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次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80分
一.积累及语言运用(19分)
(一)汉字书写汉字注音(8分)
1.按拼音写汉字
寒jìn()阴cǎn( ) 瓦lì()颤wēiwēi()
2.给下列划线字标音
拂()晓地窖()舀()水仄()歪
(二)诗文默写(8分)
3.必做题:请将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补充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

,。

,。

4.选做题:请任选四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得分
①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②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③,。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
清,,。

⑤,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

(三)语言运用(3分)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3分)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可喜成果。

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

拨出专款抢救大熊猫、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殖30多只。

我国还将新建14处保护区,以便现有的1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定地生活、繁衍。

二,阅读与探究
(一)古文阅读(30)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A 。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根据上下文默写句子(2分)
(A)
(B)
2.解释词语(10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咸来问讯()
(2)悉如外人()(7)便扶向路()
(3)具答之()(8)诣太守()(4)便要还家()(9)处处志之()
(5)欣然规往()(10)寻病终()
3.翻译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短文两篇》
1.单字解释(4分)
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
亵玩()亭亭净植()
2.翻译句子(8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1.下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告之曰(将要)
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C.顾见猛虎(回头)
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与之临乎渊谷者渔人甚异之
B.能跳而越此出淤泥而不染
C.不然为怯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其怯者犹未能也其一犬坐于前
3.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一”。

其中的“势”内涵丰富:下面对“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勇者而言,是指地位
B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金钱
C.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半夜,201宿舍的聚会散了。

应邀来的几位女同学,各人颊上带了半醉的酡红,相挽而去。

桌上地下,尽是残羹剩汁,果壳糖纸。

同房的几位,歪倒在床上,沉浸在醉饱的酣畅里。

独有陈双喜,神思恍惚,坐立不宁。

转了几圈,他走出宿舍门,立在楼廊眺望夜色里显得十分空旷的校园,心里纳闷:“怎么回事,爹还不回?”
上午,他从僻远的乡下赶回学校,老爹与他同路,挑一担自做的扫把来城里卖。

下午,老爹卖完扫把,赶来学校,将所得的60元钱交给双喜。

因为晚了,只好歇一晚,明日再赶路回家。

同宿舍的同学都到齐了,商议着晚上聚会一次,把班上的几位女同学也请来了。

双喜虽然口里赞同,但一想到爹,心里甚是尴尬:爹那身粗布衣裳,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黑皱的面容,更有那乡下汉子的粗俗谈吐,让女同学见了,怎好意思?没奈何,买来张电影票,把爹支出去了。

愉快的聚会中间,他生怕老爹突然走回来,让他难堪。

可是,此刻聚会已散,电影也早该演完了,还不见爹回来?莫非他老人家赌气回乡下去了?
想到这儿,双喜心里打起鼓来了,连忙下去探寻。

偏西的月儿被云层遮住了,校园内道路幽暗,少有行人。

转了几处,向校传达室,冷饮店和俱乐部几个还亮着灯的处所打听,都没有结果,只得闷闷走了回来。

到宿舍附近,偶然朝东端一望,只见垃圾站附近的一棵树下,有点红光一闪一闪,似有人在抽烟。

陈双喜疾步走过去,那黑影站起来,拍拍屁股,咳了两声。

“啊,爹,您怎么坐在这儿?”“这里不好吗?你们的聚会结束了?”
老爹只淡淡地应了一句,掷掉烟头,弯腰拿起一个东西,递给双喜。

“刚才给你们屋子做了个扫把呢,你拿回去。

”原来,老爹下午来到儿子宿舍里,看到那脏乱不堪的样子,想找个扫把将屋子清扫一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扫把,原来那只只剩下把柄了,就后悔自己没有带一只来。

晚上看完电影后,又想起扫把的事来了。

于是便去木工房讨了木棒、棕索之类,不一会儿工夫便做成了一个新扫把。

走到宿舍门口,见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喝酒聚会,热闹非凡,便默默地走开了。

在校园转了几圈后,索性坐到大树下抽起烟来。

儿子的心事,他自然明白。

但也晓得自己这副模样很不体面,因而也不怪罪儿子。

这会儿,见双喜有些不愿拿扫把,心里便不痛快了。

攥着扫把的那只粗黑的大手微微抖动着。

“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
第二天,201宿舍,除了陈双喜,其余几位直睡到日当正午才醒。

睁开朦胧的双眼,都惊喜地发现,夜里狼藉不堪的宿舍,现在却整理得井井有条,地光桌洁,门角处,还添了把崭新的扫把呢!
1.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
2.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4分)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3分)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老爹”形象,请举一例作具体分析。

(4分).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请结合其中一处说说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分).“老爹”留下的只是60元钱和扫把吗?请谈谈你的感悟。

(3分)
八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基础题:见课本
古文阅读
1,A
2,A
3,A
4,翻译:“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

”那个勇敢的人认为怯懦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越过去;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

现代文阅读
(1)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要点:父亲来校看双喜;双喜为聚会安排父亲看电影;双喜不愿接受扫把,父亲动怒;双喜转变。

(2)(4分)“老爹”:勤劳善良,节俭,爱子,善解人意,教子有方等。

(2分)陈双喜:热爱父亲,爱慕虚荣,知错能改(2分)
(3)(3分)要点: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扫把所代表的节俭、勤劳的品德不会让人丢面子。

(4)(4分)写出一组对比给2分,指出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给2分。

双喜聚会与老爹在树下坐着”“宿舍脏乱不堪与老爹想清扫一番”等。

(5)(3分)指出细节描写1分,写出作用2分。

夜里狼藉不堪的宿舍……还添了把崭新的扫把呢”表现出陈双喜思想及行为的转变。

(6)(3分)要点:①发扬父辈的美德;②珍惜父母之爱;③善待父母之爱;④要学会感恩(其它感悟合情理也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