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术对城生态负面效应及治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技术对城市生态负面效应及治理研究
摘要
用于国防事业的军事科学技术,由于其技术自身的隐蔽性和特殊性,针对军事技术的负面效应的评估相对较少,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尚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在现代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可看出先进武器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作用。
本文分析研究了当代若干典型军事技术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特别是诚市生态的不良影响,并利用绿色科学的相关原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字:军事技术;生态影响;绿色科学
军事装备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先进军事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以及用于军事防御目的的技术装备的应用,还有军队的日常训练和实弹演习中对先进武器的使用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一些学者的研究更是指出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制成的具有毁灭性武器的应用甚至会产生沙尘暴,诱发地震等生态灾难。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在战争中会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军事攻击的目标,因此在战略防御中,城市又成为了战略布放的重点,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周围便会设置大量的隐蔽性的防御性预警雷达,检测设备,甚至一些重要的军事港口的海域中会布置声呐探测等具备战略反潜意义的军事装置等,这些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对城市生态的负面影响需要科学评估,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且结合绿色科学的相关原理,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1 军事技术对城市生态负面效应现状分析
军事技术对城市生态的负面影响,可以从进攻性的武器破坏和防御性军事装备,或者是日常军事演习或者是军事训练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以进攻性的军事武器对城市生态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当代先进的军事武器技术追求高杀伤力,地毯式清理,以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南奥塞梯战争以及叙利亚内战等现代局部战争中,高科技武器不但摧毁了城市的建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更为重要的是武器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污染和重创,同时还会诱发沙尘暴,地震、破坏臭氧层,造成放射性污染等生态灾难。
其次,具备战略防御性质的军事装备应用也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内陆性城市的周边,大功率的战略预警雷达,会发射较强的电
磁波,造对周围的电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功率定向雷达波的发射会改变某一范围内的温度等相关条件,产生的强磁场对候鸟的迁徙中的定位和定向造成干扰,同时这些军事设施在城市周围的设置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需要相应的维护,又因为这些设施的隐蔽性,势必对当地的植被,动物的生存空间产生影响造成一定的生态危害。
同样具备军事防御用途的声呐探测器,由于高频声波和磁场的影响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鲸鱼的搁浅与潜艇等军事装备的声呐探测的应用有关,对城市的生态造成了影响。
除了军事武器攻击,防御性军事设备的工作,日常的军事训练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空军基地的城市,不同于民航飞机,战斗机飞行训练时往往会有突破音障的过程,会产生巨大的声爆,造成了巨大的噪音污染,除此航空燃油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进而造成大气污染。
2 基于绿色科学的军事技术负面效应的治理研究绿色科学的出现与发展旨在消除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工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绿色科学深层次包含的哲理来看就是尽可能地通过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对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目的来发展相应的产业或达到某种目标。
具体来说利用绿色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军事技术的生态负面效应的治理分别从战争破坏后的生态恢复,军事防御装备的绿色化改进,军事训练的环保原则的制定与执行。
首先,对于发生战争的地区,尤其是城市战场要注重其生态重建。
可以利用绿色科学方法中的生物修复技术,利用以微生物为主要工作单元的将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污染物现场降解为CO2和H2O,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
这项技术正被用于清除地下水、废水中的污染物。
金属虽然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微生物可将其转移或降低其毒性。
同样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来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清理,例如为清洁海洋石油泄漏的生物清洁体可以用于对城市战场中的被污染水体的清理,已达到对生态恢复的要求。
其次,军事防御装备技术的绿色化改进。
从军事装备尤其是防御性质的军事装备的研制和设计中往往对其可能造成的生态负面因素而有所忽略。
需要利用绿色科学的相关原理,增加军事防御性预警设备的辅助装置,或者是改变参数的方式来降低这些军事装备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的危害,例如对声呐探测装置加装滤波器,消声器的方式或者是通过生物实验选择对生物营销降低的发射频段来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同时可以利用生物防护的方法,通过建立绿植隔离带具备良好吸收电磁辐射的植被来减少由于军
事装备发射高能电磁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对于像日常军机起飞时训练时,特别是那些区位上靠近城市的军用机场上的飞机起落,在无特殊情况下应该有规律性的作息时间,对于飞机的起飞训练应该有规定的时间段,而且对于飞行员要制定严格的飞行守则尽量减少在城市上空或者是有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域的上空进行突破音障的飞行训练,减少巨大的噪音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除此,在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附近应减少使用损伤性捕捉器械,可选用绿色的生物性质的驱逐方法,在对动物驱逐的基础上减少对其伤害。
结论
本文研究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生态的负面影响,并且具体从战争中的武器,防御性预警装置和日常军事训练的装备使用三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绿色科学方法的主要思路和技术,并提出了基于绿色科技的针对军事技术生态负面效应的治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谢有奎,方振东,陈灌春,杨琴.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军事环境安全策略[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03:46-48.
[2]新馨. 战争与环境——军事行动影响生态系统的几种途径[J]. 国外社会科学,2002,01:124-125.
[3]张卉,张笔威,张妍,任海斌,马东林,赵敏,程媛.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处理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06:269-273.
[4]赵志宁,许灵芝. 浅谈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审视军事技术的发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