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1附录四:杂货积载格式与实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四杂货船积载格式与实例
(资料以“Q”轮为例)
一、杂货船积载格式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结论: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表F4-1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F4-2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初步配舱)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 35%;65% ~ 70%;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F4-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F4-5
续表F4-5
从船舶资料中查取: F4-6
1.1计算离 港(出发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1.2 核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1.3 计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1.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 f
GM
KG B
2
2
4+ (s)
2.1 计算到 港(中途港)时的吃水差t (油、水消耗方案自己拟定,以下同):
调整(若需要):
2.2 核算船舶到 港(中途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
X X (t b g =
∑i i X P =

∑=X P X
=
-∆=
MTC 100)
X X (t b g
调整(若需要):
2.3 计算船舶到 港(中途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2.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3.1 计算离 港(中途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3.2 核算船舶离 港(中途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3.3 计算船舶离 港(中途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3.4 横摇周期计算: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δ--==
δ=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
X X (t b g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4.1 计算到 港(目的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4.2 核算船舶到 港(目的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4.3 计算船舶到 港(目的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4.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六)绘制正式积载图
二、杂货船积载实例
“Q ”轮第038航次计划于11月10日在上海港拟承运下列“装货清单”(表F4-7)所列货物,经苏伊士运河开往英国的伦敦和德国的汉堡港。

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kn ,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

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续表F4-5”,“Q ”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本教材附录二。

试编制本航次积载计划。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装货清单 表F4-7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 ,查取全船货舱总容积(包装舱容)
由开航日期查载重线海图得知本航次应使用夏季载重线,查得t 19710s =∆,根据续表F4-5所示得到∑=t G 1830,t C 220=,从而
=19710-5565-1830-220=12095t
s L NDW G C =∆-∆--∑
查取全船货舱包装总舱容∑=3
ch 19332V m 2.审核装货清单所列货物
经审核,装货清单所列货物总重
∑=t 10710
Q ,包括亏舱的货物总体积为
3
15792m V
c
=∑。

3.比较船舶的载货能力是否满足航次货运任务的要求
本航次计划货载中有少量特殊货物,其中有易碎品:瓷器(s/o2);危险货:亚硝酸钠(s/o3);怕热货:肠衣(s/o8)。

根据本船情况,上述特殊货物可以承运。

由以上计算和分析可知,本船本航次载货能力大于货运任务,并初步判定货物的装运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可以承运装货清单所列全部货物。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表F4- 8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F4 - 9
吨。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配舱)
1.按港口和货物性质对货物分类和归纳
1)伦敦货物港货物:共计3800t/76003
m,4票。

其中有特殊货物怕压货物:瓷器1100t/31003
m;危险货物:亚硝酸钠400t/4803
m,其他都为普通货物。

2)汉堡港货物:共计6910t/81923
m,其他都
m.其中特殊货物有怕热货:肠衣500t/9503
为普通货物。

2.配货整体思路
1)本航次中间港口(伦敦港)货物3800t/76003
m,因两港之间
m,末港货物6910t/81923
距离较近,可将伦敦港大部分货物配装于二层舱,汉堡港大部分货物则配装于底舱。

2)本航次批量较大的货物应分装于几个舱内,便于货物的轻重搭配。

3)瓷器属于易碎品,应配装于二层舱或底舱舱口下面,其他货物的上面,尽量后装先卸。

4)亚硝酸钠为第5类危险货物,和其他货物配装时要注意隔垫。

5)肠衣为怕热货,配装于远离机舱且在水线以下舱位。

6)其他一般货物可按照轻重搭配及不同到港的要求,分布于各舱中。

7)配装时,适当考虑二层舱和底舱的配货比例,以取得适当的船舶稳性,另外,对伦敦港卸货以后货物重量在各舱的分布也要给予考虑,以保证卸货后船舶保证安全的航行性能。

3.各舱配货结果见配载图,实际配载中,应先拟定配载方案,然后根据核查结果,待调整以后给出正式配载图。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1.检查各舱货物的配置情况
各舱货物的配置,基本副歌各项配装原则,货物搭配基本适当,无货物互抵及舱位选择不当情况。

2.检查装货清单所列货物是否全部配入
经核查,装货清单所列货物已全部配入,无漏配重配现象,其重量和体积与装货清单所列完全一致,没有差错。

3.核查卸货港港序是否满足
由配载图可知,伦敦港的货物大多配装于二层舱,只有少部分货物配装于底舱上层,因此,伦敦港的货物能够顺利卸出,不会发生倒载现象。

另外,两港货物均分别配装于各个货舱中,这样有利于货物多头作业,以减少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4.核查各舱配货重量及体积
各货舱所装货物重量在表F4 – 11,各舱所装货物的体积见表F4 - 10: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F4 - 10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1.核算船舶离上海港时的稳性、吃水差、纵强度
1)列表计算船舶重量、重心及对船中载荷弯矩
根据初配方案中各舱装货质量,列表计算船舶排水量、垂向重量力矩、纵向重量力矩、对船中载荷弯矩、自由液面倾侧力矩及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船舶重心距船中距离和自由液面修正值。

续表F4 - 11
2)查取有关静水力参数
根据船舶离开上海港的排水量,邮静水力参数表及临界稳性高度曲线图中查取有关数据,如下表:
表F4-12 (1)计算并校核稳性
未经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度为:
1118.867.68 1.18GM KM KG m
=-=-=
经过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初稳性高度
0111
1.180 1.18f G M G M G M
m
δ=-=-=
查找船舶最小许用初稳性高度曲线得到船舶在离开上海港时的最小初稳性高度为
0.6c G M m
=
所以 010.2c G M G M >+ (2)计算横摇周期
s GM
KG B f
T 14458.01
2
2
1=+=θ
(3)计算吃水差
(4)核算船舶离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表,船舶处于中拱有利状态 结论:
由以上计算可知:经过初配后的船舶稳性、吃水差和船舶强度都符合要求。

2.核算船舶到达伦敦港时的稳性、吃水差和总纵强度
1)根据上海到伦敦的航程、船舶航速及油水消耗定额并考虑消耗天数,经计算得到船舶到达伦敦港时油水存量如下表所示:
7.68m
i i
g P X X ∑=
=∆
()18325( 2.070.96)
0.93100100219
g b X X t m
M TC
∆--+=
=
=-⨯3106199.81kn i i P X m
∑=⨯⋅
表F4-13
2)计算船舶到达伦敦港时的排水量、垂向重量力矩、纵向重量力矩、载荷对船中弯矩、重心据基线高度、重心距船中距离、自由液面倾侧力矩和它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

表F4-14
根据船舶抵达伦敦港时的排水量,查取静水力参数表和临界稳性高度曲线图中查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F4-15
(1)未经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度
22
2
8.778.040.73
G M K M K G m =-=-=
经过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初稳性高度
02
22
3020.730.7116960
x
i G M
G M m
δρ=-=-
=∆
(2)计算横摇周期
s GM
KG B f
T 18458.01
2
21=+=θ
(3)吃水差
2222()16960( 1.50.651)
0.7100100207.88
g b x x t m
M TC
∆-⨯-+=
=
=-⨯
(4)查取船舶载荷曲线:
由28.12m d m =和3039349.81kn.m i i P X =⨯∑查强度曲线图可知,船舶到达伦敦港的总纵强度处于中供有利范围之内。

3.核算船舶到达汉堡港时的稳性、吃水差和总强度
由于伦敦港到汉堡港之间航程短,途中油水消耗数量少,对船舶稳性、吃水差和纵强度影响不大,故对到达港(汉堡)状态核算不再赘述。

六、绘制正式积载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