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12题为单选题;13-14 (共14题;共38分)
1. (3分)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A . 制定实验计划
B . 猜想与假设
C . 发现并提出问题
D .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我们现在看的高清电视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B . 医院病房消毒时会打开紫蓝色的灯,这种灯发出的紫蓝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C . 我们经常收听的无线电广播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D . 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3. (3分) (2018八上·房山期中) 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

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航天员之间距离太远
B . 空间站外噪声太大
C . 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
4. (3分) (2018八上·孝感月考)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 .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 (3分) (2017八上·十堰期末)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 . 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2分)我们能分辨出门外是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频率
7. (2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若右图中人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曲线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竖直移一段距离,则人的头部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A . 都不能成像
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8. (2分)(2017·泗洪模拟)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 小孩在平面镜中的像
B . 水中的筷子向上翘
C . 山羊的影子
D . 白鹭在水中的倒影
9. (3分) (2017八上·泰兴期中)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 .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 (3分) (2018八上·上海月考)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A . 12厘米=12÷100=0.12米
B . 12厘米=12厘米×10=120毫米
C . 1.5千克=1.5千克×1000克=1500克
D . 1.5千克=1.5×1/1000吨=1.5×10-3吨
11. (3分)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平面镜中的像
B .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C . 地上的树影
D . 眼睛被放大
12. (3分) (2017八上·福田期中) 关于次声和超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超声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B .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 . 次声和超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超声是传播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13. (3分) (2017八上·茂名期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我们听到的上课铃声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
B . 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可与他的同伴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
C . 安装在步行街路口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监测马路上噪声的情况
D . 地震专家通过耳朵直接接听地壳运动产生的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14. (3分) (2016八上·房山期中) 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误差()(不定项选择).
A . 估计值的位数多取几位
B . 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C . 必须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作为测量时起始刻度线进行测量
D .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处理数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
15. (4分) (2019八上·甘州期中) 在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为________。

16. (4分)单位换算:
(1)43.2km/h= ________ m/s.
(2)30m/s= ________ km/h.
(3)1Km= ________ mm.
17. (4分)(2017·扬州模拟) 广播、电视、手机等是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18. (4分)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 ㎝。

19. (4分) (2017八上·泉州期末)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 ,则反射角是________° ,若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角是________° .
20. (4分)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材:
汽车后视镜、近视眼镜、穿衣镜、照相机.其中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其中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24、25、26题每题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
21. (2分) (2017八上·茂名期中) 如图,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以及其大小:
22.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请你完成左下图的光路图.
23. (2分)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24. (5.0分) (2017八上·南京期中)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
A . 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 . 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 . 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 . 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响度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5. (7.0分)(2017·农安模拟)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光路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为________°,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6. (6.0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
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
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
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

四、综合计算题(10分,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纯数学计算出结 (共1题;共10分)
27. (10.0分) (2018八上·芜湖期中) 小王骑自行车从方特到天门山参观,如图是他全程的s-t图象,小李在小王出发20min后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他也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条路线去天门山。

(1)根据图象,利用公式计算小王从方特到天门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小李从方特到天门山需要多少min?
(3)请你在该图象中画出小李骑电动车的s-t图象,并通过图象回答小李大约在出发多少km路程处追上小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12题为单选题;13-14 (共14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24、25、26题每题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
21-1、
22-1、
23-1、
24-1、
24-2、
24-3、
25-1、
25-2、
26-1、
26-2、
26-3、
26-4、
26-5、
四、综合计算题(10分,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纯数学计算出结 (共1题;共10分) 27-1、
27-2、
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