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广西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南宁530021
随着职业教育步伐的加快,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也与日俱新,但与之相应的学业评价却显得相对滞后,以往我校语文学习评价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状态。

重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模式,要建立一种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标签:工学结合;中职语文;学习评价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应用性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要面想全体学生。

而传统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却过于关注结果,关注合格率,从而忽视了通过语文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也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改进,忽视学生对语文应用性能力提高的愿望,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挫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扼杀了一些学生的语文学习禀赋。

可以说,传统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制约了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改变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就难以实现。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应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主要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参与写作的态度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他们参与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的予以学生最大的学习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为此,我们进行了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分类制订评价标准
在职业学校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前提下,将语文学习的评价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测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优势,所以我们不能全部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不同的学习模块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11 阅读评价方面:语文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由于语文课在中职课程中属于文化课,学生普遍都不重视,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的肯定和激励的功能必须得到体现,过程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也应该结合起来一起尝试。

我们的阅读评价主要从两方面
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的标准,以课文的学习目标为考核依据,运用分层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基础和特长。

课外阅读的评价,主要看平时的作业完成,以及阅读量的积累情况,希望能以此来激励学生爱看书,看好书,有意义的充实课外学习生活,也希望运用课外阅读评价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向。

如课内阅读方面,要求学习一篇记叙类的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流畅的读完全文,并能复述文章大意;是议论文的,要求能大概的概括作者的观点,说出证明观点的理由;说明类的要求能清楚说明的对象,简要地说出事物的特征或成因等。

如课文《我喜欢出发》是一篇散文,学习课文前,我们将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课文阅读评价设计为:一、读的评价,对声音、普通话、感情三方面做评价。

二、字词评价,给字词注音及解释。

三、说的评价,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以及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学习中让学生先评定自己的目标层次,阅读后再给自己评定层次,教师抽检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注意以鼓励为主。

评价登记由课代表登记,每课作一次评价,学期总结两次。

这样做教会了学生评价的方法,也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很不错。

12 作文评价上方面:作文评价的标准要求有层次性。

当前大部分的中职作文评价都以中高考作文的标准衡量一篇学生作文,但事实上大部份中职生的作文水平较弱,这种较高要求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使一部分学生害怕作文。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采用能体现作文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体现出作者的基本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突出写作个体的个性特长。

我们将作文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考试作文,一类是平时习作。

考试作文采用的是分项评分与模糊总分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标准参照中高考作文等级标准,赋予分数不同的内涵,学生在看到分数的同时,也得到了具体的评价信息,看到自己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

平时习作的评价则紧紧围绕每次的训练目标,设计相应的动态的评价标准。

比如题目:《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要求:(1)以叙述为主,根据内容运用多种表现手法;(2)用语得体,情感真挚。

设计的评价标准是:①语言礼貌得体;②叙述必要的理由或自己的想法;③使用一种或以上的表现手法;④叙述条理清晰,结构合理;⑤字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这些标准都指向写作的目的,根据目的是否有效达成来评价作品的得失与优劣。

13 语文综合实践评价方面。

综合实践评价分为口语活动的评价和应用性写作评价。

口语评价方面:语文口语活动包括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听话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情景训练内容,如酒店专业的选择服务介绍类和解说类的训练,市场营销专业的则选择融洽的交谈和巧妙地应对咨询等。

在评价要求上,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能力差异,对学生的朗读考核会适当降低普通话准确的比分,但要求学生读得熟练,读得响亮;在即兴演讲的考核中,增加了模拟面试,以强化职业口语的训练和各种问答的技巧,同时也把学生的仪容仪表纳入考核内容。

评价的标准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5分)、及格(60-75分)、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档次。

应用性写作能力评价就是对借条、请假条、邀请书、通知等十几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评价,这也是学生
毕业后工作生活的直接需要,实施应用性写作能力评价的操作性比较强。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

应用性写作能力动态评价,是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乃至评价方式,都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的层次差异、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动态发展。

如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训练态度、作业情况等日常学习的信息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先由任课老师针对学生在本项目训练过程中给的综合表现给出分数,然后和测试员的评定结果结合起来。

2 多维化的评价内容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语文学习评价,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过程,不能只局限于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好还是不好,还要重视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评价。

阅读教学的目标评价,改变过去的重视结果的做法,不仅仅看结果,学习过程中小目标的实现,阅读的情感、态度、总量都作为评价的依据,阅读评价的分数作为语文综合成绩的一部分。

作文评价也是如此,学生的作文写作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参与事件进程的过程。

如写《美在我身边》作文,教师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全程训练。

作文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运用了哪些材料,考查学生选择材料的方法,作文过程中,要评定学生是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作文完成后,还要评定学生的修改态度、方法等。

可以说作文评价关注的也是学生写作的过程。

再如应用性作文能力评价,目的是要求每位学生学会写,要求掌握十几种应用文样式、特点,我们先从平时的作业抓起,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高,达到”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

3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一般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评价。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业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评价中通过多种途径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尝试让家长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构建起一种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结合《我的母亲》教学,我们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然后让父母回复一封信,同时对自己子女如何表达观点的方式作出评价;比如写作评价,可以尝试自己、同学、老师多主体评价。

让写作对象成为评价主体,这样既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又让学生作文有了明确的读者,充分发挥了写作的表达交流功能。

如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让同学评价,指出不足改正后,再重新考核,直至满意为止。

这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重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不仅征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他学科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自从进行语文学习的重新评价探索后,不光在试验的班级取得了较好成绩,而且这一项改革在全校进行了推广,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应用文写作训练,为毕业生走向社会作了充分的准备,从毕业生追踪调查情况看,今年毕业的我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远远超过了上几届毕业生。

作文评价体系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
的作文竞赛。

有多位同学在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征文比赛和全国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中获奖。

也有多位同学在市教育局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征文比赛中获奖。

还有很多同学在校级征文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赵川平.《建立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与认识》,《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第五期.
[2] 王颖《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评估若干问题初探》,《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3] 《语文(共用基础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