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关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正确顺序()
①把刀片夹缝中薄片放入培养皿请水
②把新鲜叶片平展载玻片上
③取最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④用手捏紧并排双面刀片迅速切割.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解: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正确顺序②把新鲜叶片平展载玻片上、④用手捏紧并排双面刀片迅速切割、①把刀片夹缝中薄片放入培养皿请水、③取最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故选:C.
2.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 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 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D.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答案】C
【解析】解: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B、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天竺
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 、将叶片部分遮光,阳光下照射2-3小时,取叶片脱色,特定化学试剂检测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原因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蓝色,说
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淀粉,C错误;
D、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
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C.
3.某同学准备30个大小、饱满相同的玉米籽粒,将一半放在阳光下,一半放在黑暗环
境中。

每隔一天从一只花盆里取出苗,将它们风干、称重,将实验数据绘成下表。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玉米萌发的前十几天,干重一直在下降,原因是玉米萌发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物质
B. 玉米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
C. 15天以后长出幼叶,放在光下的苗干重开始增加
D. 放在黑暗处的苗干重一直在减少
【答案】B
【解析】A、玉米萌发的前十几天,干重一直在下降,原因是玉米萌发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物,A正确;
B、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玉米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B错误;
C、15天以后长出幼叶,植物的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放在光下的苗干重开始增加,C正确;
D、植物在黑暗处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在黑暗处的苗干重一直在减少,D正确。

4.下列植物中,叶脉不是平行脉的是()
A. 小麦
B. 玉米
C. 甘蔗
D. 月季
【答案】D
【解析】ABC、小麦、玉米、甘蔗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叶脉都为平行脉;
D、月季属于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
5.人粪中不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的是()
A. 水
B. 无机物
C. 有机物
D. 尿素
【答案】C
【解析】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水起到运输的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有机物不能被植物吸收,需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才能被植物利用.
故选:C
6.下列有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粒菜豆和一粒玉米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B. 玉米种子的胚乳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C. 菜豆种子无胚乳,是因为菜豆没有经过双受精过程
D.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时,都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答案】D
【解析】解:A.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胚、
胚乳,A错误。

B.玉米种子中的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B错误。

C.菜豆种子内无胚乳,是因为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里的有机养料被子叶吸收并贮
藏起来的缘故,C错误。

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时,都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D正确。

故选:D。

7.在桃花的结构中,发育成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分别是()
A. 雄蕊、雌蕊
B. 胚珠、子房
C. 胚珠、花瓣
D. 子房、胚珠
【答案】
【解析】解: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故选:B。

8.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A. 27%
B. 16.55%
C. 33%
D. 97%
【答案】B
【解析】解:国家林业局最近公布了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本次清查历时5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清查.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
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 ;活立
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
故选:B.
9.“退耕还林”是实现“生态青龙”的有效手段,以下对绿色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
C. 绿色植物只光合不呼吸,增加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D. 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减少空气中的粉尘
【答案】C
【解析】解: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B正确;
C 、绿色植物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增加了空气
中的氧气浓度,C错误;
D、绿色植物中的森林能防风固沙,减少空气中的粉尘,保持水土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0.叶肉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的特征是()
A. 排列整齐,含有较多叶绿体
B. 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少
C. 排列疏松,有利于透过光线
D. 排列疏松,叶绿体含量较多
【答案】A
【解析】解: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就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就像海绵,
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

如图所示:
故选:A。

11.关于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种下去的大豆种子就会萌发
B. 由于子房内生有多个胚珠,所以在大豆果实中往往会含有多粒种子
C. 一粒大豆种子就是一个果实
D. 大豆的根系是由主根、侧根、不定根组成的直根系
【答案】B
【解析】解:A.种子只有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同时具备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自身条
件是要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外
界条件是要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A错误。

B.种子是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的,因而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B正确。

C.果实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种子又由种皮和胚构成;大豆种子只有种皮和
胚构成,属于种子,C错误。

D.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根系是直根系,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构成,D错误。

故选:B。

12.(1)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
的细胞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C
【解析】解: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多为多角形,结构很紧密,这样起到保护内部组织的
作用;叶肉细胞结构较叶表皮细胞不紧密,尤其海绵组织细胞结构较疏松;叶脉中的
细胞是导管细胞、筛管细胞、机械组织细胞相互夹杂,结构并不十分紧密;保卫细胞
中间有气孔结构不紧密.一般来说,生物体细胞之间排列最紧密的是表皮细胞,因它
要有效的保护内部组织.因此,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
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④下表皮细胞.
故选C
13.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B.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C. 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能说明水分不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
D. 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答案】C
【解析】解:A.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
存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A正确。

B.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B正确。

C.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空心但有部分木质部运输
水分,若伤皮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阻断,因而死亡,C错误。

D.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D正确。

故选:C。

14.施肥后要及时浇水,这是为了()
A. 使无机盐充分溶解
B. 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C. 防止无机盐分解
D. 抑制对无机盐的吸收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施肥后土壤溶液浓度
升高,为了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保证植物吸水,应该及时浇水。

15.樟树是温岭市的市树。

下列关于樟树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 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种子
C. 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导管→根
D. 水的运输:根尖→根中导管→茎中筛管→叶脉→气孔
【答案】B
【解析】A.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
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
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
色开花植物体。

可见樟树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层次,A错误。

B.花开后历经传粉和受精,胚珠发育成种子,B正确。

C.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到根的;而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C错误。

D.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过程是: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进入生物体后,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再通过叶中
的导管进入叶,最后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所以植物体吸收水分,到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四步,正确的顺序应
该是:根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叶;水分化为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D
错误。

故选B。

16.叶绿体呈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的分布是()
A. 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叶绿体中
B. 只分布在叶绿体内部的溶液中
C. 只分布在叶绿体内部的囊状结构膜上
D. 在叶绿体的内膜和基质中都有
【答案】C
【解析】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由双层膜(外膜、内膜)围成,内有类囊体和基质,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复合体,包藏或连接在类囊体膜的磷脂分子的双层中,光合作用就在这里进行.
故选:C
17.如图为某种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与光照强度间的关系曲线。

M点时,该植
物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
有机物。

从概念可以看出,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条
件就是光和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

18.自然界中的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 煤主要是由古代苔藓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C. 藻类植物短时间内可在污染水域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赤潮
D. 有些蕨类植物可以供药用
【答案】B
【解析】
19.公园内,总有人把铁丝拴在小树上荡秋千,使得小树基部的树皮被剥去了一圈,一段时间后死亡了。

这是因为()
A. 切断了导管,根部缺少无机盐
B. 切断了导管,根部缺少有机物
C. 切断了筛管,根部缺少无机盐
D. 切断了筛管,根部缺少有机物
【答案】D
【解析】小树的树皮中含有含有筛管,筛管是植物用于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方向是从上至下。

现在小树基部的树皮被环剥,导致小树的
根部无法得到有机物,根会死亡,最终整棵小树死亡。

故选D.
20.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面关于玉米的叙述正确是()
A. 玉米为雌雄同株植物,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B.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C. 在新鲜的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D. 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轴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并且子叶出土
【答案】A
【解析】 A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位于顶端的雄花序,基部的是雌花序,花粉多而轻,靠风力来完成异花传粉。

故符合题意;
B、玉米的胚中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所以一粒玉米就是由一个子房发育来的,故不符合题意;
C 、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不是胚,故不符合题意。

D、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故不符合题意;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海带属于________植物,该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没有________的分化。

21.(2)图中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

21.(3)肾蕨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体内具有________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

21.(4)向日葵和油松属于________植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油松的种子外没有
________的包被。

【答案】(1)藻类, 根、茎、叶
【解析】解:(1)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2)葫芦藓
【解析】(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葫芦藓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人们通常把葫芦藓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答案】(3)输导
【解析】(3)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

【答案】(4)种子, 果皮
【解析】(4)向日葵和油松都属于种子植物。

不同的是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
皮包被。

向日葵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22.(1)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雌蕊,花粉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

22.(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________。

22.(3)桃的果实中,我们的食用部分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能发育成种子的部位是________。

【答案】①, 柱头, ④, 花柱, ⑤, 子房, ②, 花药
【解析】
【答案】传粉
【解析】
【答案】子房壁, 胚珠
【解析】
23.利用大棚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腊月就能吃到酸甜可口的草莓,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同学们做了如下研究。

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一天内大棚内草莓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据图分析:
(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作用
是 ________,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_,植物进行该反应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植物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作用有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

(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____。

在采收前的日子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请用简单的反应式表示这一过程:
________________
【答案】B光合作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A蒸腾作用

AC
G
上移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的B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该反应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
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大约99%通过A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白天晚上
都能进行的是A蒸腾作用和C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需要光,只能在白天进行。

(2)根据图二的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G点,因为从C到G 点的曲线,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
,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G点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开始减少。

此点对应图三中的f点,因为在图三中f点跟图二中G点一
样,都是下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也会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就会上移。

在采收前的日子
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呼吸作用旺盛,分解的有机物增多,因此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呼吸作用的过程可表示为
:有机的(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4.(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

24.(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

24.(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①取相同量的两份米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另一份不含修正液,分别放入两个相同大小的笼子中,把笼子放在同一环境中;
②将6只小白鼠(体型大小和活动能力相同)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入上述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出现的现象:喂食拌有修正液米饭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喂食不含修正液米饭的小白鼠正常。

24.(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解析】解:(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答案】(2)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
【解析】(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

【答案】(3)修正液的有无
【解析】(3)该实验的变量是:修正液的有无。

【答案】(4)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解析】(4)喂食拌有修正液米饭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喂食不含修正液米饭的小白鼠正常。

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