岔应锁死,以保证行车安全。

(2)为保证施工期间行车安全,过渡期间,不考虑增加接发车进路数和联锁道岔数,尽可能减少过渡工程量。

(3)对一般车站,建议尽早安排信号房屋及相关电力工程施工,信号工程先安排室内设备施工,待室内联锁条件试验完成后,再将室外信号设备纳入联锁。

力争信号设备一次投产使用,减少过渡工程,节省过渡投资。

(4)在电气化工程施工中,对接触网杆塔设置地点进行核对,若影响地下信号电缆和信号机显示,必须事先进行协调。

(三)接触网过渡工程方案
接触网过渡工程包括支柱换边,车站股道有效长延长,车站拨道,线路抬落道,二线引入(咽喉区向外延长)。

在股道增加、咽喉区改造、雨棚改造等过程中必须保证不中断行车,接触网工程要配合站前施工过渡方案必须采取过渡措施,过渡工程尽可能按永临结合来考虑。

(四)电力过渡工程方案
(1)过渡工程应本着不影响施工,减少过渡工程量、节约投资、减少对既有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干扰的原则制定方案并实施。

(2)与路基、站场、接触网、信号、房建等有关专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实施施工过渡方案。

(3)与铁路运输密切相关的信号、站场、接触网等的电力过渡工程必须确保安全、可靠;其他生活设施的电力过渡工程也应尽量减少对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

(4)应根据各过渡工程点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该点正式工程因素,尽量减少过渡工程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