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练六(振动、波、光、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小练六(振动、波、光、原子物理)
单选
1.下列实验不能用光的粒子性解释的是() A.黑体辐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D.电子束衍射
2.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 ,它发出的光包含两种单色光,分别为红光和蓝光。
光从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圆形区域中射出,该区域分为Ⅰ、Ⅱ两部分,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Ⅰ为红、蓝复色光,区域Ⅱ为红色单色光
B .区域Ⅰ为红色单色光,区域Ⅱ为蓝色单色光
C .区域Ⅰ为红、蓝复色光,区域Ⅱ为蓝色单色光
D .区域Ⅰ为红色单色光,区域Ⅱ为红、蓝复色光
3.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112161H C X Q +→+1151241
7622H N C He Q +→++原子核11H 42He 126C 137N 157N 质量/u 1.0078 4.002612.000013.005715.0001
方程式中1Q 、2Q 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上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X 是137N ,21
Q Q > B.X 是157N ,21Q Q >C.X 是137N ,21Q Q < D.X 是157N ,21
Q Q <4.在医学研究中把Sr 87m -引入患者体内,待骨骼吸收后,用辐射检测器可测定其在患者骨
骼中所处的位置,并确定患者体内出现的异常情况。
Sr 87m -的半衰期为2.8h ,对于质量为0
m
的Sr 87m -,经过时间t 后剩余的质量为m ,其0m t m -图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
知Sr 87m -的半衰期可表示为(
)
A.10
t - B.13t t -C.21t t - D.32t t -5.核电池,又叫同位素电池,它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载能粒子,并将其能量转
换为电能的装置。
已知某电池的核燃料为23894Pu ,一个静止的23894Pu 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23492U
和另外一个带电粒子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A 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 .该衰变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C .23894Pu 比23492U 的比结合能小
D .23894Pu 的衰变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6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是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当显微镜在a 、b 、c 、d 中的d 位置时荧光屏上接收到的α粒子数最多
B .乙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氢原子从2n =能级跃迁到4n =能级放出了一定能量的光子
C .丙图是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图,当光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验电器的金属杆带正电荷
D .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丁图是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
7.如图为一“环腔式”降噪器的原理图,可以对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
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侧入口进入后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通过通道①、②继续向前传播,在右侧汇聚后噪声减弱,其中通道①的长度为10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降噪器是利用波的衍射原理设计的
B.通道②的长度可能为8.5λ
C.通道②的长度可能为8λ
D.该降噪器对所有频率的声波均能起到降噪作用
A. B. C. D.
8.某烟雾报警器结构和原理如图甲和乙所示。
光源S 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光,发生火情时有烟雾进入报警器内,由于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会使部分光进入光电管C 从而发生光电效应,于是有电流输入报警系统,当电流大于0I 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
某次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图乙所示位置,烟雾浓度增大到n 时恰好报警。
假设烟雾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子个数越多。
已知元电荷为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管内单位时间激发出的光电子数为
0I e 时,一定会触发报警
B.将滑片P 向左移动,当烟雾浓度小于n 时有可能
报警
C.仅提高光源S 发出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将增大
D.报警器报警时,将滑片P 向左移动警报有可能会被解除
9.在同一水平面上有两个波源P 和Q ,沿垂直水平面方向同时开始振动,振幅分别为A 和2A ,经过半个周期,P 和Q 同时停止振动,此时C 点处于波峰位置,D 点处于波谷位置。
一段时间后,M 点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PC QD L
==,5QM L =,则A .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L
B .M 点振动的总路程为6A
C .两列波相遇后,波速均发生改变3PM L
=D .若两波源一直振动,P 和Q 连线上的振动加强点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位置
10.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的波源在0t =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0t 时刻传到L 处,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能描述0x 处质点振动的图像是()
多选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泊松亮斑是由光的衍射形成的
B .将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进水中,条纹间距会变大
C .用一个偏振片来观察某光源发出的光,在垂直光的传播方向上旋转偏振片时,发现光的强度发生变化,说明该光是偏振光
D .为增加透射光的强度,在眼镜、相机等镜片表面涂有一层“薄膜”,使光学系统成像更清晰,这是利用了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相互干涉的原理
1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振幅为2cm ,该时刻质点P 、Q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1cm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P 比质点Q 滞后0.4s 回到平衡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cm/s
C.质点P 在波峰时,质点Q 的位移一定为1cm
-D.质点P 在平衡位置时,质点Q 3cm
13.如图所示,一工件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其横截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以CD 的中点O 为圆心、2a 为半径的内切半圆部分被挖出。
O 处有一单色点光源,从正方形ABCD 的三边AB 、AD 、BC 射出光线区域的总长度为
()31a 。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 ,
光线发生折射时不考虑光的反射。
求:
(1)透明材料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2)从光源直接射到正方形ABCD 边界的光线,传播所用的最长时间t ;
(3)在正方形ABCD 边界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线,能够从边界射出时出射角θ的正弦值。
专题小练六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详解】A .该降噪器是利用声波干涉原理设计,A 错误;
BCD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该降噪器对于路程差为()12212
s s n λ-=+(n =0,1,2,3…)声波降噪效果良好,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声波降噪作用较差,甚至不能起到降噪作用,故而并非对所有波长或频率的声波均有效,CD 错误,B 正确。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CD
12.【答案】BC
【详解】A .质点P 比质点Q 滞后0.4s 回到平衡位置,说明图示时刻P 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则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故A 错误;
B .设P 、Q 质点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P x 、Q x ,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得
π2π1.2cm 6P x ⋅=5π
2π1.2cm 6Q
x ⋅=解得0.1cm P x =0.5cm
Q x =由题意可知波从0.5cm Q x =传播到0.1cm P x =所用时间为Δ0.4s t =,所以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cm/s ΔQ P
x x v t -==故B 正确;
C .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知,当质点P 在波峰时,此时波形方程为
0.1cm cos 2π2cos 2π (cm)1.2cm
P
x x x y A λ--=⋅=⋅将质点Q 平衡位置坐标代入后可得此时质点Q 的位移为1cm Q y =-故C 正确;
D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当质点P 在平衡位置时,若运动方向向下,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知,此时波形方程为
10.1sin 24sin
2(cm)1.2P x x x y A ππλ--=-⋅=-⋅若运动方向向上,则波形方程为
20.1sin 24sin 2(cm)1.2
P
x x x y A ππλ--=⋅=⋅代入波形方程可知质点Q 3cm ,也可能为3cm -,故D 错误。
故选BC 。
13.【答案】(1)233;(2)15323a a c c +;(3)33
【详解】(1)根据题意,光线在AB 边能够全部出射,若光线在P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则32PD a =tan 3PD C OD
==则全反射的临界角60C =︒折射率123sin 3
n C ==(2)从光源出射的光线,在真空中传播时间相同,在透明材料中传播路程最长的是直接射到A 、B 两点的光线,光在透明材料中传播的速度c v n =
52OA a =则传播所用的最长时间15323a t a c c =
+(3)第一次恰好在正方形ABCD 边界发生全反射的光线,
在P 点发生全反射后,从AB 面出射,入射角30α=︒根据折射定律sin sin n θ
α
=可得出射角θ的正弦值3
sin 3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