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这样才是全面、完整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

透过这扇窗能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感。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来了解这双大眼睛。

现在,请你用明亮的眼睛来看看这幅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她怎样的眼睛?
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一)品读“大眼睛”,懂真心
1、默读2-6自然段,说说文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来,拿起笔,默读课文的同时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汇报交流。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的大眼睛呢?
(1)体会专心。

“你看,这双大眼睛——每一句话……”
a.能谈谈吗?是啊,在她的眼里,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重要。

多么专心的大眼睛!
b.能读出它的专心吗?2生。

评:你把小女孩的心情也读出来了。

集体来读好吗?
c.省略号告诉我们,她还生怕漏掉什么?你能接着说句话吗?(生怕漏掉老师的讲的每道题,写下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笔划)这双大眼睛如此地专心,是因为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读书。

(屏幕只剩下四个词)同学们看着这双眼睛,想到我们自己了吗?谁想说说心里的话?
d.愿我们人人都有一双专心的大眼睛。

你看,——(背诵)
1、(出示图片1,配乐)师问: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你是从文中哪些语段感受到的?接下来,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生汇报:
(1)体会“专注”
生1我从第二自然段中感受了大眼睛十分明亮,专注。

师:“专注”是什么意思?通过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她上课十分认真)
老师想问,她为什么这么专注?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出示图片2生怕,,,,,,生怕,,,,,,)
句子中哪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生怕。

课件中,这个词由黑色变为红色)
谁来读读这个词?
(预设;你觉得他读得怎样?1、不好,因为没读出小女孩担心,害怕的心理2、好,读出了小女孩担心害怕的心理)
说得真好,那你再来读读这个词。

师:同学们,大眼睛小女孩生怕什么?(出示图片3师引读:生怕,,,,,,生怕,,,,,,)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把每一个,每一句这两个词重读了,为什么?(预设:从中,我就能感受到大眼睛小女孩对学习的热爱。

还有呢,大眼睛小女孩对读书的渴望)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这一段最后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
省略号告诉我们,她还生怕漏掉什么?你能接着说句话吗?
(生怕漏掉老师的讲的每道题,写下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笔划)
这双大眼睛如此地专心,是因为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读书。

(屏幕只剩下四个词)同学们看着这双眼睛,有没有想到平常我们自己怎么读书的呢?谁想说说心里的话?
师:好,愿同学们都有这么一双专心的大眼睛,来把你的感受带进文中再读!
(2)体会“忧郁”
谁再来谈谈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继续谈
生2:我从第三自然段中感受到了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a.知道她为什么担心失去学习机会吗?是啊,正因为贫穷,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正因为贫穷,他们每天来不及梳头洗脸,跋涉30里山路来上学;正因为贫穷,孩子们这样的学习机会也会轻易失去;正因为贫穷,一双本该闪烁着天真与欢乐的眼睛却过早地充满着忧郁。

b.能读出她的忧郁吗?2生(评:读得真好,尤其是最后一句,那省略号让我们感觉到沉重,引发我们的思索。

(你不仅读出了她的忧郁,还读出了你对她的同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姑娘的心灵。

让我们把深深的同情留在心底。

(背诵,评:小姑娘忧郁、渴望的眼神已深深印在同学的脑海中。


师:谁来告诉老师,告诉大家,这样的学机会到底是怎么样的学习机会?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文段中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二)感悟大眼睛求学的艰辛
1、体会大眼睛小女孩“每天跋涉30里路”去上学。

(1)“在安徽省金寨县,——她总是按时到校”。

a.能谈谈你的感受吗?我们一起将目光投向那蜿蜒的山路。

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小姑娘对读书的渴望?
<备:上学路一路平坦的吗?>。

“跋涉”改为“步行”可以吗?(“跋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苦”。

)是啊,一个“跋涉”就写出了这些孩子求学的艰难。

30里啊,爬山趟水30里,15000米,相当于绕着咱们的操场75圈
师:30里有多远?(都去过北湖公园吗,从我们学校去仙公山公园大概有5里路,需用时约40分钟,也就是说小女孩每天上学要走6个这么远,200多分钟,也就是要用3个多小时。

从她家到学校她要徒步3个多小时,孩子们,想想,有时你走一次或许都会觉得累,所以你们都是坐公交车。

可这个大眼睛小女孩一天要走两次,而且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求学是多么艰辛呀!
谁再来说说哪些地方触动了你?
2、体会“蜿蜒的山路”
生:我受到的触动是:小女孩上学走的路都是蜿蜒的山路。

师:“蜿蜒”是什么意思?(弯曲延伸)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看偏旁,真会读书。

生:有一段山路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这是非常危险的。

生:我受到的触动是: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我觉得这是很坚强的一个小女孩。

师:你们的体会太深了。

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呀!(坚强、渴望读书)现在,谁来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出示图片5虽然()可是就过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虽然(),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虽然(),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先请一个同学读,再请另一个,再小组读,最后全班齐读。

师:我再一次听出了大眼睛小女孩求学的艰辛和意志的坚强。

此时,你能否感觉到在大眼睛小女孩的心中那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要读书!(板书)
现在,同学们是否能够体会到这张照片中的专注,渴望以及忧郁呢?
(三)再读眼睛,引发联想
师:像这个有我要读书强烈愿望的小女孩子,应该不止一个。

让我们再回到图片(出示图片6),看看这个小女孩的大眼睛,吴老师觉得她有双会说故事的眼睛,这双眼睛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师把第四自然段有感情地读出来(配乐)师:你们会为失学而担心吗?(不会)但,同学们,老师要告诉你们,在我们国家的一些贫困地区,还有许多像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一样的孩子,都因贫困面临失学或已经失学。

或许你们不太相信,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看看那些贫困地区孩子学习的真实环境吧。

(出示图片7配乐)
师:同学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眼眶中含着美丽的泪花,能说说为什么吗?(生:我觉得她们太可怜了。

我很同情她们。

我觉得我们应该帮助她们,,,,,,)
师:是呀,正如书中所写:师引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看着——看着——从心灵深处——。

师:从你们含着泪花的眼眶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深深的同情,浓浓的关心。

师:刚才,有同学说贫困地区的这些孩子很可怜。

那你们觉得她们可怜吗?为什么?(可怜是生活很苦,学习环境很苦)首先我很不反对你的说法,说明你们都是极富同情心的孩子。

但是老师却要说,这些孩子一点也不可怜。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要读书(板书)。

对呀,读书就是她们的梦想,哪怕路再远,路再险,她们对读书的渴望永远那么强烈。

虽然她们生活是可怜的,但是她们的心灵是富有的!
三、谈感动,明意义
师:正是因为她们有着那种梦想和信念,才感动了你,感动了我,当然也感动了我们这位记者,他才拍下了这幅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儿,从而感动了大江南北无数的热心人。

她们纷纷投入到了希望工程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中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捐助图片9及数字配乐《爱的奉献》)看到这,我们不禁要说:“希望工程真不愧是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这句话用图片10出示)
师:有了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你觉得我们的大眼睛小女孩会怎样?(不会再担心失学,会更努力地读书,只有把书读好,才能回报帮助过她的人,才能回报整个社会)对呀,此时,他们心中的愿望会更强烈,就那是——我要读书!(板书)
四、三读句子,领悟主旨
1、今天,通过这双美丽的大眼睛,(出示图片11)我们读懂了大眼睛小女孩儿一个强烈的愿望:
我要读书!
2、通过这双美丽的大眼睛,我们看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我要读书!!
3、通过这双美丽的大眼睛,我们看到了所有有梦想的孩子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我要读书!!!
五、畅谈体会,超越升华
1、(出示“大眼睛”的近照)知道她是谁吗?依旧是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同学们一定很关心“大眼睛”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吧?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们,在无数热心人的帮助下,在她自己的不懈努力下,2003年她考入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

现在她已走上工作岗位。

2、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

苏明娟成长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

(课件,《爱的奉献》)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你想说点什么,你能做点什么呢?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说有什么感触呢?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是啊,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我们能够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做到。

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六、作业布置
观察周围熟悉的一个人,以“眼睛”为题写一篇日记
七、板书设计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明亮渴望专心、忧郁、渴望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