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17题;共34分)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B. C. D.
2.“(曹)参为汉国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可见,汉初的治国思想来自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从“小国寡民的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陶片放逐法“”崇尚武力的贵族统治”这些关键同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亚非大河文明
B. 苏美尔文明
C. 西方文明的摇篮
D.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4.某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秦秤砣.上面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陔文物作为史料有助于研究( )
①皇帝制度的建立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③秦朝灭亡的原因④郡县制的设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某班同学排演一场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以下片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农民阿毛仅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 汉文帝命人仿照秦始皇陵修建陵墓
C. 城门口张贴着文帝最新诏令:废除肉刑
D. 某县令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6.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这个机构一直延续两千多年。

出现在汉代的同类机构(制度)是( )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门下省
D. 节度使
7.读图,下列对该图所示路线表述正确的是()
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③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
A. ①②④
B. ①②⑧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汉朝时,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的交往日益密切。

下列属于传人朝鲜的技术有( )
①铸铜②铸铁③凿井④制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下列属于他的医学成就有( )
①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②发明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③著有《伤寒杂病沦》④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作……。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③当地民众与移民的辛勤劳动④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小程同学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

下列素材可以人选的有( )
①迁都长安②改用汉姓③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④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A. ①⑦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下列对大运河开凿特点概括正确的是( )
A. 为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C. 利用天然水道和已有的人工运河开凿,贯穿南北
D. 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3.“史实”“史论”是历史学习中两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沦或科学结论。

下列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B. 唐朝时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多达千人
C. 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D. 唐朝的科举制影响到邻国,一些外围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14.与以下示意图中“?”相关的史实是( )
A.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C.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 崇文抑武,高度集权
15.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使用曲辕犁耕地
B. 在“瓦子”里听书
C. 用筒车灌溉
D. 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16.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隋朝②秦朝③西晋④元朝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17.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司马迁一一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 祖冲之——把同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C. 玄奘——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D. 关汉卿——创作了著名的元杂剧《宴娥冤》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4分)
18.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中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汉初多用武力有功之臣……不在六经.及武帝用董子之言,表彰六艺……不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

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于是而孔教之根址乃定。

——《梁启超全集》(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该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政策?有何作用?
(3)材料王中,“ 董子”是指哪一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董子之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19.罗马帝国与元朝都是当时疆域广袤的帝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罗马帝国与元朝在巩固帝国统治方面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指出罗马帝国和元朝法律形式发展演变的趋势。

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的历史作用。

20.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先进的科学技术、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契丹和党项占领了中原王朝的部分领土之后,“役中国(指中
原)
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

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夫,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所
谓,皆与中国等”。

——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教材【历史解释】
材料二:
【历史评判】
材料三:宋元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发明、运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两宋时期,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请完成下图中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契丹和党项建立政权后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哪一特征。

(3)“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请你结合材料二提供的图片资料加以证明。

(4)请列举宋元时期一项科技成果,并说说其有何突出贡献。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8.【答案】(1)分封制。

秦朝。

(2)推恩令。

王国逐渐被分为许多小国,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3)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统一人们的思想,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

19.【答案】(1)相似之处:都是在征服了广大区域和多个民族之后设立的。

(2)演变趋势: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影响: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有利于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20.【答案】(1)辽;金;南宋
(2)契丹建立的辽为了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在中央设南、北面官;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

党项建立的西夏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也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

农牧文化交融。

(3)商业都市很多如开封和杭州,国内外商客往来不绝;北宋时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会子出现。

(4)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南针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