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红色荒漠” 农村薪柴砍伐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山高坡陡,雨水集中,冲刷力强,
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
土层瘠薄不易留存;人口增长过
西南地区 的“石漠
快,乱砍滥伐和土地不合理利用。
保土蓄水; 植树造林;
化”
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岩石大面积 生态移民
裸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
表无土、无水、无林,形成石质
辽阔坦荡
夹两盆”

地形区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 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2.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①干旱的成因
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位 西北 地 置 地区 形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部
东部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载畜量
工程建设 1%
水资源利用不 当 10%
过度农垦 27%
过度樵采 32%
过度放牧 30%
荒漠 化的 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气候异常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三、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原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北京沙尘天气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降水量少,农作物生
华北、 西北地 区的土 壤次生 盐渍化
长期气 盛;地 漫灌, 地下水
温较高,蒸发旺 引淡淋盐;井 下水位高;大水排 井 灌 ; 采 取
只灌不排,抬升农 田 覆 盖 以 及 位,盐分在地表农业生物技术
谢谢观看!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读图观察:现代绿洲和废弃绿洲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读图思考问题: 1、天山中部南北坡哪边降水丰富些?为什么? 2、降水随高度有何变化?
1、天山北坡降水量多于南坡。 这是因为天山北坡面向准噶 尔盆地,盆地西部的缺口有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 进入,产生较多的地形雨。 2、海拔越高降水越大。
聚集
一﹑荒漠化的概述
1.荒漠化的过程
没有植被保护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 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土地生产力长期 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般的景观, 即发生土地退化
使土壤中水分和 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2.荒漠化
(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说明: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 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 漠般的景观。 ⑵成因: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江南丘陵红漠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 华北平原盐碱化 成因
西北地区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南方低山 人多地少,毁林开 ①发展立体农业;
丘陵地区 荒;乱砍滥伐,破 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的水土流
坏植被。水土流失
③营造薪炭林、发展沼 气、开发小水电、推广

造成石质裸露,形 生活用煤用气等,减少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3.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4.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荒漠。 5.生态:生态环境脆弱
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 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荒漠化
根据地形和海陆位置图解释本区干旱原因:
A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C 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西部
东部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
地形 陆盆地

高原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特征 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