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社会调研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位于山东诸城,机械制造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北汽福田是我国知名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在它的带动下,诸城及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多达数百家,另外还有多家食品机械制造企业、造纸机械制造企业、渔业机械制造企业及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等。
所需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其中车工、焊工、数控操作工、装配钳工及设备维修工等一线操作技术工人缺口最大,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新旧交替对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我院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高技能的操作型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负责机电产品的设计、加工和装配、具备机电产品的应用能力,从事机电产品生产、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及质量检测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导向
可以就业于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或拥有机电设备的其它行业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操作、质量检测、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等工作。
四、招生对象、修业年限及学分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修业年限3年,135学分。
五、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一)知识结构
1、掌握高职专科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3、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投影作图原理、图样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的绘制、计算机绘制零件图、轴测图、装配图的方法;草图绘制的方法、三维建模的方法等。
4、了解机械工程中常用材料、了解工程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原则等。
5、掌握理论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构件的破坏与强度理论、构建的变形与刚度理论、压杆稳定理论等)的基础知识。
6、掌握互换性原理、尺寸公差的概念、公差的选择原则、形位公差及选择原则、表面粗糙度等有关知识。
7、掌握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动基本回路及典型气动系统等有关知识。
8、掌握机械和机械设计的概念、运动设计、机构设计、连接件与运动件的设计等。
9、掌握指令系统和网络组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整流电路、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电路;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保护、故障分析与调试以及电气安全等控制线路的基本知识。
10、掌握产品加工质量、工艺规程制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工装设计等知识。
11、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数控工艺编制和实际操作3个方面的知识,并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线切割这4种加工方法的编程及操作。
12、掌握车床的基本知识、量具的使用与公差配合知识、金
属切削加工与刀具的基本知识、车外圆柱面、圆柱孔的加工、车端面和车台阶、切断和车外沟槽、车螺纹、车圆锥、车成形面、车削加工工艺。
13、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与铰孔、刮削与研磨、攻螺纹与套螺纹、机械零件与常用机构装配与修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等。
14、掌握手工电弧焊、气焊与气割、其他焊接方法以及焊接质量和常用材料的焊接特点。
(二)能力结构
1、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2、具备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和装配体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及三维建模能力。
4、具备较简单机电产品设计能力。
5、具备较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较简单装配体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装设计能力等。
6、具备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设计能力。
7、具备车工、焊工、钳工、数控操作工中级以上操作技能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技能(至少一种技能)。
(三)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及要求
1.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名称:中(高)级车工证书、中(高)级焊工证书、中(高)级钳工证书、中(高)级数控证书。
2.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至少应取得一种证书。
(四)职业岗位能力与对应课程
4、掌握手工电弧焊、气焊与气割、其他焊接方法以及焊接
质量和常用材料的焊接特点。
(一)主要公共课
1、高等数学(66学时)
讲授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运用微积分原理解决专业中的某些运算问题的能力,为机械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2、大学英语(99学时)
巩固、扩展学生高中英语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英语的能力,一定的听译能力和初步的说、写能力,使学生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阅读汽车、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外文说明书,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3、计算机文化基础(99学时含上机训练)
讲授微型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结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具有文字处理能、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并获得相应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
4、大学语文及现代通用应用文写作(99学时)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5、“两课”(82学时)
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遵纪守法和良好道德品质。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四有新人”,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6、大学体育(66学时)
身心健康,能调控自身心理情趣;具有体育卫生和运动保健素养;树立自觉锻炼、终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二)专业必修课
1、机械制图与 (166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投影作图原理、图样的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学习用软件绘制零件图、轴测图、装配图的方法.
2、三维造型设计(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草图绘制的方法、三维建模的方法等。
3、工程力学(6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构件的破坏和强度理论、构件的变形和刚度理论和压杆稳定理论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互换性原理、尺寸公差的概念、公差的选择原则、形位公差及选择原则、表面粗糙度
5、机械设计基础 (7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和机械设计的概念、运动设计、机构设计、连接件与运动件的设计。
6、机械制造基础 (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切削过程和刀具结构要素、切削参
数的合理选择和已加工表面质量、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车床及车削加工、铣床及铣削加工、磨床及磨削加工、钻锥加工、齿轮加工、刨削与拉削加工、螺纹加工及现代制造技术。
7、液压与气动技术(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装置、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及典型气动系统等
8、电工电子技术(13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基础、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555电路及其应用、D/A和A/D转换。
9、机床电气控制与(7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的资源配置、指令系统和网络组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传感器的构成、工作原理、特性参数、选型及安装调试等方面知识,对测量电路基本概念、抗干扰技术及新型传感器的应用等基本知识。
11、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技术概述、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数控机床的编程基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等。
12、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液压
系统维修、机床电气设备维修、数控机床的维修、机床设备维修管理等。
1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碳素钢、合金钢和铸铁。
14、先进制造技术(48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技术和先进生产制造模式。
(三)专业选修课
1、现代制造技术(3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制造技术概论,技术,工业机器人,泵业制造系统(),现代生产管理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精良生产等。
2、电力拖动技术(30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线路基础知识、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保护、故障分析与调试以及电气安全等控制线路的基本知识。
3、机电一体化概论 (30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执行装置、接口技术、控制器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等。
4、模具设计与制造(3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冲压工艺与冲压模设计,注射工艺与注射模设计,压铸工艺与压铸模设计,模具的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及特种加工制造,模具装配与检测等。
5、工厂供电技术(30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概述,配电系统常用的电气设备,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变配电所结构及电气设备选择,工厂供电网结构及导线选择,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和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等内容。
6、自动控制理论(30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与鲁棒控制、离散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分析法等。
7、机电设备管理技术(3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电设备基础管理;日常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机电设备的检修;备品配件的管理;设备故障、事故的分析;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设备的更新、改造;机电设备现代管理技术和企业管理标准。
8、冲压技术(32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冲压技术中的冲裁、弯曲、拉延、成形四种主要工艺的基本理论及其模具;典型冲压件的工艺与模具;冲模装配,冲模设计常用的标准。
(四)实训课
1、工程技能训练
(1)车工工艺(1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车床的基本知识、量具的使用与公差配合知识、金属切削加工与刀具的基本知识、车外圆柱面、圆柱孔的加工、车端面和车台阶、切断和车外沟槽、车螺纹、车圆锥、车成形面、车削加工工艺。
(2)钳工工艺(1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与铰孔、刮削与研磨、攻螺纹与套螺纹、机械零件与常用机构装配与修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等。
(3)焊工工艺(1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手工电弧焊、气焊与气割、其他焊接方法以及焊接质量和常用材料的焊接特点。
(4)数控加工工艺(1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线切割这4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工艺。
2、车、钳、焊、数、设备维修、机械图样绘制与三维建模专项技能训练(6周)
分方向技能训练,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的考核,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3、装配体拆装与测绘(1周)
通过对装配体测绘,学生不仅掌握测绘的基本技能,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制图水平。
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周)
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机电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外教学实习(4周)
了解相关的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企业文化,增强就业适应性。
6、毕业设计(4周)
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顶岗实习(27周)学习企业文化,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就业适用性。
七、关于培养方案的说明
(一)关于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说明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不同,将课程群划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课程体系由内
容相关的若干课程组成,在教学实施中,学完基础知识后再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从事机电行业的工作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关于实验课的说明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实验课教学环节,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注意书本理论与实验知识相结合,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验课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2学时),上机(30学时)6.0(24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6学时),控制(12学时),传感器及检测技术(8学时)、液压与气动技术(6学时)。
(三)关于实训课的说明
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校内金工实习和专项技能教学实习、校外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掌握车工、钳工、焊工和数控机床操作的技能。
通过对装配体测绘,学生不仅掌握测绘的基本技能,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制图水平;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机电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于选修课的说明
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和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专业任意选修课有:工厂供电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概论。
(五)关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说明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强调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教学内容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辟实习实训的空间。
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如:诸城海韵汽车配套有限公司、诸城市顺德机械有限公司、诸城市恒基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诸城市北辰机械有限公司、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或单位。
同时,我们利用校内实习设备开展对外加工,如:为顺德机械有限公司加工联合收割机用轴套,为义和车桥有限公司加工农用车用紧固螺栓等。
(六)关于双证制说明
为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在学生中推行“双证制”,要求学生取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等,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就业。
推行“双证书”制度,并将教学与考证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经院系考核通过后可免修相关的课程。
(七)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说明
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增强课堂的直观与生动,提高课堂效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强调学生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成为机电行业企业具有过硬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八)关于大专业分方向、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性的说明按照学院的“一二三”办学宗旨,即一个专业培养目标,校内校外两条培养途径,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
将学生的校内学习时间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二学期为综合素质提高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第三学期为专业课学习阶段,第四学期为核心专业课学习及专业技能分方向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
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意向,报一个自己喜欢的技能训练方向,进行为期六个周的技能专项训练。
第五六学期为核心专业课毕业考试、毕业设计与顶岗实
习阶段,核心专业课的学习将四五学期划为了一个大学期,核心专业课的理论考核都安排在离校顶岗实习前。
专业技能分方向专项训练阶段,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的考核,通过这六个周的集中实训,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八、教学进程表
(一) 三年制教育教学分期时间安排(附表1)
(二) 综合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附表2)
(三)教学环节时间周数分配表(附表3)
(四) 理论课教学进程总表((附表4)
(五) 实践课教学进程总表(附表5)
附表1:
教育教学分期时间安排
附表2:
综合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
附表3:
教学环节时间周数分配表
附表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总表
附件5:
实践课教学进程总表
备注:实践教学课时数只有顶岗实习按每周25节计算。
其他的实践环节课时按照本学期的授课时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