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铵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酸二铵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早期抗肝纤维化治疗,延缓肝硬化发生,是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途径,我院应用甘草酸二铵联合维生素E 治疗CHB病人,并进行了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住院CHB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0~57岁,平均43.5岁,病程6~10年,平均8.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
所有病人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中CHB的评断标准,两组病人在
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复方益肝灵、复方丹参等药物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15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E0.1g,每天
3次,口服,连用40d。

1.3 观察项目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的血清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IU/L,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及Ⅳ-C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Ⅳ-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项指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L,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慢性肝病发展中由于肝内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致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常伴有炎症亦可发展为肝硬化[2]。

甘草为豆科类植物,主
要化学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甘草酸类化合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均有
保护作用,甘草甜素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和脂变,并能减轻组织间质炎症的反应,抑制肝
纤维再生,从而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3]。

可使肝脏的变性和坏死显著减轻,肝细胞内的糖原
与核糖核酸恢复,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

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还能抑制ccl4生成游离基及过氧化脂质,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对作
为细胞死亡的最终阶段Ca2+流入细胞内的过程,甘草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抑制ACT及AST释放到细胞外,稳定了溶酶体膜,减少其内各种蛋白酶的释放,因而改善了肝功能。


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保泰松活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极易氧化,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切断自由基生成的链反应,保护细胞和细胞器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富含
巯基蛋白不受自由基的攻击,抑制细胞膜上的胶质过氧化反应,具有膜稳定性。

维生素E还
能抑制自由基在胶质环境中对蛋白质的攻击。

本研究中,甘草酸二铵联合维生素E治疗后血
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具有肯定的抗肝纤维化疗效,而对照组无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表明甘草酸二铵联合维生素E对延缓CHB患者的肝
纤维化进程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并且价格较适于经济困难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
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张翠玲,卢启彬,曾文铤.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临床初探.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8):72.
[3]汪文娟.中国中医药年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