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二(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A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A卷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
A.9∶3∶3∶1 B.3∶3∶1∶1
C.1∶2∶1 D.3∶1
解析:选D 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含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2.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下列采用的方法最为简单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解析:选D 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过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最简单的
方法。
3.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则后代中( )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解析:选A 在计算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时,可以先把两对性状分开计算,再相乘.Aa×aa,后代中有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Bb×Bb,后代中有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综合可得,后代中表现型为4种,基因型为6种。
4.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粉红色的金鱼草自交产生的182株后代中,有红色44株,粉红色91株,白色47株。
若红色与粉红色的金鱼草杂交,则后代中粉红色金鱼草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A.33% B.50% C.67% D.100%
解析:选B 从题意看,金鱼草的花色为不完全显性,设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AA×Aa→1/2AA、1/2Aa,故后代中粉红色的比例为50%。
5.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同一品系X 的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
由此推测可知()
A.紫色是显性性状B.黄色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D.品系Y是纯种
解析:选A 同一品系X的黄粒玉米自花传粉,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说明品系X的黄粒玉米是纯种。
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性状发生分离,说明品系Y紫粒玉米是杂种,杂种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6.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
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A.9种B.12种
C.6种D.4种
解析:选C PPrr(紫花)×ppRR(红花)→PpRr(紫花),说明显性基因P存在时,R基因控制的性状被掩盖.F1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对应开紫花的基因型为P_R_和P_rr,故有PPRR、PPRr、PpRR、PpRr、PPrr、Pprr共6种基因型.
7.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右
图中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
纯合子的概率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解析:选A 杂合子自交n代,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
8.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数量之比约为(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雌、雄配子)( )
A.3∶1∶3 B.1∶1∶1
C.1∶2∶1D.2∶1∶2
解析:选C 分别从甲小桶和乙小桶内抓取小球是D或d的概率各是1/2,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数量之比约为1∶2∶1.
9.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为红褐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是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雌性,Aa B.雄性,Aa
C.雄性或雌性,aa D.雌性,aa或Aa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子代的红色小牛基因型为A_,基因型为Aa
的雄牛表现为红褐色,故该小牛只能是雌性。
10.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
A.27、8、1/64 B.27、8、1/32
C.18、6、1/32 D.18、6、1/64
解析:选A F1的基因型为AaBbCc,按每对基因的自交后代F2来看,F2中每对基因的基因型的种类是3,表现型种类是2,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
三对基因同时考虑,F2基因型有33种,表现型有23种,显性纯合子概率为(1/4)3。
11.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
A.0 B.1/9
C.1/3 D.1/16
解析:选B 由1号和2号生出5号(女)患者,可以推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Aa)。
由于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且均正常,所以他们的产生是相对独立的,且基因型均可能是1/3AA或2/3Aa,按乘法原理,可以知道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1/3×1/3=1/9。
1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A.4∶4∶1 B.3∶2∶1
C.1∶2∶1D.8∶1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用杂合的灰身果蝇交配,去除黑身果蝇后,灰身果蝇中杂合子∶纯合子=2∶1,即1/3为纯合子,2/3为杂合子。
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的结果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因为含基因A的配子比例为2/3,含基因a的配子比例为1/3,自由交配的结果为4/9AA、4/9Aa、1/9aa,
三者比例为4∶4∶1.
1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1/2 B.5/8
C.1/4 D.3/4
解析:选B 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自由交配,交配类型有4种,1/2Aabb和1/2Aabb;1/2Aabb 和1/2AAbb;1/2AAbb和1/2Aabb;1/2AAbb和1/2AAbb,后代纯合子为:1/4×1/2+1/4×1/2+1/4×1/2+1/4×1=5/8。
14.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 )
C.乙、丙、丁D.乙、丙、戊
解析:选D 根据每组子代表现型分离比,可推得甲、乙、丙、丁、戊的基因型依次为YyRr、yyRr、yyRr、yyrr、yyRr,所以乙、丙、戊的基因型、表现型都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8分)家兔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短毛(B)对长毛(b)是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现将长毛灰兔和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1)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2)F2中出现纯合子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产生了共20只兔子,其中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10只,或者20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或________.
(4)在F2中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1自交得到的F2中,配子有16种组合方式,F2有4种表现型,其中每种表现型纯合子各有一个.测交可以鉴定某一亲本的基因型.
答案:(1)1/4 (2)4 AABB、AAbb、aaBB、aabb
(3)AABb AABB (4)1/9
16.(10分)已知某油料作物,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D)对含油多(d)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1)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若获得F2种子800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合子有________粒,双隐性纯合子有______粒,粒大油多种子有________粒.
(3)要得到粒大油多,且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采用下列实验程序,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第一步: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F1;
②第二步: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F2;
③第三步:选出F2中______的个体__________,逐代淘汰____________的个体,直至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的新品种.
解析:由题干可知,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两纯合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DD、bbdd.(1)P:BBDD×bbdd→F1:BbDd→F2:9B_D_∶3B_dd∶3bbD_∶1bbdd.(2)F2中双显性纯合子(BBDD)占1/16,双隐性纯合子(bbdd)也占1/16,均
为800×1/16=50粒,粒大油多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_dd,占F2的3/16,应为800×3/16=150粒。
(3)F2中粒大油多的种子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BBdd和Bbdd。
可采用连续自交的方法,逐代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保留粒大油多的种子,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答案:(1)粒大油少∶粒大油多∶粒小油少∶粒小油多=9∶3∶3∶1(2)50 50 150 (3)①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亲本杂交②F1自交③粒大油多连续自交不符合要求
17.(8分)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
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
图所示.基因A 控制合成酶1,基因B 控制合成酶2,基因b 控制合成酶3。
基因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 活性,基因a 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 请回答:
(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
青色壳明蟹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
亲本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
(3)基因型AaBb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分析总结与基因型有关的信息: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表明控制合成酶1的基因不能表达,可推知灰白色壳的基因型为aa_ _,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说明酶1、酶2的基因都已表达,可推知青色壳的基因型为A_B_,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说明酶1、酶3的基因都已表达,可推知花斑色壳的基因型为A_bb。
(1)根据以上分析,明蟹的青色壳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青
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即AABB、AaBB、AABb、AaBb。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即基因型为A_B_×A_B_杂交,后代的蟹只有灰白色(aa_ _)和青色(A_B_),可推知双亲基因型是AaB_。
(3)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A_B_(青色)∶aaB_(灰白色)∶A_bb(花斑色)∶aabb(灰白色)=9∶3∶3∶1,即青色∶灰白色∶花斑色=9∶4∶3;但由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即aa_ _(灰白色)成体后有一半要死亡,所以青色∶灰白色∶花斑色=9∶2∶3。
答案:(1)2 4 AABB、AaBB、AABb、AaBb
(2)♀AaBb×♂AaBB 或♀AaBB×♂AaBb或♀AaBB×♂AaBB
(3)青色壳∶灰白色壳∶花斑色壳=9∶2∶3
18.(10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 与d)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B-)、粉花(A-bb)
和白花(aaB-或aabb).如下表所示为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宽度这一性状中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写出甲、乙两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某实验田有一白花植株,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______的纯合个体与之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交后代中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解析:(1)乙组杂交组合中两亲本均为宽叶,但它们的后代中出现了窄叶,说明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
(2)甲组合产生的后代中紫花∶粉花∶白花=
9∶3∶4,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控制两亲本花色的基因型均为AaBb;甲组合产生的后代中宽叶∶窄叶=1∶1,可知亲本中宽叶的基因型为Dd,窄叶的基因型为dd;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组合中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乙组合产生的后代中紫花∶粉花=3∶1,没有白花,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后代含有aa基因,由此可以确定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乙组中两亲本都是宽叶,但后代中出现了窄叶,因此,两亲本宽叶的基因型都是Dd,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组中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3)乙组产生的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1/3)、AaBb(2/3),其中AaBb自交可以产生9种基因型,包括了所有基因型;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AaBB(1/3)、AaBb(2/3)中,只有AaBb(2/3)自交才能产生A-bb的粉花植株.自交产生的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16×2/3=1/8.(4)可以选用纯种粉花植株(AAbb)与该白花植株杂交,如果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后代既有开紫花
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后代全开粉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答案:(1)乙窄叶(2)AaBbDd AABbDd
(3)9 1/8 (4)粉花①aaBB②aaBb③全开粉花aabb
19.(12分)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的皮色遗传中,红皮与白皮这对性状的遗传涉及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
两种纯合类型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用F1与纯合白皮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白皮,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________可推知,与小麦颖果的皮色有关的基因Y、y和R、r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产生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
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实验2得到的红皮小麦中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这个株系的颖果的皮色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皮=1∶1的概率为________.
(5)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的小麦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
请再利用白皮小麦种子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分别将这2包无标签的种子和已知的白皮小麦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白皮小麦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②将F1种子分别种下,待植株成熟
后分别观察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解析:(1)根据题意和两个实验的结果,可知小麦颖果的皮色受两对基因控制,yyrr表现为白皮,Y_R_、Y_rr、yyR_均表现为红皮。
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F1为YyRr,自交得F2,基因型共有9种,除yyrr表现为白皮外,还有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共8种基因型表现为红皮。
纯合子(1YYRR、1YYrr、1yyRR)占3/15,即1/5。
(3)实验1:YyRr×yyrr→F2:1YyRr∶1Yyrr∶1yyRr∶1yyrr。
F2产生yr配子的概率为9/16,故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F3中白皮占9/16×1=9/16,红皮占7/16,红皮∶白皮=7∶9.(4)F2中红皮有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
2Yyrr、1yyRR、2yyRr共8种基因型,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F3:①1YYRR×yyrr→红皮,②2YYRr×yyrr→红皮,③1YYrr×yyrr→红皮,④2YyRR×yyrr→红皮,⑤4YyRr×yyrr→红皮∶白皮=3∶1,⑥2Yyrr×yyrr→红皮∶白皮=1∶1,⑦yyRR×yyrr→红皮,⑧2yyRr×yyrr→红皮∶白皮=1∶1,故可能有3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皮=1∶1,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4/15。
(5)测定基因型常用测交法。
预测实验结果时,宜采用“正推逆答”的思维方式,分析yyRr×yyrr与yyRR×yyrr的后代情况即可得解。
答案:(1)2 两(不同) (2)8 1/5 (3)红皮∶白皮=7∶9 (4)3 4/15 (5)实验步骤:②F1的小麦颖果的皮色结果预测:F1小麦颖果既有红皮,又有白皮(小麦颖果红皮∶白皮=1∶1)F1小麦颖果只有红皮
20.(10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
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紫花为显性,若紫花品系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紫花品系的基因型必是纯合子AABBCCDDEEFFGGHH;同样,题中给出信息,紫花品系中选育出的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可能存在于8对等位基因中的任何一对,如aaBBCCDDEEFFGGHH,或AAbbCCDDEEFFGGHH,或AABBccDDEEFFGGHH等。
(2)题中已经假设该
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是一个新基因的突变,则该白花植株及自交后代与原有的白花品系具有不同的隐性基因,例如,原有的5个白花品系基因型分别是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该白花植株及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则该白花植株的后代与任意一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都将开紫花;若该白花植株属于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aaBBCCDDEEFFGGHH,则1个杂交组合子代为白花,其余4个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答案:(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 (2)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
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