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紧急施治与免疫预防 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单纯性仔猪 红痢在前些年比较多见,近年来随 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兴起,育成猪中 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虽不是常 见 病, 但 具 有 发 病 急、 病 程 短、 无 规 律、 死 亡 率 高 等 特 点, 往 往 来 势 凶 猛, 一 般 治 疗 难 以 奏 效, 必 须 引 起重视。发病后除对症紧急施治外, 平时应采取免疫接种及综合性保健 措施,加以预防。 1. 紧急对症施治。按规定隔离 发病猪,严格处理病畜尸体及污物, 对圈舍环境及饲槽、饮水等用具彻 底消毒 ;并迅速采取抑制发酵产气 及 抗 菌、 强 心、 解 毒 等 对 症 治 疗 措 施,迅速缓解臌气、中毒等危重病情,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
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一 种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芽胞,并能 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在自然 界中分布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 饲料、粪便以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 种 条 件 性 致 病 菌, 该 菌 至 少 可 以 产 生 15 种以上的毒素,能对人和多种 动物致病。在感染动物中以猪最为常 见,常呈区域性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 秋冬气候骤然变化、阴雨潮湿条件下 更易流行。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圈舍 通风不良、消毒卫生欠佳,天气骤然 变化以及接种、分群、出栏、驱赶等 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一般仔猪和种猪发生率高于育肥猪, 1 ~ 3 日 龄 仔 猪 最 易 感, 常 整 窝 发 病,病死率极高,以后随着日龄的增 加,易感性降低。种猪和育肥猪多呈 零星散发,成年猪多发于 90 ~ 180 日龄,常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如救
与回肠充满胶冻状液体,个别病例 稍长的直肠内存有大量粘结的硬粪 球 ;肠粘膜充血出血,尤以空肠段 最 为 明 显,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出 血, 呈 大理石样水肿。肝肿大,质地易脆。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极度肿大, 甚 至 破 裂, 周 边 有 出 血 点。 心 肌 变 软 变 薄, 心 肌 表 面 有 树 枝 状 充 血, 心包积液。肾淤血或有弥满针尖样 出血。肺充血、出血,气管或支气管、 喉头有大量白色或红色泡沫。脑膜 出血。
临 床 2017 年第 10 期
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刘国信 杨果平 / 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 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 血症,其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 主要特征,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 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 要疾病,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 常消毒,定期预防保健,发病后及时 作出确诊,并紧急对症施治,可大大 降低发病死亡率。
在临床上本病首先应与大肠杆 菌 病、 炭 疽 病、 肉 毒 梭 菌 中 毒 症 及 氟乙酰胺中毒相鉴别,然后根据上 述病理剖检变化,取病料通过实验 室 镜 检、 分 离 培 养 而 确 诊。 抽 取 空 肠 血 进 行 分 离、 培 养、 镜 检, 可 见 革兰氏阳性菌,单个存在或排列成 链 状, 其 两 端 稍 微 钝 圆, 有 荚 膜, 芽胞为卵圆形,位于菌体中间或近端, 且稍宽于菌体。取肠内容物接种于厌 氧肉肝汤,37℃培养,经 16 ~ 24 h, 肉肝汤极度浑浊,并迅速产生大量气 泡,可确诊为魏氏梭菌病。
6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 年第 10 期 临 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曾繁博 / 海南省海口市动物防疫检疫站
(一)病原 病原体为山羊霉形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也 称山羊支原体性肺炎。 (二)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病羊或带菌羊是本病传播者, 病羊或带菌羊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通过空气媒介传染 给健康羊群,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阴雨绵绵、寒冷潮湿、 饥饿、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等不良环境均可诱发本病发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季节交替和早春 枯草季节,3 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1 ~ 3 月龄小羊感 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死亡原因多继发山羊链球菌
治 不 及 时 很 快 死 亡, 也 有 先 兆 症 状 不明显而突然死亡的病例 ;近年来,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兴起,在怀孕母 猪、育肥猪群中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 趋势,且一旦发病短期内不易清除。
(二)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多呈急性经过,特征 性 症 状 主 要 表 现 为 体 温 升 高, 口 流 涎 水, 鼻 喷 泡 沫, 呼 吸 急 促, 腹 部 迅速臌胀,猪腹痛难忍而不停起卧, 摇头摆尾,剧烈抖动;全身皮肤苍白, 四 肢 末 梢 及 耳 尖 发 绀, 很 多 病 例 来 不及治疗而死亡,病程一般 2 ~ 3 h。 如 发 病 于 晚 间, 晚 上 喂 食 时 会 把 料 吃 得 干 干 净 净, 但 早 晨 却 见 死 在 栏 里, 尸 体 僵 硬, 腹 部 臌 气, 口 鼻 流 有白沫。 部 分 病 例 发 病 较 慢, 起 初 精 神 沉 郁, 食 欲 减 少 甚 至 废 绝, 体 温 一般正常,大便有秘结表现 ;但随 着 病 情 发 展, 腹 部 逐 渐 胀 大, 患 猪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并 排 带 有 酸 臭 味 的 黄 褐 色 或 水 样 粪 便, 肛 门 及 尾 部 常 有 污 染 粪 便, 猪 只 一 直 呆 立, 不 愿 躺 下, 如 果 不 予 合 理 治 疗, 一 般 经 12 ~ 24 h 后死亡。 (三)病理变化与确诊 对急性死亡病例剖检可见,胃 内 充 满 食 物 及 气 体, 胃 粘 膜 脱 落, 胃 壁 变 薄, 胃 底 有 出 血 斑。 肠 腔 充 气, 特 别 是 小 肠 严 重 臌 气, 肠 壁 松 弛 呈 深 红 色, 浆 膜 有 出 血 斑, 空 肠
或山羊巴氏杆菌和羊沙门氏菌病。舍饲羊由于草种单一, 羊只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风寒感冒。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
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一 种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芽胞,并能 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在自然 界中分布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 饲料、粪便以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 种 条 件 性 致 病 菌, 该 菌 至 少 可 以 产 生 15 种以上的毒素,能对人和多种 动物致病。在感染动物中以猪最为常 见,常呈区域性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 秋冬气候骤然变化、阴雨潮湿条件下 更易流行。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圈舍 通风不良、消毒卫生欠佳,天气骤然 变化以及接种、分群、出栏、驱赶等 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一般仔猪和种猪发生率高于育肥猪, 1 ~ 3 日 龄 仔 猪 最 易 感, 常 整 窝 发 病,病死率极高,以后随着日龄的增 加,易感性降低。种猪和育肥猪多呈 零星散发,成年猪多发于 90 ~ 180 日龄,常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如救
与回肠充满胶冻状液体,个别病例 稍长的直肠内存有大量粘结的硬粪 球 ;肠粘膜充血出血,尤以空肠段 最 为 明 显,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出 血, 呈 大理石样水肿。肝肿大,质地易脆。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极度肿大, 甚 至 破 裂, 周 边 有 出 血 点。 心 肌 变 软 变 薄, 心 肌 表 面 有 树 枝 状 充 血, 心包积液。肾淤血或有弥满针尖样 出血。肺充血、出血,气管或支气管、 喉头有大量白色或红色泡沫。脑膜 出血。
临 床 2017 年第 10 期
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刘国信 杨果平 / 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 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 血症,其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 主要特征,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 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 要疾病,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 常消毒,定期预防保健,发病后及时 作出确诊,并紧急对症施治,可大大 降低发病死亡率。
在临床上本病首先应与大肠杆 菌 病、 炭 疽 病、 肉 毒 梭 菌 中 毒 症 及 氟乙酰胺中毒相鉴别,然后根据上 述病理剖检变化,取病料通过实验 室 镜 检、 分 离 培 养 而 确 诊。 抽 取 空 肠 血 进 行 分 离、 培 养、 镜 检, 可 见 革兰氏阳性菌,单个存在或排列成 链 状, 其 两 端 稍 微 钝 圆, 有 荚 膜, 芽胞为卵圆形,位于菌体中间或近端, 且稍宽于菌体。取肠内容物接种于厌 氧肉肝汤,37℃培养,经 16 ~ 24 h, 肉肝汤极度浑浊,并迅速产生大量气 泡,可确诊为魏氏梭菌病。
6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 年第 10 期 临 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曾繁博 / 海南省海口市动物防疫检疫站
(一)病原 病原体为山羊霉形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也 称山羊支原体性肺炎。 (二)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病羊或带菌羊是本病传播者, 病羊或带菌羊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通过空气媒介传染 给健康羊群,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阴雨绵绵、寒冷潮湿、 饥饿、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等不良环境均可诱发本病发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季节交替和早春 枯草季节,3 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1 ~ 3 月龄小羊感 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死亡原因多继发山羊链球菌
治 不 及 时 很 快 死 亡, 也 有 先 兆 症 状 不明显而突然死亡的病例 ;近年来,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兴起,在怀孕母 猪、育肥猪群中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 趋势,且一旦发病短期内不易清除。
(二)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多呈急性经过,特征 性 症 状 主 要 表 现 为 体 温 升 高, 口 流 涎 水, 鼻 喷 泡 沫, 呼 吸 急 促, 腹 部 迅速臌胀,猪腹痛难忍而不停起卧, 摇头摆尾,剧烈抖动;全身皮肤苍白, 四 肢 末 梢 及 耳 尖 发 绀, 很 多 病 例 来 不及治疗而死亡,病程一般 2 ~ 3 h。 如 发 病 于 晚 间, 晚 上 喂 食 时 会 把 料 吃 得 干 干 净 净, 但 早 晨 却 见 死 在 栏 里, 尸 体 僵 硬, 腹 部 臌 气, 口 鼻 流 有白沫。 部 分 病 例 发 病 较 慢, 起 初 精 神 沉 郁, 食 欲 减 少 甚 至 废 绝, 体 温 一般正常,大便有秘结表现 ;但随 着 病 情 发 展, 腹 部 逐 渐 胀 大, 患 猪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并 排 带 有 酸 臭 味 的 黄 褐 色 或 水 样 粪 便, 肛 门 及 尾 部 常 有 污 染 粪 便, 猪 只 一 直 呆 立, 不 愿 躺 下, 如 果 不 予 合 理 治 疗, 一 般 经 12 ~ 24 h 后死亡。 (三)病理变化与确诊 对急性死亡病例剖检可见,胃 内 充 满 食 物 及 气 体, 胃 粘 膜 脱 落, 胃 壁 变 薄, 胃 底 有 出 血 斑。 肠 腔 充 气, 特 别 是 小 肠 严 重 臌 气, 肠 壁 松 弛 呈 深 红 色, 浆 膜 有 出 血 斑, 空 肠
或山羊巴氏杆菌和羊沙门氏菌病。舍饲羊由于草种单一, 羊只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