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 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 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
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 mV、卩V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1 mV=1000^ 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 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 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
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 mV、卩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卩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
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 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 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 常用单
位:kV mV、卩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卩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 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 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
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 mV、V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卩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
反比。

3、数学表达式I二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
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A、V、Q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 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 = 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 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四、伏安法测电阻1、
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
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二U/R 3、电路图:(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
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
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 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

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五、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11=12=13二……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二
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二R1+R2+R3+…Rn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导体的长度。

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
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A、V、Q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 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 = 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 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四、伏安法测电阻1、
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二U/R 3、电路图:(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
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 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
际通过Rx电流。

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五、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11=12=13二……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二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
R二R1+R2+R3+…Rn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导体的长度。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