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4课《后赤壁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解说
本文是宋元丰五年 (1082) 十月,苏轼再游赤壁 时所作。为与第一次游赤壁所作《赤壁赋》区别,
栏 目 链 接
命名为《后赤壁赋》。赋,古代一种文体样式。赤
壁,位于黄冈市城西门外,又名赤鼻矶,断岩临江, 突出下垂,色呈赭赤,形如悬鼻,故而得名。
题目 解说
小贴士 赋 赋形成于战国末期,从诗文中脱颖而出,又兼有诗文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状语“于赤壁之下”后置,“复于赤壁之下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看
顾而乐之看
栏 目 链 接
归而谋诸妇之于,用于陈述句中 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之于,用于陈述句中 臣尝闻大王好乐,有诸之乎,用于疑问句中 攀栖鹘之危巢 危秋日荒凉石兽危 危言危行 正直
高 高
栏 目 链 接
(4)古今异义。 ①曾日月之几何 .. 今义:几何学
链 接 栏
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
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
写作 背景 这是他和前代得罪远谪的士大夫如韩愈、柳宗元等不同 的地方。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 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苏轼秋、
栏 目 链 接
多少 古义: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②反而 登舟,放乎中流 .. 今义: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
“反”通“返”,返回;而,表承接的连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 ①履 巉岩,披蒙茸 . 踏,名词用作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掠予舟而西 也 .
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
没有出路。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 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顷刻间经历了 由地方长官到阶下囚的异变,因而由 “ 乐 ” 转为悲叹与 沉重。
内容 理解
(2) 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 ( 主观的精神寂寞 )。 此时此刻的孤寂与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险恶 困窘、独立无援的处境何其相似——精神上的孤苦无告。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佛、道、儒三家思想在他世界
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时就爱好庄 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 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 目 “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两 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又从儒家出发 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
写作 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本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
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
栏 目 链 接
内容 理解
3.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
寻找道士一笔?
栏 目 链 接
明确: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中所追求的未 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 理想、抱负的迷茫,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 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这 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第四单元
14后赤壁赋
苏 轼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坂 ( bǎn ) .
yá o ) 肴 ( . lú ) 鲈 ( .
栏 目 链 接
巉 岩( chá 龙( qiú ) 栖鹘 ( hú ) n) 虬 . . . 缟 衣( ɡǎo ) 戛 然( jiá ) 翩跹 (piān xiān) . . .. 俛 ( fǔ ) 惊寤 ( wù ) . .
栏 目 链 接
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于是长啸。
内容 理解
2.请思考文中“鹤”的象征含义。
明确: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
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
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 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 的象征。
冬两次游黄州赤鼻矶,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
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由最初的“乐” 转向稍后的悲叹与沉重? 明确:(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客观环境让人触景生 情)。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 阴暗压抑、险峻肃杀。
栏 目 链 接
的文体特点。赋体善于以铺叙排比的方式对景物、事件、
人物进行大篇幅的描写,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在中国古 代众多文体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唐宋散文家开
栏 目 链 接
始对赋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将散文的平易畅达引入赋的写
作,写成了骈散结合、自由挥洒的文赋。欧阳修、苏轼等 人在革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谩
写作 背景
(2)通假字。
反 ”通“____ 返 ”,________ ①反而登舟,放乎中流“____ 返回
须 ”通“____ 需 ”,________ 需要 ②以待子不时之须“____ 悟 ”通“____ 寤”,________ ③予亦惊悟“____ 醒来
栏 目 链 接
(3)一词多义。
道士顾笑 回头看 顾安所得酒乎 只是,不过 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问,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顾惜,顾念 念父母,顾妻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难道
栏 目 链 接
向西去,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句式。 ①步自雪堂
状语后置,状语“自雪堂”后置,“自雪堂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