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讨论 - 教育类
可能是因为过去我班上的问题学生相对较多,因此对这方面有一些体会。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不成熟思路。
一、"问题学生"的成因
1."残缺家庭"因素
"家庭残缺"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
这一因素在当今社会,更加凸显。
由于家庭自然构造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负担,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互相推委。
主要表现为: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学习勤奋,效率低下。
2."过失家庭"因素
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因犯罪而被判刑的家庭。
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
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
这种学生往往成为"问题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敌视社会,是非观混乱。
这类问题学生相对较少,但不可无视。
3."留守孩子"因素
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
留守孩子没有良好的引
导,也可能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
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孩"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这种学生,估计在各个班中都存在。
4、"不当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父母双方,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踏实,且有一番成绩,也看重孩子的成长。
但长期以来,一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
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
由于教育方法和手段违犯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
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
(2)父母"不当行为"暗示:如偷税漏税、行贿受贿、公车私用、蔑视教师、这些行为对学生造成价值观错位,法纪观淡薄。
二、"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1、班主任心态要平和,要帮助而不是抱怨。
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学生的出现是必然的。
班主任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也不要老是抱怨自己手气差。
必须平和自己的心态。
否那么,自己和学生都会很痛苦。
无法自拔。
任何一个正常人在主观上都不希望自己坏,绝大局部"问题学生"本质是好的。
你的存在是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去抱怨他们。
2、典范引导。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班主任的影子。
问题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更加深入。
始终认为,以暴制暴,不尊重学生,效率低下,或许一时解决得了问题,但是学生心里不服气,无法治标,反而会降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问题学生易偏激,笔者认为,用尊重的态度,理性的思维,去触及他的心灵。
即使惩罚他,也必须让他知道是规那么在惩罚他,让他体面的承受惩罚。
这样会给这些学生一个很好的暗示:教师讲程序,不是人治,教师讲尊重,没有歧视。
教师是典范。
或许他会成为你的粉丝,就好办了。
即使效果不好,自己也坦坦荡荡,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