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
1.空气占据空间
2.注射器吸入空气后,用橡皮堵住,活塞可以推下去,手松开手,活塞反弹。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压缩空气的用途:充气城堡、足球、喷水壶、轮胎等。

4.空气很轻,但有质量。

第一个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5.一升空气质量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电子秤的使用方法:1.打开电源2.归零3.称量物品,读数。

7.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8.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9.制造风的方法:1.扇扇子2.吹头发3.吹风车
第二单元重点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土壤中除了有生物以及其遗体外,还有水分、空气、黏土、沙、腐殖质等物质。

4.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5.土壤的类型:沙粒含量较多的为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为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为壤土。

6.用多种方法比较三种土的不同:
7.不同土壤的特点
8.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后,形成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9.改良贫瘠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1.种植绿肥2.施农家肥3.收集落叶沤肥。

10.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1.模拟水土流失实验:
12.人类保护土壤的行为:1修筑梯田2.轮作或休耕3.植树造林4.环保宣传5.不乱扔垃圾等。

13.破坏土壤的行为:1.砍伐森林2.开窑烧砖3.喷洒农药4.乱扔垃圾5.过度放牧等。

第三单元重点
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4.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5.水平仪是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成的。

6.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相等),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可能改变(不等于)。

7.黄豆和绿豆等可以用筛子分离,木屑和铁屑有磁铁分离,红糖和沙子先溶解在水中过滤出沙子,再蒸发出红糖。

8.可以用热水、搅拌、切碎等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中的溶解量是不同的。

10.用过滤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11.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①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

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3.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热水能加快盐的溶解。

②假设:与是否搅拌有关。

搅拌可以加快盐的溶解。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

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3.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水杯,另一个水杯静置不动。

4.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盐的溶解。

第四单元重点
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

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2.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3.河流与湖泊是由于洼地积水形成的,河流由高向低流动,湖泊是相对静止的。

4.常见的淡水植物:芦苇、浮萍、香蒲、金鱼藻、莲、黑藻
5.常见的淡水动物:蜻蜓、河虾、小龙虾、青鱼、蝌蚪、螺、龟、鲫鱼
6.井水和泉水都来自于地下水。

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雨水或积雪融水渗透到地下
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

7.
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

8.
补充地下水的方法: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

9.
由于海水中有盐类物质,所以海水又咸又苦。

.
10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被称为人类的
资源宝库。

.
11常见的海洋动物:章鱼、鳕鱼、海鸥、鲸、小丑鱼、海蟹、珊瑚
.
12
常见的海洋植物:海藻、紫菜、褐藻、海带
.
13水的用途:灌溉农田、河道运输、工厂冶炼、清洁汽车、水产养殖、日常生活
等。

.
14
节约用水的方法:农田滴灌、循环用水、使用节水产品。

第五单元重点
1.呼吸器官: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吸进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这样形成的循环,二氧化碳和氧气都不会完。

5.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6.运动会使呼吸加快,休息后呼吸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7.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①经常开窗通风;②不吸烟,远离二手烟;③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④扫地前洒水。

8.食物消化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体外
9.消化道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完成消化。

10.虽然食物不流经肝脏和胆囊,但是他们也是消化器官。

11.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饮食习惯:①细嚼慢咽,②不暴饮暴食,③不吃过冷或过热食物,④每天饮足够量的水,⑤三餐分配合理,不挑食。

12.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13.红棕色的碘酒遇见淀粉类食物(土豆、米饭、馒头)会变成蓝色。

油脂类食物在白纸上挤压,会有油迹,纸会变透明。

14.设计的一般流程: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