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08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80题,题号21-100,每题1分,共80分。

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1、由于土地()的特性,对一块土地的利用,常常同时产生两个以上用途的竞争,并可以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种用途.
a。

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b.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c。

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d。

土地增值性
答案:b
解析: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土地具有多种用途,既可作工业用地,又可作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

由于这一特性,对一块土地的利用,常常同时产生两个以上用途的竞争,并可以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种用途。

2、按照现行分类,殡葬场所用地属于()。

a。

公共建筑用地
b。

公用设施用地
c。

商服用地
d.特殊用地
答案:d
解析:特殊用地是指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地等用地。

墓葬地指陵园、墓地、殡葬场所及附属设施用地。

3、下列不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

a.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b。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v€
c。

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d.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答案:c
解析: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是土地的经济特性。

4、一般说来,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要使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则较为困难.这表明了建设用地的( )特点。

a.承载性
b。

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
c。

非生态利用性
d。

土地利用的集约性
答案:b
解析: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一般说来,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要使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则较为困难.
5、下列不属于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特点的是( )。

a。

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b。

无偿取得的或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
c.有使用期限限制
d。

没有使用期限限制
答案:c
解析: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无偿取得的或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6、下列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说法错误的是( )。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期限内,依法对土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
b。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如需改变用途,应当征得出让方的同意,经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有关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手续。

c.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受让人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为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
d。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出租期限不得超过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
答案:c
解析: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受让人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为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经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7、租赁期限( )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a。

1
b。

2
c.3
d.6
答案:d
解析: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8、王某购买李某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住宅一处,该住宅土地使用权已使用23年,按照国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规定,王某购买的该住宅使用年限只有()年.
a、23
b.47
c.50
d。

70
答案:b
解析:根据”以房地产转让方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其实际使用年限不是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而是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权已经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住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为70年,70年-23年=47年。

9、下列不属于土地管理特征的是( ).
a。

土地管理的主体行为具有国家行为特征
b.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c.土地管理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
d.土地管理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和特点也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不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答案:d
解析: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10、土地管理的基础是( )。

a.地价管理
b。

地籍管理
c.土地执法监察
d.农地用途管制
答案:b
解析: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11、土地管理的方法中,( )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单一性和无偿性等特点。

a.行政方法
b。

经济方法
c。

法律方法
d.技术方法
答案:a
解析:行政方法指领导者(管理者)运用行政权力,用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性计划等方式对于系统进行控制。

行政方法依靠行政权力,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单一性和无偿性等特点.
12、下列关于土地管理的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依法维护土地权益就是通过进行土地权属管理,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查处重大违法案件
b.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
c。

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土地,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可以不过多考虑保持土地生态系统高效良性循环问题
d。

通过法律、技术、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手段规范土地利用行为,才能达到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
答案:c
解析: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利用土地,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保持土地生态系统高效良性循环,有效地防止滥占耕地及其他浪费土地现象的发生.
13、地籍按( )分类,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a.表现形式
b。

功能—3*
c.建立的时序
d。

所记载的对象
答案:b
解析:地籍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14、下列关于土地登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土地登记以乡级行政区为单位组织进行
b。

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c.土地登记具体运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
d。

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
答案:a
解析:土地登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组织进行。

15、2006年6月1日,b县城镇居民王某因土地权属争议,向b县国土资源局提出解决处理申请并被当日受理,按照规定,b县国土资源局应当最迟于()前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a.2006年12月1日
b。

2007年1月1日
c.2007年2月1日
d.2007年3月1日
答案:a
解析: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土地权属争议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16、下列关于土地统计,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地统计是从质量方面反映和分析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结果
b。

目前,土地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类型、面积、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等c。

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土地统计工作、土地统计资料和土地统计科学
d.土地统计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全部土地
答案:a
解析:土地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和分析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结果。

17、下列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土规划不涉及到土地利用问题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
c.国土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并对土地利用规划起反馈作用。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土规划是相互关联而不能相互取代的两项带有宏观战略性的规划
答案:d
解析:国土规划也涉及到土地利用问题.国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并对国土规划起反馈作用。

18、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下列不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特点的是()。

a。

全局性
b。

针对性
c。

实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