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厦门市
—(下)高二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A卷(满分100分)和B卷(满分50分)组成,考试时间1。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图片最能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根本推动力的是()
2.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
3.“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上引言论应该是()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4.“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梭伦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5.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这是因为他A.推行均田制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露田又叫桑田,可以买卖
D.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7.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雅典面临外族人人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8.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9.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一文中写道:教皇在特使报告中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材料主要体现了()A.德国只有少数人反对罗马教廷
B.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较为缓和
c.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D.德国绝大多数人反对路德
10.“因信称义”中“义”的含义是()A.在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D.通过赎罪券信仰教皇
11.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
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 D.东罗马帝国
12.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
”材料集中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
A.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改革思想
B.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聘请外国技师建立工厂
13.有关日本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②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下辖大名和武士
③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⑤幕府统治机构设置在京都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14.孔子的思想主张中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有教无类③克己复礼④贵贱有序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⑤D.①⑤
15.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主张
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
16.一尊纪念塑像的致辞上写着:“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座塑像是
()
A.彼得一世B.叶卡特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
17.“啊,上帝!如果这样做,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是英王乔治三世对华盛顿所作的评价,这是因为华盛顿()
A.领导军队打败了英国殖民军
B.提出建立联邦的重要意见
C.拒绝了一些人的称王建议
D.在战争胜利后毅然辞职
18.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A.建立执政府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
19.毛泽东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述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斗争 D.红军长征
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A.牛顿力学B.相对论C.量子假说D.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1、22题各17分,第23、24题各13分,共计60分。
21.(17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出现是有其因果链条推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
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贵族政治不仅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生任职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而且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对于谋求王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但贵族政治毕竟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
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曰眸》(岳麓版)(1)根据材料一分析公元前7世纪贵族政治的出现,使雅典政治避免了什么危险?(2分)贵族政治属于共和政治的一种,是集体统治形式,其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的四大等级及其相应的政治权利分配表
(2)材料二指的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2分)它对贵族来说失去了什么?(2分)对非贵族出生的工商业奴隶主来说又得到了什么?(3分)这样的失与得会如何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4分)
材料三以下是梭伦改革时设立的一些国家权力机构
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
四百人会议获得原属贵族会议的众多权力,如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提出议案,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等等。
贵族会议虽然保
存,却没有原先的威风与实权了。
(对比于贵族会议权力地位的降低)公民大会却从原先的形同虚设逐渐恢复了它作为城
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威严,因为选举梭伦和通过各项改革法令都必须在公民大会进行。
陪审法庭不仅参与例行审判还接受上诉案件,等于雅典的最高法院。
梭伦规定每一公民
都有上诉之权,而陪审法庭是以陪审员当法官,人数在数十甚至百名左右,各级公民都可通过抽签任职,审案时投票作出判决,因此比较民主,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的积弊。
——摘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家普鲁塔克著《梭伦传》(3)以上机构的设置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请分析制度改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影响?(2分)
22.(17分)改革不可避免会遇到各样的问题,但改革仍不失为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
?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
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
——摘自历史风云网(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二(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夺利益的措施?(3分)
材料三《宋史‘司马光传》中有这么一段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问在1068年底前后的争论: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来得善理财故也。
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与司马光论战的观点。
(4分)
材料四以下是一组关于王安石变法成效的不同说法
说法l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问栈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
——王安石《后元丰行》说法2 (南宋)朱熹尝论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之极矣。
”
——《宋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4)以上两种说法在评价王安石变法上都存在一个什么问题?(2分)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王安石的正确认识。
(4分)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的态度?(2分)
23.(13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是圣是魔,来可轻议。
”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6分)
材料二(康熙)无论是平定三藩的战争,还是平定噶尔丹,或者是收复台湾的战争,康熙,号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地方力量,虽然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历史格局……其次,康熙的国内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但他的政策缺乏创新,基本上都是沿用前人的做法……而且,康熙本人热爱数学、自然科学、西方技术,却没有将之向全国推广的热情,使中国丧失了一个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良机。
总的来说,康熙是一个有成就的帝王,但并非一个扭转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物。
——《影响世界的100个帝王排行榜》(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康熙帝“不是一个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人”。
(6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分)
24.(13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精心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构建起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
对于22个伟大人物的了解、学习和探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四个思维角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历史人物的活动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关系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这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时代困境是什么?(2分)孙中山是如何“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来顺应历史进步潮流的?(1分)
角度二:历史人物的活动会受他的能力、经历、个性、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材料二“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
顾名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
这种真理,用强有力的字眼来表这就是爱。
爱的法则要求我们不要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
——甘地《论非暴力》(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到了什么影响?(2分)
角度三: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影响要讲究方法。
应以促进历史进步为标准,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材料三
(3)请根据材料三的两幅图片,用历史进步的标准评价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4分)
角度四:从历史人物身上可以获得许多人生经验、人生智慧
材料四 1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
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摘编自傅国涌《华盛顿与洪秀全》(4)材料四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的举动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
B卷(满分50分)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
每题2分。
共计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5.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
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
A.1票B.2票C.3票D.4票
26.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A.均田制B.实行科举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
2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28.卡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29.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有力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0.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31.高二某班设计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历史文献”、“重要人物”、“练习巩固”等四个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适合的是
()
A.克伦威尔B.《航海条例》C.斯图亚特王朝D.主要战役
32.18拿破仑发表演说:“现在有了一个政府,有了各种权力机构,但此外全国还剩下什么呢?一盘散沙……
如果我们不在法国的土地上放下大堆大堆的花岗石作为基础,我们是建立不起共和国的。
”以上材料反映拿破仑()
A.竭力维护共和制B.力图强化中央集权
C.企图复辟封建帝制D.力主对外扩张,建立一统欧洲的大帝国
33.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量子理论D.相对论
34.爱因斯坦和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与牛顿的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是
()
A.完全继承B.全面否定C.有否定有发展D.没有联系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
第35题17分。
第36题13分,共计30分。
35.(17分)改革是需要智慧的,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推进步伐的轻重缓急等等都很重要,这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或影响改革的成与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的大事年表(摘要)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4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百日维新期间变法的大事年表(摘要)
注:以下时间为当时中国农历,以年号纪年
——摘自《戊戌
变法资料》 (3)除
了材料二所涉及的几个方面
外,“百日维新”还有什么方面的举措?(2分)分析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有何意义?(4分)
(4)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分别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帝国主义时期”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这
对两国变法的成败是否有影响?为什么?(3分)
36.(13分)借助图片,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
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
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二“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
——甘地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2)以上材料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
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三以下是对甘地的不同看法: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己:甘地是“矫揉造作的脶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
(3)概括甲、乙、丙三个人的观点。
(3分)
材料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体现的进步
性。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1题17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3分,共计60
分
21.(17分)
(1)危险:使雅典政治避免走上专制的道路。
(2分)
实质:贵族内部的民主。
(或答:贵族专权)。
(2分)
(2)措施: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或财产等级制度)。
(2分)
失去的: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
(2分)
得到的: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上升为统治阶级。
(3分)
走向: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分)
(3)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
22.(17分)
(1)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财政困难。
(2分)
(2)均输法(1分)、市易法(1分)、青苗法(1分)。
(3)王安石主张“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分);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2分)。
(4)不足:两种观点是站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带有片面性(2分)。
认识: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因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造成的一些弊端(2分),但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局面(2分)。
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3.(13分)
(1)秦始皇结束长期以来的诸侯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分);废除了分封制,创立了一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2)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格局(2分);国内政策缺乏创新(2分);没有使中国顺应工业文明的潮流(2分)。
(3)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
(1分)
24.(13分)
(1)困境:满清专制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
(2分)
发动辛亥革命。
(1分)
(2)甘地受到宗教仁爱思想的影响较深。
(2分)
(3)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答: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分);199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2分)
(4)热爱国家(或从国家利益出发)(2分);不贪恋权势(2分)。
B卷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35题17分,第36题13分,共计30分)
35.(17分)
(1)特点:全面向西方学习(或有选择地学习)。
(2分)
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分)
(2)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天皇掌握实权,励精图治;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实现全面有效的改革。
(1点两分,答对2点即可得4分)
(3)举措:军事。
(2分)
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1点2分,答对2点即可得4分)
(4)有影响。
(1分)
改革成败除了内部原因外,外部环境是否宽松也很重要(2分)
36.(13分)
(1)原因:土布和食盐涉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穿和吃,可触动每个印度人的民族情绪。
(2分)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
(2分)
(2)甲神化甘地、乙全盘否定、丙充分肯定。
(3分)
(3)进步性:抵制英国经济侵略,复兴民族经济;沉重打击殖民统治,鼓舞世界人民反殖民统治的信心;印度民族意识高涨,推动独立运动的发展;从劳动中体现平等、价值和尊严;对和平主义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产生深远影响(1点2分,言之有理答对3点即可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