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二、教学重难点: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三、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尝试诱思。
2.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材要求的探究实验。
四、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__________或单位_________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_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步骤: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a.确定调查对象:选双子叶植物。
b.取样:随机取样。
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双子叶草本植物样方面积为1 m2。
c.计数原则:只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d.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还有_________卵的密度、________虫的密度和__________的密度,也用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①计算公式:
②例: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_________只。
③使用范围:适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注意】①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对动物不会产生伤害;
②标记物不能醒目;
③标记物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④在调查期内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没有太多的个体迁入与迁出。
3.意义: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4.应用: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情况的确定。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____________的比例。
(2)类型: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_____,老年个体_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②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③衰退型:老年个体_____,幼年个体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3)意义:____________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___________有一定的影响。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
3.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类: _________分布、 _________分布、 ___________分布。
【典型例题】
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2.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
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D.某地田鼠的密度
3.(2013浙江理综,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4.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