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鉴赏]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笔下的桥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作鉴赏]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笔下的桥梁
[名作鉴赏]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笔下的桥梁
在蓝色天空下,一辆小马车正通过的一座吊桥,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绿草,橘色的河堤,还有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浣衣妇女。

这一张画的色彩清澄而果断,有如金属管乐器奏出的嘹亮声响。

天空是一片蓝,水波荡漾的深邃运河,均远离巴黎的喧嚣,漫游在郊外的梵高,彷佛可以听到他自己快活的声息——这就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的著名画作《阿尔的吊桥》。

《阿尔的吊桥》是凡高在晚年的时候(相对于他只有三十几岁的寿命而言)住在阿尔这个小镇上,画了这个吊桥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春天的一个傍晚,几个洗衣妇在河边洗衣服,身旁是绿色的、黄色的小草,镜子般的水被洗衣妇搅起一道
道波纹,阿尔的吊桥在洗衣妇的旁边,在桥的砖上有不下三种色彩,桥是由铁索吊起来的,马车正从桥上走过,马的前蹄还在动,这就是“阿尔的吊桥”的景色。

《阿尔的吊桥》传达的是一种质朴的乡野气息,那里展现的是贫瘠的土地,那样的吊桥是简陋的,而且不能让汽车通过,那样的偏僻的农业文明是不允许工业文明的社会浸入的。

但那里却有着现代文明的骚动,你看那河里的水,不是能够倒影出天空的宁静,而是吹起了波澜。

那河边的小路,更是闪现着草摇曳的身影,没有人从那里走过,那里仿佛是一个荒废的地方。

是被人们遗忘的土地,还是凡高心中的向往,是不是只有那样的空间才能寄存他的灵魂或是思想。

阿尔的朗卢桥和洗衣妇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
布面油画 54.0 x 65.0 cm 阿尔: 1888年3月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97, JH 1368
1888年2月21日,凡·高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住在卡列尔饭店。

这一张是他到达后的3月间所画。

469信中写着:“今天的工作是画一张15号的画——那是在蓝色天空下, 一辆小马车正通过的一座吊桥,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绿草, 橘色的河堤, 还有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浣衣妇女。


这座吊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破坏,现在已另外在别处建筑新桥。

凡·高画了很多以桥为主题的作品,他仔细观察蓝天和四周生机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千方百计地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

画家从河对岸描绘了这幅景致。

这幅画可以说是凡·高的色彩实验,画家大量使用蓝、橙补色,整张画在三原色调的展现下,达到画面平衡和谐的效果。

光影的感觉在画中不太明显,全然以颜色为主导。

笔触纵横交错,细致入微,赋予作品浓郁的日本风格。

在给提奥的信中,凡·高写道: “今天我带回来一幅有吊桥的油画,有一辆二轮小马车从桥上走过,背景是蓝天——河也是蓝色的,河岸是桔黄色的,岸上长着绿草,有一群穿着衬衣与戴着五彩缤纷便帽的洗衣妇女。

我还有另一幅画着一条乡下小桥与更多洗衣妇的风景画;也画了一幅火车站附近种着法国梧桐的林荫道。

提奥,我感到好像是在日本一样。

我说得一点也不过火,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景色……无论如何要来一趟,最好能住一阵子。

惊讶吧,居然有这种颜色。


阿尔的朗卢桥和运河旁的路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Road alongside the Canal
布面油画 59.5 x 74.0 cm 阿尔: 1888年3月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400, JH 1371
从道路上看阿尔的朗卢桥
素描阿尔: 1888年3月斯图加特:斯图加特绘画文献室 F 1470, JH 1377
吊桥下的夫妇
手稿阿尔: 1888年3月15日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No F number, JH 1370 LB2
阿尔的朗卢桥
水彩画阿尔: 1888年4月私人收藏 F 1480, JH 1382
阿尔的朗卢桥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布面油画60.0 x 65.0 cm 阿尔: 1888年4月巴黎: 私人收藏F 571, JH 1392
朗卢桥和打阳伞的女子
素描阿尔: 1888年5月15日洛杉矶: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Mr. and Mrs. George Gard de Sylva收藏 F 1471, JH 1420
阿尔的朗卢桥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布面油画 49.5 x 64.0 cm 阿尔: 1888年5月科隆:沃尔拉夫-理查兹博物馆 F 570, JH 1421
1888年2月,凡·高离开巴黎前往法国南方。

初到阿尔时,皑皑白雪正覆盖着普罗旺斯,冬去春来,阿尔变得天朗气清。

树下片片未消的残雪宛如早春花丛中的白色彩带,凡·高认为,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5月,他创作了这幅朗卢桥,这时的凡·高仍然深受日本绘画风格的影响,朗卢桥的用色和构图都体现了这一点。

作品的色彩明亮、透明。

这是他来巴黎以后才有的风格。

在阿尔,凡·高开始用芦杆笔写生,然后据此创作油画。

他描绘朗卢桥的作品有五幅(包括素描、油画和水彩画)。

凡·高这时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对"母题"的鉴赏力——他经常在不同的光线下,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观察同一个对象,直到真正把握了形式和色彩,然后以精湛的技艺加以综合表现。

令人遗憾的是,朗卢桥于1935年拆毁,1962年人们按原样在同一条河上重建了一座桥。

凡高的艺术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桥”——人们联系和友谊的象征(皮亚洛夫斯基)。

以下关于桥梁的作品按照创作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桥The Bridge
曾德特: 1862年1月11日欧特娄: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Herengracht-Prinsessegracht角落上的桥和房子,海牙
Bridge and Houses on the Corner of Herengracht-Prinsessegracht, The Hague
素描海牙: 1882年3月初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1679, JH 121
Schenkweg的桥Bridge near the Schenkweg
素描海牙: 1882年3月上半月私人收藏 F 917, JH 115
有小桥的风景
德伦特: 1883年10月欧特娄: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F 1347, JH 408
阿姆斯特丹Nieuw的吊桥
水彩画德伦特: 1883年11月格罗宁根:格罗宁根博物馆 F 1098, JH 425
有吊桥的城镇View of a Town with Drawbridge
布面油画42.0 x 49.5 cm 纽南: 1885年10月私人收藏 F 210, JH 947
加卢赛桥和卢浮宫The Pont du Carrousel and the Louvre
布面油画31.0 x 44.0 cm 巴黎: 1886年6月洛杉矶: F. Herman 收藏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221, JH 1109
高架桥下的车行道(高架桥)Roadway with Underpass (The Viaduct)
布面油画 32.7 x 41.0 cm 巴黎1887年春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 Justin K. Thannhauser 收藏 F 239, JH 1267
Seine Bridge at Asnieres, The
Oil on canvas
53.0 x 73.0 cm.
Paris: Summer, 1887
F 240, JH 1268
U.S.A.: private collection
横穿阿涅尔塞纳河的桥Bridges across the Seine at Asnières 布面油画 52.0 x 65.0 cm 巴黎: 1887年夏苏黎世: E.G. Bührle 收藏 F 301, JH 1327
塞纳河和Pont de la Grande Jette The Seine with the Pont de la Grande Jatte
布面油画32.0 x 40.5 cm 巴黎: 1887年夏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04, JH 1326
塞纳河岸的克利希林荫道Banks of the Seine with the Pont de Clichy
纸板油画 30.5 x 39.0 cm 巴黎: 1887年夏Stavros S. Niarchos 收藏 F 302, JH 1322
浮世绘仿作: 雨中的桥 (歌川广重摹作) Japonaiserie: Bridge in the Rain (after Hiroshige)
布面油画 73.0 x 54.0 cm 巴黎: 1887年9-10月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72, JH 1297
『这两幅画临摹于日本浮世绘画家广重的作品, 可以说是凡·高关切、喜爱浮世绘的最直接的表现。

凡·高对浮世绘的喜爱, 始于安特卫普时期(比利时)。

1885年给提奥的437信中说:"我的画室还不错, 整个墙壁上贴满了日本版画, 所以很
快乐。

"到巴黎以后, 于唐居伊老爹处, 看到更多的日本版画。

宾格画廊是当时巴黎的"日本趣味"中心, 专门收藏浮世绘, 约有一万多张, 凡·高屡次前往观赏, 并一张张加以研究。

本画中, 凡·高把原画中海的灰色改为绿色, 使得这幅画带有热度, 原有的萧条感完全消失。

这些作法足以说明凡·高如何为浮世绘所吸引, 并想从浮世绘学到东西。

除这两幅外, 他还临摹其他的日本版画。

《唐居伊老爹》肖像的背景上所看到的临摹画中, 右上为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 右下为英泉的《花魁图》, 中央为北斋的《红富士》, 左上是广重的《飞鸟山暮雪》, 左中是丰国的《歌舞剧演员图》。

』(世界名画与巨匠)
本幅画是仿歌川广重"江户百景-雨中的桥"之作。

他改变原画中的色彩搭配, 产生强烈的效果。

维格伊拉运河上的格莱兹桥The Gleize Bridge over the
Vigueirat Canal
布面油画46.0 x 49.0 cm 阿尔: 1888年3月东京: 私人收藏F 396, JH 1367
有桥和洗衣妇的运河风光
素描阿渔产: 1888年4月上慕尼黑:慕尼黑国立版画陈列馆 F 1473, JH 1405
有船和桥的Rhone
阿尔: 1888年4月慕尼黑:慕尼黑国立版画陈列馆 F 1472, JH 1404
河, 码头和桥
素描阿尔: 1888年6月17日私人收藏 F 1507, JH 1469
特兰凯塔耶的铁桥The Bridge at Trinquetaille
布面油画65.0 x 81.0 cm 阿尔: 1888年6月私人收藏1980.10.22纽约索斯比拍卖行 F 426, JH 1468
Trinquetaille桥
布面油画 73.5 x 92.5 cm 阿尔: 1888年10月苏黎世: 苏黎世
艺术博物馆 F 481, JH 1604
高架铁道和Trinquetaille桥
手稿阿尔: 1888年10月13日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No F number, JH 1607 L552
阿尔蒙特马儒林荫路上的铁路桥
布面油画 71.0 x 92.0 cm 阿尔: 1888年10月苏黎世: 苏黎世美术馆 F 480, JH 1603
穿越Oise的桥
水彩画奥弗: 1890年5月末伦敦:塔特陈列馆 F 1639, JH 2023
路人@行者博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