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县双溪地区地下水特征及赋存规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福建省屏南县双溪地区地下水特征及赋存规律分析
张 佩
(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福建 宁德 352100)
摘 要:本文综合研究分析该地区前人研究成果和现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基本查明了本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及其富水性、水化学特征,基本了解屏南县双溪地区地下水赋存规律,为该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及供水井施工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关键词:水文地质;赋存规律;屏南双溪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890(2019)08-0049-02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ules 
in Shuangxi Area, Pingn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Zhang Pei
(Fujian Province 4th Geology Brigade, 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region predecessors’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existing hydrogeology
survey data, find out the basic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gion and its water content, wate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rrence law of groundwater in pingnan shuangxi, hydrogeology survey evaluation for the region and water well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basic data,Key words :Hydrogeology ;Law of occurrence ;Pingnan shuangxi
1 位置交通
工作区位于屏南县北东侧,距屏南城关约14km,距白水洋景区约5km,隶属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管辖。

地理位置优越,屏南县至白水洋景区二级公路从工作区中部通过,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从工作区东侧通过,双溪互通口位于工作区西侧约1km,交通条件便利。

2 地质特征
2.1 地层和岩浆岩
工作区地层主要有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寨下组(K 1z 2)紫灰色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含角砾凝灰岩,工作区大面积出露,分布于工作区的东侧,寿山早白垩世火山喷发盆地北西缘。

第四系全新统(Qh apl )砂质粘土、砾卵石等,呈条带状,位于山间盆地中部。

工作区的岩浆岩主要有潜火山岩和侵入岩两部分,潜火山岩为晚侏罗世碎斑熔岩(mlv),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西侧,岩石新鲜呈浅灰、浅肉红色;侵入岩包括石英正长花岗岩(ξοπ)及脉状辉绿岩(βN),区内局部出露。

2.2 地质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地质调查发现5条断裂构造带,物探推测4条断裂构造带,其中3条构造与地质调查相吻合,1条为物探推测隐伏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出露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一,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等,局部见节理、裂隙密集带。

现将主要断裂构造分述如下:
断裂F1:位于工作区西北角,地貌上表现为沟谷,断裂带宽约5—10m,走向:35°,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70°~至近直立,断裂带中岩石破碎,具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构造带内发育劈理化带,整体呈“S”型弯曲,舒缓波状,属压扭性构造,富水性弱。

断裂F2:位于工作区西部,分布于寿山早白垩世火山喷发盆地西缘。

地表可见延伸长度约2km,走向北北东12°,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59°~85°,破碎带宽3~10m 不等,断裂带中岩石较破碎,裂隙面平直,具硅化蚀变。

F2断裂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构造富水性不均。

联剖资料显示,在D 线联合剖面ρS 曲线图可以看出(见图1),AO=BO=140m,MN=40m,点号160m 出现低阻正交点,推测该交点为F2构造引起。

断裂F3:从工作区南东部斜贯至西北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宏观线状负地形明显。

地表可见延伸长约4.5km,走向:300-310°,倾向以北东为主,倾角65-75°,断裂带宽约3—10m 不等,带中岩石破碎,裂隙密集,裂隙面见擦痕,局部裂隙面具硅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蚀变。

断裂中部见多处石英岩脉穿插,呈北西向展布,脉宽约5-30cm。

裂隙面呈张开状,属张扭性构造。

调查中发现F2断裂被F3断裂错断。

断裂F3磁性特征表现为正负异常伴生(Ⅱ号异常带)和变化梯度较大条带串珠状异常,异常值在400~1100nT,整体北西向,整体与断裂走向分布一致。

断裂F3物探控制长度约1500m,倾向整体北东,倾角约85°,整体宽度大于40m,从构造分布和规模分析该构造为区内大构造,推测其深部含水可
作者简介:张佩(1986-),男,江西九江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50·
能性较大。

断裂F4:位于工作区南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宏观线状负地形明显,为晚侏罗世碎斑熔岩与早白垩世熔结凝灰岩的地层界线。

断裂F4地表可见延伸长约1.5km,断裂带宽约1—6m 不等,走向:300°-305°,倾向以北东为主,倾角65°-85°,裂隙面呈张开状,属张扭性构造,富水性中等。

联剖资料显示,在A 线联合剖面ρS 曲线图中(见图2),AO=BO=140m,MN=40m,点号130m 出现低阻正交点,在A 线AO=BO=140m,MN=40m,点号120m 出现低阻正交点,推测该交点为F4构造引起。

断裂F4物探推测位置与地质调查位置略有偏差,总体走向和倾向一致,物探推测位置位于第四系盆地中,无明显地表露头。

断裂F5:位于工作区南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陡崖。

地表可见延伸长约1.3km,走向60°,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59°,破碎带宽约1-3m,局部岩石破碎,见断层崖。

该断裂推测属压扭性构造,构造富水性不均,局部富水性中等。

断裂F6:磁性特征表现为变化梯度较大的条带串珠状异常(Ⅲ号异常带),为东部线性带,控制长度4km,整条呈弧形状。

该异常与该区域内等高线大致重合,推测该东部线性带为F6构造引起。

3 地下水化学特征
通过井泉点地下水取样分析,区内地下水阴离子以HCO 3-为主,SO 42-次之,阳离子以Ca 2+为主,Na +离子次之,PH 值6.51-7.70,按酸碱度分类以中性水为主;矿化度为67.75-258.7mg/L,矿化度多小于500g/L,按矿化度分类为淡水。

地下水类型多为HCO 3-Ca、HCO 3-Na.Ca 型水。

偏硅酸含量1.93-39.53mg/L,沿北西向构造F3分布的S06、S23、S24和S34偏硅酸含量27.18-39.53 mg/L,达到偏硅酸型矿泉水界限指标25mg/L,说明这些点所在区域受构造影响,地下水进行深循环。

参考文献
[1]贾德旺,赵庆令.沂蒙缺水山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及找水定井范例
[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5):55-63.
图2 A线联合剖面ρS
曲线图中
图1 D线视电阻率联合剖面ρS曲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