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阳阳; 武洪梅; 张义荣; 张慧英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
【年(卷),期】2019(010)020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个体化运动疗法; 抑郁症病人; 护理; 应用效果
【作者】王阳阳; 武洪梅; 张义荣; 张慧英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哈尔滨1500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诱因有很多。
抑郁症病情易反复,每次发作多半能够缓解,但会有一些残留症状。
抑郁症在临床上得到了有效治疗,联合护理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病人依照住院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人,前后年纪最大分别为45岁、44岁,最小分别为20岁、21岁,男女比例皆
为5∶3。
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抑郁症诊疗标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心、肝、
肾等重要器官无重大疾病,可以参与实验研究。
两组的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可以进
行比较(P>0.05)。
1.2 方法
B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A组应用个体化运动疗法进行护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制订行之有效的运动方案。
由主治医生和运动保健专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运动方案,可根据病人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选取恰当的运动项目。
此外,要结合病人的耐受程度确定活动强度,科学规范运动时间。
第二,确定运动项目。
运动方案中包含的项目有慢跑、跳绳、舞蹈、太极拳等。
慢跑尽可能在晚上进行,速度在120步/min即可,不间断保持15 min。
跳绳速度保持50次/min,不间断保持10 min。
舞蹈尽量选择健身舞,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每星期
4次即可。
散步尽可能选取环境安静优美的地方,要求每天在15 min内步行1 500 m ,若是体力充足可以适当加量。
太极拳要求病人一周进行4次,每次不能
少于20 min,完成后要适当活动自身关节。
在闲暇时间,病人要按摩太阳穴与肌肉,让神经处在放松状态。
在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精神面貌进行动态观察,详细记录运动过程,保证个体化运动的干预效果。
1.3 评定标准
第一,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有效人数/总共研究对象。
第二,对比
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
应用本院自制的评分表对病人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
第三,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满意率=满意人数/总共研究对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对比
A组治疗有效人数37例,有效率94.87%。
B组治疗有效人数32例,有效率
82.05%。
前者高于后者,二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大(P>0.05)。
护理后,B 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高于A组,A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分)Tab.1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between组别例数时间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
评分A组40护理前50.42±1.4250.78±1.45护理后41.45±1.1542.88±1.15B组40护理前50.52±1.5550.58±1.36护理后47.55±1.4946.45±1.26
注:P<0.05
2.3 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满意人数为37例,满意率为94.87%。
B组满意人数为32例,满意率为
82.05%。
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抑郁症病人的心情长期处于失落状态,病情较轻的病人会产生不良情绪,病情严重的病人会出现幻觉,发病时间较长。
抑郁症不是病人因家庭、生活等方面出现问题所导致的,而是在家庭、生活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下依然存有抑郁和悲观的负面情绪。
临床上多半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但效果不明显,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复发。
而运用个体化运动疗法,通过运动的方式引导病人发泄不良情绪,加快新陈代谢,让情绪慢慢恢复到稳定状态。
运动疗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运动耐力、意志力、心理承受力,增加肌肉活性,提升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第二,运动有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病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有效人数为37例,有效率94.87%。
B组治疗有效
人数为32例,有效率82.05%。
前者高于后者,二者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大
(P>0.05)。
护理后,B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高于A组,A
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满意人数为37例,满意率为94.87%。
B组满意人数为32例,满意率为82.05%。
前者高于后者,两
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病人护理
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既可以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又能控制病人的不良情绪,值得在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杨柳.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85-286.
[2] 师秀芳,彭海霞,郑永军,刘杰,李秀珍,王瑛,彭海霞.抑郁症病人接受运动疗法后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9):84.
[3] 张金丽.运动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6):144-147.
[4] 雷华为,荣远萍,伍丽嫦,彭明创,肖爱祥.运动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1):112-114.
[5] 翟小丽.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1):10016-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