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学基础3.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 却 前 制 动 器
器
第40页/共51页
为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空气
冷
却
冷 却 发 动
后 制 动
机
器
和
前
制
动
器
第41页/共51页
减小CD值要遵循的要点总结如下:
第42页/共51页
未来轿车的外形
第43页/共51页
货车和半挂车的空气阻力也很重要,不少货车驾驶室 上已装用导流板等装置,以减小空气阻力、节省燃油。
(2)摩擦阻力(9%)
➢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 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第12页/共51页
空气阻力FW的计算
Fw
1 2
C
D
A
vr2
CD—空气阻力系数; A—迎风面积(m2);
vr—相对速度(m/s);
ρ—空气密度。
ua—--车速(km/h)
1.2258N s2 m4
Fw
CD Aua2 21.15
2)干扰阻力
➢车身表面的凸起物引起的阻力。
后视镜
第5页/共51页
后视镜 后视镜设计
也要注重流线形
第6页/共51页
后视镜
第7页/共51页
后视镜
第8页/共51页
门把手
第9页/共51页
悬架导向杆和传动轴
第10页/共51页
3)内循环阻力
➢满足冷却、通风等需要,使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
4)诱导阻力
第49页/共51页
侧风作用下车辆的姿态又如何?
第50页/共5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1页/共51页
第13页/共51页
减小CD值要遵循的要点
1)车身前部 发动机盖应向前下倾
第14页/共51页
➢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第15页/共51页
➢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过渡不理想
第16页/共51页
➢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
第17页/共51页
➢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 越野车很难做到
➢所有零件应在车身下平面内且较平整,最好有平滑 的盖板盖住底部。
第36页/共51页
底部比较凌乱
第37页/共51页
底部比较凌乱
第38页/共51页
5)发动机冷却通风系统
➢仔细选择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位置,精心设计内部风道。
第39页/共51页
冷
却 后
冷
制
动
器
和
润
滑 系 统
冷 却
前
制
动
却 发 动 机 和 制 动 器
第24页/共51页
➢水平投影应为腰鼓形。
第25页/共51页
➢后端稍稍收缩,前端呈半圆形。
第26页/共51页
3)汽车后部
➢最好采用舱背式或直背式。
第27页/共51页
➢应安装后扰流板。
第28页/共51页
➢应安装后扰流板。
➢当车速超过120km/h,尾翼会自动升高160mm,为车身增 加30%的下压力;在车速低于80km/h,尾翼又会自动降低。
第18页/共51页
➢尽量减少灯、后视镜和门把手等凸出物。
第19页/共51页
上掀式前照灯(视频)
第20页/共51页
➢在保险杠下面,应安装合适的扰流板。
第21页/共51页
➢车轮盖应与轮胎相平。
第22页/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页
思考:F1方程式赛车为什么不用车轮盖?
第23页/共51页
2)整车
➢整个车身应向前倾1°~2°。
➢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 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 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 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 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 这就是空气升力。
第11页/共51页
思
打开天窗换气时,天窗上
考
方的压力低于车内的压力。
打开天窗换气和打开侧窗换气有何不同?
夏季在高速公路上开空调省油还是开窗通风省油?
第29页/共51页
➢应安装后扰流板。
第30页/共51页
➢应安装后扰流板。
第31页/共51页
➢应安装后扰流板。
第32页/共51页
➢若用折背式,则行李箱盖板至地面距离应高些,长度要短些。
第33页/共51页
➢后面应采用鸭尾式结构。
第34页/共51页
➢后面应采用鸭尾式结构。
第35页/共51页
4)车身底部
第47页/共51页
空气速度
空气流入角度
L
顺风
L 0
逆风
vr v vw
vr v vw
第48页/共51页
例题
一辆具有1.95m2前端面积和空气阻力系数 为0.42的轿车,以90km/h速度行驶,如 果车辆遇到40km/h速度的顺风或者逆风, 计算顺风、逆风两种条件下的空气阻力和 克服空气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功率
导流板
第44页/共51页
第45页/共51页
一些常见车型的空气阻力系数
车型
帕萨特 奥迪A4 现代 奔驰C级 奔驰S级 保时捷 陆虎览胜
空气阻力系数CD 0.28 0.28 0.29 0.26 0.27 0.31 0.38
第46页/共51页
计算
Fw
1 2
C
D
A
vr2
vr v vw
车辆穿过静止空气的 速度
空气阻力FW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 为空气阻力。
(1)压力阻力(占91%)
➢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 上的分力。又分为四部分: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 阻力和诱导阻力
第2页/共51页
第3页/共51页
1)形状阻力
➢取决于车身主体形状。
第4页/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