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测试
(考试范围:必修经济史)2008.11.15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
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
”这主要反映了
A.沉重的徭役、兵役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
C.繁苛的赋税负担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
2.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
”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3.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008宁夏,30)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
表2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5.(20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6.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闭关锁国政策 B.儒家的中庸思想 C.自然经济影响 D.君主专制制度
7.平遥是著名“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
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B.晋商善于资本运作
C.晋商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商帮 D.汇兑事业在中国得以发展
8.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
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10.晚清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实际情况是纺织业
发展迅速,而钢铁业一筹莫展。
当时中国钢铁业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愿意投资 D.中国缺乏铁矿石资源
1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与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
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一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2.《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有这样——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种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B.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13.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芥明。
”这里的“道路”主要指
A.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工业化道路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道路
14.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频繁的自然灾害 B.农业人口大量减少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迅速发展
15.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至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一定程度上冲破原有观念的束缚
16.右边是黎明同学搜集的两张图片,由此我们能够推断他应该在学习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与两极格局的形
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过程
C.欧共体的形成
D.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17.右图(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
变化趋
势图)中可获取的信息有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④世界经济开始形成一个整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19、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2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
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21.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国际恐怖活动B.毒品走私C.人口爆炸D.全球变暖
22.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
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
”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D.白瓷、青瓷
23.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
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
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人口下降 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联邦政府成立 D.小农经济破产
24.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还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这说明
A.当时盛行图腾崇拜而以牛来命名 B.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C.春秋时期已有牛耕D.巧合而已,无任何实际含义
2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
造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计50分。
26.(2008年广东单科,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分)(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
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分)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
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分)
27.(2008年山东文综,29)(11分)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
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
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28.(2008江苏,23)(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29.(12分)以欧洲联合为代表的经济区域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根据要求完成有关欧洲联合的探究任务。
(1)某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
根据材料,简述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一欧洲国家痛定思痛,为免遭战祸而联合起来,成立欧洲合众国;后时国与国的界限
将大大减少,不受限制的旅行将成为可能,欧洲经济将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
之母的欧洲将再现辉煌。
——一《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1946年)》材料二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
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
营的建议进行
讨论时,联邦政府(西德)毫不踟蹰地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
罗贝尔·舒曼要求“创造具
体事实,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之间的旧日仇恨。
”签订煤钢联营条约是沿着
这条道路迈出的第一步;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了煤钢的共同生产
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
因此,煤钢联营条约
的缔结,首先就庄严地和最终地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
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见的状态。
——<<阿登纳回忆录>>(1945~1953)
(2)某同学收集到的下列材料,它们可以解决有关欧洲走向联合的哪些方面的问题(2分)
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分)
材料三
材料四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
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
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3)根据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走向联合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启示。
(2分)
(4)从上述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探究一个历史问题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分别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只有步骤没有目的不得分。
3分)
漳州双语学校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测试试卷答案卡2008.11.15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分,共计
效
参考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
300)=2439(
(283+406+4918+2732+300)=139(
闲纺织。
(
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
(
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
(
27
于北方
威胁专制统治。
(3分)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4分)
28(14分)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4分)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分)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4分)
29.(12分)
(1)原因:避免战祸;重振欧洲经济;主要国家法国和西德的努力。
(3分)
(2)解决:材料三再现了欧洲联合的过程;由欧共体到欧盟。
(2分)材料四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后果和影响;欧洲联合增强了各国经济实力,提高了西欧各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2分)
(3)启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用组建经济共同体的方式,维护亚洲和平局面等。
(2分)
(4)步骤:①收集材料;目的:便于解决问题。
②使用材料:目的:解决问题。
⑧得出结论;目的: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只有步骤没有目的的不得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