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欧洲的君主专制》学案岳麓版选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知道教会的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节基础知识:教会与国王权利的分配;新君主国家产生的标志与影响;路易十四与沙皇加强王权
的措施等
2.理解教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在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重点】教权与王权的权利分配过程以及影响。

【学习难点】君主专制在欧洲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方法】线索法
【线索勾勒】
1、基本线索
欧洲封建社会
5世纪15世纪17世纪
经济政治
土地所有权分散王权加强权力集中
新君主国君主专制
皇王族城市
2、延伸探究:
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考归纳】
1、归纳: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与封建君主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2、比较:
(1)法王路易十四和沙皇彼得一世都是欧洲专制君主的典型代表,指出两人在治国理念及产生影响上的相同之处。

(2)由于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彼得一世的政策举措又有哪些不同于路易十四的地方?
【巩固提高】
1、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
A、分散
B、集中
C、高度集权
D、没有建立起来
2、下列符合15世纪以前欧洲国王基本情况的是()
A、国王既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也是宗教领袖
B、国王可直接向贵族领地内的人民征收赋税
C、国王拥有庞大的军队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D、国王不能干预自治城市的内部管理
3、“新君主国”的特征有()
①集权加强②王权扩大③形成“民族国家”④建立起常备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属于近代国家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的是()
A、君主制度的建立
B、城市的兴起
C、封建庄园
D、常备军的产生
5、欧洲出现“英国人”、“法国人”等概念的直接因素是()
A、欧洲“新君主国”的产生
B、自治城市的兴起
C、“新君主”发展成为专制君主
D、新航路的开辟
6、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经济措施不包括()
A、收购国外的工场
B、扶持国有贸易公司
C、采取国家管制方式
D、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7、俄国沙皇专制制度最终确立于()
A、16世纪初期的莫斯科公国建立
B、1547年伊凡四世系政之初
C、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彼得一世时期
D、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之后
8、15—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它表明()
A、封建君主制已盛极而衰
B、市民阶级的作用日益减弱
C、贵族势力已销声匿迹
D、统一民族国家和国内市场正在形成
9、17世纪后期,中国、俄国、法国各有一位有所作为的封建君主,为本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请回答:
(1)这三位封建君主是中国的、法国的和俄国的。

这三位封建君主在统治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
(2)中国统治者同法、俄统治者在经济政策及作用上有何不同?
(3)中国统治者同法、俄统治者在对外政策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思考归纳]
1、分析:审题时注意时间是“中世纪”,关系双方指“天主教会”与“封建君主”,这是贯穿中世纪政治的一条主线。

答案:由君主与教会共同操纵政治发展到教会日趋依附君主。

2、分析:(1)针对“治国理念”和“影响”比较回答
(2)注意“国情”和“发展水平”的解读(农奴制、比西欧落后)
答案:(1)治国理念:专制集权,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加强军备,发展经济。

影响:成为欧洲强国,首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2)俄国落后,彼得一世注重向西欧学习,改革内政;俄农奴制盛行,彼得一世强化农奴制;对外极力扩张
[巩固提高]
1、A
2、D
3、A
4、D
5、A
6、D
7、C
8、D
9、(1)康熙帝路易十四彼得一世
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专制。

(2)中国统治者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法俄统治者实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中国统治者进行反侵略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法、俄统治者进行对外扩张,发展海外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