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随堂演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6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七市联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或是重大失误,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

这表明( )
A.总统权力受限制
B.总统对部长负责
C.议会对总统负责
D.内阁对总统负责
解析:A 总统的命令需要政府各部门中一位部长的副署,由此可以说明总统发布命令需要内阁批准,权力受内阁制约,故选A项。

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可知,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排除D 项。

2.(2018·吉林长春一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

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

这反映了( )
A.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解析:A 由题干材料“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帝国政府在财政困难时,“就让各邦出‘国库捐’”等,反映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但实际政治生活中帝国议会却无法行使该权力,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故A项正确,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深厚,排除C项。

题干论述的是帝国议会和政府的关系,没有涉及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否,排除D 项。

3.(2018·广东汕头一模)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
29.90。

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解析:A 英国工业城市人口死亡率较高说明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恶劣,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选A项;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逐渐放弃黑奴贸易,排除B项;材料现象根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牺牲环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不适当的医疗政策,排除D项。

4.(2018·安徽蚌埠二模)由下表可知,这一时期( )
1750~1913年人均工业化程度
(英国1900年人均工业化程度=100)
B.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
C.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
D.英国是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解析:C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多数国家人均工业化程度在增长,结合时间信息1750~1913年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

1913年各国人均工业化程度差距扩大,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亚非拉国家地区的差距,故A项表述错误。

据表可知,亚洲的日本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故B项表述错误。

数据显示,1860~1913年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美国,故D项表述错误。

5.(2018·四川乐山一模)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
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
解析:A 从材料中“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福特式创新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集中生产的垄断组织出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汽车的发展,与电力技术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集中规模化生产带来创新,不是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变化,C项错误;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出现汽车生产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D项错误。

6.(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联考)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供了人类与整个动物生活有关的证据,断定“如果有谁不愿意像野蛮人那样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支离破碎的,那他就不能再相信人类是一个单独的创造行为的成果”。

达尔文的论断( )
A.论证自然选择法则的科学性
B.否定了神创造世界的谬论
C.反映了生物学取得显著成就
D.强调生物界各物种的联系
解析:B 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到了自然选择法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项错误;据材料“如果有谁不愿意像野蛮人那样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支离破碎的,那他就不能再相信人类是一个单独的创造行为的成果”可以看出达尔文的论断强调生物进化发展,否定了神创造世界的谬论,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否定神创造世界的谬论而非生物学取得显著成就,C项错误;材料强调生物界各物种的联系结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01年时,整个英国的人口仅为1 590万人,1851年增加到2 740万人,1901年又增加到4 150万人。

在一个世纪中,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维多利亚女王共生育了四子四女,她对生孩子感到厌烦。

当她的长子爱德华的第四个孩子于1868年出世时,她已有14个孙子孙女了。

维多利亚感叹道:这件事“令人兴味索然。

对我来说,这好像与温莎公园中兔子的繁殖没有什么差别!”。

1893年6月15日发行的《基督教世界》就同意使用“安全期”避孕法。

因此,英国家庭平均拥有子女的数目不断减少。

19世纪60年代为6.16人,70年代为5.8人,80年代为5.3人,90年代更减为4.13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人口变化状况。

(要求:评价观点明确,态度鲜明;分析过程运用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中的“史料评析型”,不同于“观点评析型”。

“史料评析型”题目答题的格式:“提出观点(评价材料信息)——阐述(分析论证观点)——总结”。

论题要做到体现材料主旨,观点明确,阐述一定要史论结合,结论必须是论题的升华,进行规律性或启示性的总结。

从材料信息看,主要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英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出现下降趋势,但由于死亡率的显著下降,导致英国总人口数量增加。

这一时期英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英国政治、经济、科技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密不可分。

因此可以从英国人口状况的改变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这一角度得出观点。

阐述时根据史实分别说明19世纪后半期英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英国总人口数量增加、英国家庭平均拥有子女的数目不断减少的原因。

总结时,要点明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示例:
英国人口状况的改变反映了社会的变革。

19世纪后半期英国人口总数迅速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19世纪后半期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民主政治日趋完善,社会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所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加。

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成为人口增长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又为社会提供更多劳动力,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养育子女的成本增大,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了更新,节制生育开始流行;另一方面,海外移民和女权运动的兴起,也导致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因此,人口状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