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研学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苏祠研学作文
篇一《走进三苏祠》
三苏祠,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神秘又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古老的文化宝库,在眉州默默地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早就听闻这是个能让人“穿越”回宋朝,感受苏洵、苏轼和苏辙一家文化魅力的圣地,我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我的研学之旅。
一走进三苏祠,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就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在诉说着往昔。
青瓦飞檐,朱红的柱子,雕花的门窗,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典雅。
我好奇地东张西望,像只刚出笼的小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小院里看到了一颗大银杏树。
我仰着头使劲儿看,那树干粗得我和几个小伙伴手拉手都围不过来。
树叶一片金黄,就像一把把小扇子,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在吟诵苏家父子的诗词。
我在树下捡到了一片特别完整的银杏叶,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本子里,就好像把这片时光里的美景收藏起来了。
每走进一个房间,就像翻开一本历史故事书。
那陈列的书籍、字画,仿佛还带着苏家父子的气息。
脚踩着那有些磨损的石板路,我仿佛看到苏轼小时候在这里嬉戏玩耍,苏洵在书房里埋头苦读,苏辙在一旁认真书写的场景。
我看到一个屋子里摆放着他们的文集,我走过去,轻轻翻动着纸
张,还带着墨香呢,我感觉自己真的离他们好近好近。
这一趟三苏祠之旅,就像一场有趣的历史探险。
这颗大银杏树、老房子间的石板路、带着墨香的文集,都为这场探险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这里不仅是一座祠堂,更是一座生动的文化课堂。
篇二《三苏祠里的惊喜发现》
三苏祠,那可是个宝藏地方。
我满怀期待地走进去,就像是去挖掘一个巨大的宝藏一样。
刚到大门口,我就瞧见那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的,好像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地方。
迈进去之后,便能看到各种碑刻。
那些字,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婉转秀气,我在一块碑刻前站了好久,仔细辨认上面的字。
我发现有几个字看起来像是鸟儿在飞翔,笔画特别飘逸,我心里想这写字的人得多么的厉害呀。
接着我来到了一个庭院,这里有一口古井。
井口被石头围着,井绳磨出的痕迹非常明显。
我好奇地趴在井口往下看,井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能模模糊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想象着当年苏家的人是不是就在这儿打水,用井水淘米洗菜、煮茶待客呢?我看到旁边有个打水的桶,试着把桶放下去,可是这桶完全不听我的话,东倒西歪的,半天都打不上来水。
旁边有
个老爷爷看到我这幅窘样,笑着过来教我。
他熟练地把桶晃了几下,然后垂直放下,没几下就打上了半桶水。
我特别兴奋,这打水可真是个学问。
在三苏祠里溜达着,我走进一座厢房。
里面摆放着一些苏家日常用的器具,有一个粗瓷大碗特别显眼。
我拿起来看了看,这碗看起来很厚重,我仿佛看到苏轼端着这碗大口吃饭,然后灵感乍现,吟出一首绝句的场景。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哪怕是一个小物件,都好像和苏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仿佛在向我讲述远去的故事。
这三苏祠到处都是惊喜,让我的这次研学充满了乐趣。
篇三《难忘的三苏祠之行》
三苏祠啊,以前就只是在书上听到过,这次真的到这里来研学,可把我激动坏了。
我首先被这里的园林景观吸引住了。
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我看到一种紫色的小花,特别漂亮,花瓣小巧玲珑的。
我凑近去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正看得出神的时候,一只小蝴蝶飞了过来,就在那朵紫色小花上停住了。
我屏住呼吸,怕把小蝴蝶吓跑了。
我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蝴蝶,它翅膀上的花纹就像精心绘制的艺术品一样,有浅蓝色的丝丝缕缕,还有几个小黑点,真好看。
再往前走就到了苏家的书房旧址。
屋里的书桌、椅子都还在原位,好像在等着主人回来。
我坐到椅子上,模仿着他们写字的样子。
我发现这椅子坐起来并不是那么舒服,有点硬邦邦的。
我想当年苏家父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刻苦读书的呀。
书桌上有一方砚台,我用手指轻轻触碰着墨池,感觉那冰冷的石头里似乎还蕴藏着他们当年的墨汁。
桌面上还有些纹路,我顺着纹路轻轻地摩挲,感觉像是在触摸历史的纹路一样。
绕到后面,有一个小园子,里面有几个小孩在模仿古人吟诗。
他们摇头晃脑的样子特别有趣,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一点儿也不在意,继续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
这场景让我感受到诗词文化的传承是多么的鲜活。
整个三苏祠之行,从一开始的那朵紫色小花,到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再到小园子里孩子们的吟诗,每一个瞬间都像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