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
公共政策导论课程作业及答案1
公共政策导论作业1单项选择题第1题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的政策模型是()。
A、渐进模型B、小组意识模型C、团体模型D、过程模型答案:A第2题 20世纪(),西方政策科学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一些学者和政策研究者着手进行这一领域的介绍、引进和研究工作。
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答案:C第3题我国政策科学研究及教学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A、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B、体制化或学科组织化建设也存在诸多缺陷C、学术研究水平不高D、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未确立起来答案:C第4题“不可能定理”是()提出的。
A、肯尼斯·阿罗B、伍德罗·威尔逊C、戴维·伊斯顿D、哈罗德·拉斯维尔答案:A第5题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工作中开始强调“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
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 党的政策这是以()体现的。
A、直接形式B、间接形式C、宪法D、基本法答案:B第6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这是公共政策的()。
A、政治性B、价值选择性C、层次性D、阶段性答案:A第7题诺齐克对罗尔斯式政策制定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他对罗尔斯观点的进攻主要基于对()的分析。
A、利益问题B、制度问题C、权力问题D、权利问题答案:D第8题()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A、政策客体B、政策主体C、政策环境D、政策目标答案:C第9题()把政治系统视为一种“黑箱”系统。
A、综合决策模型B、团体模型C、精英决策模型D、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10题下列关于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B、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C、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D、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答案:A|B|C|D第11题从公共政策的定义看,其表达形式有:A、法律法规B、行政规定或命令C、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D、政府大型规划E、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答案:A|B|C|D|E第12题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与地方性规章的不同是:A、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并不需要一定以上级部门的法规文件为依据,只有事务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就可以作出相关决定B、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地方性规章是行政法规的具体化C、从行政法角度而言,地方性规章可以设定有限的处罚种类和处罚权,而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则不能做这样的设定D、司法部门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要参照地方性规章,而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则不属于参照依据答案:A|C|D第13题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公共政策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并不存在司法决策这种形式。
公共政策概论课后练习(答案)
1、公共政策是( A.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5、( C.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的核心问题是( A.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慧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C.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 A.目标)。
12、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 A.似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13、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 A.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
14、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
15、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D.排坼)。
16、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共识)。
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正常状态)的失效。
18、( B.史密斯)提出了着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9、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
20、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A.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内化)。
22、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价值)判断。
2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效果)所做的判断。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政策执行)【圣才出品】
第六章政策执行一、关键词1.政策资源答:政策资源是指政策执行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①经费资源,经费是政策执行的基础性物质资源,政策执行需要有经费方面的保证;②人力资源,人员保证是政策执行的必要前提;③信息资源,信息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变量,政策执行人员应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④权威资源,权威乃是执行工作任务的权力来源,它是政策执行的一种特殊资源,对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互补效应答:互补效应描述的是队伍建设的合作问题,是指当多个个体一起执行某项任务是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大家齐心协力,从而实现了“1+1>2”的功能整体优化,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优势,相互补充完善;另一种结果就是有些人会在群体中“搭便车”、偷懒,从而没有把整体的功能和效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政策整合答:一项政策的执行或政策问题的解决,可能同时有别的政策会牵涉到同一问题,若彼此相互不一致,就会促成不同的执行行为。
政策整合就是政策体系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实现自身机能的整合,目的在于预防政策冲突,高屋建瓴的明晰定位、上下协调、部门沟通、区域合作,乃至形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多层次合作伙伴体系。
4.反馈控制答: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执行的效果的真实信息;其次,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5.逆反心理答: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公共政策的含义1.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科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专业角度,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政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建议,通过问题的分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政治角度,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2.公共政策的内涵(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这一定义主要是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公共政策进行界定,并借助政策的概念解释了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对理解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在政策科学创立之初就曾提出,公共政策实际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这一定义突出了公共政策的设计功能及其目标取向,强调了理性的政策制定通常应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程序。
(3)台湾学者伍启元先生在《公共政策》一书中提出:“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社会价值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动指引。
”二、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建立公共理念的先决条件是: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不是私人或纯粹个人的,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处理的领域及其范围。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关键词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该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社会公共权威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②政策既可能是个人制定的,也可能是群体制定的。
但个人是代表群体的个人,群体是作为组织核心的群体。
③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即所谓的时空条件。
④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一般而言,制定政策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主观来看,不会有无的放矢的政策。
⑤行动方案是指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指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2.公民公决答:公民公决又称全民投票或公民表决,指全体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
它起源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全民公决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它是民主国家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对相关议题表达同意、反对或弃权的明确态度,然后根据表决结果达成决策的一种制度;它是人民自决权实施的一种特定程序选择,属于民主宪政的范畴,从性质上讲,它不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否定,而是对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和修正。
3.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换句话讲,如果把公共物品提供给任何一个人,那么也必须提供给所有的人,对单一消费者而言,该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价值。
塞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水平,而私人物品则是通过在市场条件下运行的价格体系予以支付。
4.俱乐部理论答:俱乐部理论是指研究非纯公共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数量的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练习一
(一)
一、判断题
1.博弈论中的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
2.渐进模型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
3.马尔柯夫链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长远概率只与一阶段移变概率有关,而与目前状态无关。
()
4.政策目标群体的成员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对政策执行过程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
()
5.评估是否准确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性。
()
二、单项选择题
1.只有进入政府议程的问题才能成为()
A.社会问题
B.政策问题
C.公共问题
D.私人问题
2.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国内原因的是()
A.自然灾害
B.社会的变迁
C.非预期的人文事件
D.武器的革新和发展
3.暴力犯罪的问题应属于()
A.实质性议程
B.形象性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详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公共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2.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科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专业角度: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角度: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素材,促使政治意识提高,完善政治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3.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
指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
优点: 基于平等原则,使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缺点: 关注自身利益,忽略国家利益,不能使国家利益达到最大化。
简单多数通过办法,少数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成本过高。
花费时间长,不适合迅速作出决定。
政府只执行结果,易推卸责任,造成决策失误。
4.公共政策的作用: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管制功能。
5.公共职能:政治职能,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
文化职能,对文化事业实施的管理。
社会职能,出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
6.公共利益遵循的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7.公共政策分类: 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8.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
9.政府收入主要有哪些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行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10.政府失灵: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得不到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公共政策概论课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汇总(拼音排序)一、名词解释● B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 D ●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 F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判断。
90年代罗尼.莱森提出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管理理念,与这三种管理类型相对应,必然存在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三种公共政策观念。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 G ●公共道德:是一种非正式软约束力量,它既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它既有历史沉淀的结果,也具有普遍持久的效力。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的形态。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圣才出品】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关键词1.利益集团答: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团体的规模、资金及其他资源条件、团体的凝聚力、领导层的工作技巧、团体的社会地位、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官方决策者对其的态度、在政治系统权力体制中所处的位置等。
2.思想库答:思想库是指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
思想库或脑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思想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信息不断增多,科学技术发展,决策任务增加,所有这些为思想库的发展提供了活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思想库既从事理论研究又从事应用研究,既关注学术问题又关注实际问题,其服务对象、成员组合、研究领域和构成形式有很大差别,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3.社会问题答:社会问题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当两个以上或很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界限,呈现出团体性或社会性,涉及到具有组织共享性的团体利益和具有社会分享性的社会利益,就需要通过团体协商、公共选择等机制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从抽象意义上讲,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问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其特征有:①是一种客观条件;②是一种主观定义;③受价值判断的影响;④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⑤其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⑥往往是系统性问题。
4.政策问题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
公共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网课公共政策课后题
1.1 公共政策导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以下学科中,与公共政策无关的学科是()。
∙A、社会学∙B、哲学∙C、文学∙D、经济学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社会学的分支?()∙A、人口学∙B、民族学∙C、人类学∙D、经济学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单选题】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提出的重要观点不包括()。
∙A、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B、应该减少社会投资∙C、要使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结合∙D、稳增长需要向改革要动力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公共政策这门学科与哲学之间没有关联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 公共政策的层次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对国家层面的政策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跨区域性∙B、反映国家层面整体目标或意图∙C、资金来源由中央财政预算支持∙D、约束力较弱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按照政策的规模和地域范围,可粗略地将政策分为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
∙A、个人政策∙B、微观政策∙C、基层社区政策∙D、集团政策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国家层面的政策资金投入,主要依靠()的支持。
∙A、银行借贷∙B、中央财政预算∙C、民间借贷∙D、地方拨款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地方层面的政策能够在区域外产生约束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3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性质已完成成绩:80.0分1【单选题】提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这一要求的文件是()。
∙A、《关于做好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C、《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D、《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单选题】提出制度是“约束人的行为规则”的人是()。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与解答(1)
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四、问答题1.(1)整体性。
(2)超前性。
(3)层次性。
(4)多样性。
(5)合法性。
2.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
3.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公共利益分配的主体。
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
一般地说,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主体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2.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3.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导论:第1-2章课后答案(第四版谢明)
第一承绪论1.公共政策:公共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竹选抒的骨理行为。
2.应该从哪岐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育义?科学的度:分析公共政第的成因巧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捉岛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M经济.政府与坏境,何题与冋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索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増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够.从而加深对公共玫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匸业和度:学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幻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网耀.政治角度:通过提供政治i寸论素材,促便政治意识捉高•处善政治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戍靱3.全民公决:公共政策亟要的表现形式,指公民对巫人问题投票作出决定•优点:基于平答原则.使毎个公民都右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培养公民的參与恿识和政治贲任感.缺点:关注自身利益,忽略国家利益,不能使国家利雀达到最人化’简单%数通过办法.少数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成木过臥花费时间长,不适合迅速作出决定。
政府只执行结果,易推卸贵任.造成决策失谓。
4•公共政策的作用: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管制功施。
5•公共职能:政治职能.対外保护国家安金,灼内维持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対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背理。
文化职能•对文化爭业实施的管理.神会职能,出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外政的必须承担的人他职能.6•公共利益谨循的阿项肚本标准:公丿匚合理、止当.公半°7.公攵策分类:实质性玫策和理序件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凝管制性政策和n我锌制性政策物质杵政策和象徂性政箴涉公政策和衫私政策8.物质竹徴笫和仪征竹•政彊歹何区别?物质性政傲足将有形的讲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象征性政ift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9 •政府收入主歩有哪叫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企业运行收入、国冇财产收入 .行政诃法收入、其他收入。
10. Mf失灭:指个人对公共物晶的需求在现代政治休制中得不到湎足. 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人或者效率降低,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笫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败率的决笫。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导论(课后思考题)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2.政治行动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公共政策有何联系?3.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4.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第二章思考题:1.美国学者安德森对政策主体是如何划分的?2.什么是社会问题,什么是政策问题,二者有何区别?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思考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4.政策目标群体的含义,其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往往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5.试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6.哪些环境因素会对公共政策构成显著影响?第三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模型的作用?2.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遭遇哪些障碍?3.西蒙先生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指的是什么?4.林布隆先生提出的“渐进主义”具有哪些特征?5.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群体狂想症”的出现?6.试述“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
7.从团体理论的角度阐述政府的作用。
8.评述公共政策的“过程理论”。
第四章思考题:1.社会问题由谁来认定,谢泼德(Jon Shepard)和沃斯(Harwin V oss)怎样认识这一问题?2.理论联系实际说明社会问题确认的基本环节。
3.哪些因素对推动政策议程建立具有重要影响作用?4.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5.运用实例说明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6.举例说明创新技法在政策实践中的应用。
7.试述价值因素与事实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8.讨论群体决策中的择案规则。
9.分析不同心理效应对决策活动的影响。
10.阐述政策合法性的含义。
第五章思考题:1.什么是政策执行?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对此有哪些认识上的分歧?2.政策执行具有哪些特征?3.一项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4.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效果具有哪些影响?5.举例说明政策执行手段的有效利用。
6.沟通障碍如何影响政策执行?7.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阐述政策执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公共政策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习题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C.拉斯韦尔 D.史密斯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C.条件 D.行为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C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BD 3.ABC四、问答题1.(1)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
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1)权力与控制。
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3)博弈。
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
(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
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6、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a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b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c个人价值观——保护个人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维护个人的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这些考虑也可能起到决策准则的作用;d公众价值观——决策者在很多时候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 e意识形态价值观——一整套逻辑上的相联系的价值观和信念。
7、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平衡,抑制,促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和两方面,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这两个方面达到基本平衡,且也必须合理。
区别与联系:???1).实用的证实。
纵观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经济中,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交替出现,并占据统治地位,其原因是由当时的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处于时期,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增加资本积累,就占统治地位。
当资本主义完成积累以后,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和对外自由竞争能力,这时,带有封建残余的政府干预则成了发展的羁绊,于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放任思潮占据统治地位。
从上述两种思潮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交替占统治地位和发挥作用看,就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用经济学。
??2).兼收并蓄,互相渗透。
当经济自由主义在、面前束手无策之时,国家干预主义,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辉煌。
但面对“”,国家干预主义也无能为力,而自由主义似乎显示出活力,但仔细分析新自由主义已不同于传统的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的早期经济自由主义,他们承认自由竞争不能自动得到保证,资本主义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如垄断政治、比例失调等,因而主张国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经济活动,但同时又反对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反对规定价格政策。
这比早期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又前进了一步,从而说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在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过多的政府干预和完全的自由放任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长期争吵的结果可能形成这样的趋势,即具有适度政府干预和科学计划指导的现代。
8、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原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与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的过程,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9、公共政策能够发挥哪些社会功能?a导向功能。
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作用结果有正向b管制功能,是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功能,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种。
c调控功能,是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d分配功能。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10、公共政策应如何体现社会公正?(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中体现,即分配与公平)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11、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变现形式?(1)国会: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
立法者 (国会议员)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其授权于行政部门的决策以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必须通过立法规定。
(2)总统: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
其决定往往是通过如下途径做出的:一是在内阁决策中具有独断权。
二是政府各部提出的政策倡议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总统直辖机构这个行政系统的末端。
总统决策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立法倡议。
2)立法否决。
3)委托立法。
4)外交决策。
5) 防务政策。
(3)政府机构: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权力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
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决定往往依赖于专门的知识和充分的信息。
(4)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法院通过解释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扩大现行法律的适用范围,或直接宣布某项法律违宪使之无效,或提出纠正的具体措施。
司法决策有以下主要形式。
1) 司法审查。
2) 推翻先前的判决。
3) 司法命令。
12、政策目标群体的含义是什么?其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受到哪些因素制约?含义:尽管政策的目标各式各样,类型千差万别,规模有大有小,但它总表现为对一部分人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解,对一部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指导,这些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目标群体。
制约因素: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②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③对政策形式合理和实质合理的看法;④对成本收益的权衡;⑤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⑥避免受到惩罚;⑦环境条件的变化13、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中国共产党:(1)直接形式(2)间接形式2)人民代表大会:(1)宪法(2)基本法(3)其它法律(4)地方性法规(5)人大决定3)国家行政机关:(1)行政法规(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3)部门规章(4)地方性规章(5)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4)国家审判机关:司法机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并设有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
14、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和环境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
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再次,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最后,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15、公共政策的基本类型?16、政策主体17政党社会问题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政策问题是指一部分社会问题得到政府的真正重视,进入政府议程的问题。
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在政府决策者看来,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只有那些促使人们去行动的问题才是政策问题,有些问题通过民间渠道就能够进行处理,有些问题可能过于复杂,政府无力加以解决,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再无解决的必要,另外,也不能排除政府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采取漠视的消极态度。
18、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答案: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尽管两个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完全相同,但这种客观条件可能仅在一个地区会形成社会问题。
比如,离婚在一些地区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在另一些地区则不一定是。
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由人们加以定义的,如果某种状态并不为身处其中的人们认定为社会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这种状态就不会构成社会问题,尽管有些社会在旁观者或其他人眼中,这种情况可能的确是社会问题。
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有人说,经济的发展往往会经历一个从要钱不要命到要命不要钱,再到要命不要钱的观念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