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QP14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
求,以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产品从原材料含来料投入到成品入库的实现全过程控制。
适用于交付产品及以后的顾客服务活动。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的生产提供过程的策划并组织实施,包括:生产计划编制及发布,作业文件的分发,生产准备及调度,生产设备、工装及监视装置的正确使用,工作环境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等,确保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提供。
设计部负责提供过程中必需的技术文件、作业规范、验收准则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质管部按图纸及检验规范完成工序间的检验/试验;按有关顾客规范和产品标准及检验规范实施入库产品的检验/试验及产品放行的控制;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监控;提供处于有效校验周期内的监视装置(如检测用仪器仪表)。
生产车间负责严格按图纸、工艺要求实施制造过程的控制,包括:按控制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实施自/互/首检,实施设备、工装模具的维护保养和生产现场管理,做好质量记录并保存等。
人事部负责按计划组织各类操作及管理人员培训,使其具备上岗资格。
市场部负责产品交付,交付后的顾客服务及服务信息的内外部沟通。
4. 程序
本程序过程流程图见附录
过程输入—产品特性信息和规范
根据APQP活动的结果形成的《控制计划》,将作为过程运作的主要依据,而据此形成的各工序、岗位作业指导书,结合产品图纸则是生产过程控制的主要规范。
根据PPAP活动的各种测试、评价结果形成的规范和样品,也将作为批量生产的监控和验收的准则。
当上述信息因产品、过程、材料、测量或FMEA发生更改时,应按《控制计划编制及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控制计划及相关规范进行评审和更新,必要时报顾客批准。
生产准备
生产部根据市场部的《合同执行通知单》,按照《生产管理办法》编制《生产进度计划》分发到相关部门。
各制造部门应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并反馈生产部。
总经办按要求将相关技术工艺文件分发到相关部门,确保使用者易于获取和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
质管部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要求,提供并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处于校验周期内,并满足测量的要求。
工程部及各车间按《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予以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能力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要求。
对新购设备(或自制设备)、工装在使用前由工程部组织使用部门、质管部、设计部等部门进行验证和认可。
工程部负责编制《工装管理制度》并实施生产工装的管理。
生产车间安排具有上岗资格的人员上岗(或培训合格后上岗)。
并派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确保其生产提供过程符合工艺规定的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使产品提供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质管部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做好工序间检验/试验的准备工作。
过程实施
生产部和生产车间确认在生产提供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是处于受控状态时,按各阶段生产作业计划、图纸和工艺要求组织生产,由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按《生产管理办法》负责生产计划的实施并利用报表的形式实行进度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管理人员指导监督操作者,按图纸和各类《作业指导书》正确操作,以《过程流程图》和各种《过程流转卡》来指导和记录生产提供过程的控制活动,并按要求做好各工序自检,互检和首检,以实施过程检测。
质管部进行工序间检验/试验,以实施过程监控。
当规定的检验完成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转序操作,做到不合格工序不下转,并确保产品特性及质量符合要求。
作业准备的验证:当进行作业准备时(如作业的初步运行、材料的改变、作业更改、运行间过长的停顿)均必须进行作业准备验证。
验证人员应按《作业准备的验证方法》采用末件比较或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作业准备验证。
制造过程监控和审核
对新的制造过程投入量产前,多功能小组应按PPAP的要求做好初始过程能力的研究,包括开展PFMEA,SPC,MSA等活动,并确保在Ppk > 时开始量产。
在试生产和量产初期由生产部主持,多功能小组配合定期(如每周)按《控制计划》,以SPC方法实施过程能力审核,并填报《制造过程监测记录表》,以便及时发现和监
控量产初期所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控制。
进入稳定量产阶段则应于每月/季由生产部主持,质管部配合,应用控制图(当过程出现重要事件,如设备修理,工具更换等时应给于标注),抽样计划等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填报《制造过程监测记录表》)相关文件。
6. 使用表格。
7.附件:本程序过程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