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三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
5“三言”
玉堂春
玉堂春的故事一直广泛流传,被改编成弹词、鼓词、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京剧《苏三起解》《三堂会审》等折子戏至今搬演不衰,可见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从话本小说全篇来看,《玉堂春落难逢夫》不乏公案、传奇、发迹等内容,情节复杂、场面众多。

课文节选部分从王三官流浪街头开始,到玉堂春拿到赎身文书为止,是中间一段,在情节上相对独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赏美文
呼唤当代冯梦龙
每读“三言”,我都会由衷地赞叹,冯先生真是人间奇才,一枝如椽大笔写尽世间百态,令世代读书人如醉如痴。

今天,他的文学价值又借助现代影视技术被充分挖掘,大放异彩,风光无限。

粗粗一算,光是从“三言”故事里编成的戏剧、电影、电视剧就有数十部之多,其中我们非常熟悉的,有久演不衰的京剧《玉堂春》,有改编成各种版本、各种艺术形式的《白蛇传》,有改编成电影、戏剧的《杜十娘》《秋翁遇仙记》《十五贯》《唐伯虎点秋香》《千里送京娘》等等。

我在想,如果冯梦龙生在今天拿版税,仅他的“三言”一部书,不论是拿书籍一版再版的版税,还是拿影视戏剧的改编税,他都能轻轻松松成亿万富翁。

还不算他的其他著作,像《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东周列国志》等三十多部。

就说《东周列国志》吧,那里边的西施败吴、勾践复国、荆轲刺秦、孙庞斗智、管鲍分金、吕不韦弄鬼、秦始皇统一,都被反复改编成各种影视剧,风行一时,要拿版税,肯定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每年的作家富豪排行榜他都要毫无悬念地名列前茅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冯梦龙是对中国影视剧贡献最大的作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能超过他的。

如果没有冯梦龙的作品,可能我们的一些影视频道都会面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时下,为什么那么多影视剧一再重拍,关键就在于没有好本子,没有好编剧,只好炒剩饭,翻来覆去拍那些老题材,短的拉长,旧的翻新,文的变武,素的变荤。

众人都一直很推崇曹雪芹,他自然当之无愧,毕竟《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

可也千万不要小看了冯梦龙,他的那些或长或短的故事,文采斐然,情节曲折,高潮迭起,构思精妙,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活泼,同样也是中国文学宝库里的珍品。

过去他的文学地位不高,如今仍有人以冯梦龙的珍品太俗为由,拒绝在文学殿堂里给他一个更显眼的位置。

其实,世间事都是辩证统一的,大俗大雅之间往往并不矛盾,大俗之作若能俗到极致,俗出名堂,俗得精彩,
就能赢得广大读者,照样能流传千秋。

君不见,“离了洪洞县”的玉堂春一声“苦啊”,至今回响在我们耳旁;妖娆多姿的白娘子那回眸一笑,给西湖平添了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还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呼唤当代冯梦龙,希望我们的文学长廊里再多出现几个杜十娘、白素贞、玉堂春……
(有删改) 【课内挖掘】
小说的人物心理描写尤其成功。

节选部分有几处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直接呈现,值得仔细品味。

①在鸨子上了钩,“一发不肯放手”时,写王三官“恐怕掣脱了,将计就计,进到院门坐下”,这里的“心有一动”,表现了王三官不露
声色的机敏——把假戏演到恰到好处,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

②在鸨子呼唤玉姐出来见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

作者这时
又点染出鸨子的复杂心理“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只好“扯一
把椅子拿过来,一直坐下,长吁了一声气”。

鸨子在这里的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

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显出她被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技法点拨]
心理描写应该注意:
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

过于冗长烦琐的心理描写,非但达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会令人生厌。

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精彩运用
本文的人物心理描写尤其成功,使作品中人物心理真实细腻,人物形象饱满生动。

请运用心理描写写一段文字。

【示例】
离考试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再一次检查我的文具盒,看看文具准备好了没。

中性笔,好好地躺在文具盒中;铅笔,乖乖地趴在文具盒里;橡皮,安静地坐在文具盒里;尺子,咦?尺子跑哪去了?我再一次检查,嘴里还喃喃自语“中性笔,铅笔,橡皮……”还是不见尺子。

我看了看表,糟了,快上课了,怎么办?怎么办呢?我着急地看了看旁边的同学,心里想“要是有人可以帮帮我就好了”——可是没有,周围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准备着东西,只有我,在焦急地东张西望,六神无主的我心里像有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在嘭嘭直跳,我心想:“昨天晚上还在呀,现在怎么没了呢?难道它长翅膀飞了?那我考试怎么办?这次百分之八十的题目都要用上尺子,我该怎么办?向同学借?可是每个同学也都只带了一把呀!”我越想越着急,硬着头皮,就这样吧……
【课外应用】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我的故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半多。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四十多年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相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去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
有鸟,每逢望夜,一轮明月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灵,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怅惘,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选自《文汇报》2008年9月16日,有改动) 【品读提示】古往今来,月亮不知被多少文人骚客吟唱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吟唱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感叹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怀念过。

“八月十五人团圆”已经成为古老的中华民族思乡的代名词。

范琳琳曾唱过:“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虽然故乡并不美,虽然故乡的苇坑并不宽阔,虽然故乡的月亮是小月亮,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它依然最大最圆,因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钗钏.(chuàn)掯.勒(kèn)
磕.头(kē) 溘.然长逝(kè)
B.拭.泪(shì) 衲.帛(nà)
赎.身(shú) 买椟.还珠(dú)
C.唱喏.(rě) 恁.家(nèn)
咳.嗽(ké) 言简意赅.(ɡāi)
D.忒.发(tuī) 饯.行(jiàn)
丝绦.(tāo) 两锭.银子(dìnɡ)
解析:C项,“恁”应读“nín”。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
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

B.《一步之遥》以其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雄厚的制作班底无可厚
...非.地成为2014年春节档唯一一部国产“超级大片”。

C.对学术造假决不能慈悲为怀,等闲视之
....,搞下不为例,而要痛下针砭,正本清源,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现实土壤。

D.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
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
....,却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主线。

解析:A项,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属于使用范围错。

B项,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

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用错语境,此处当为无可争议。

D项,雪泥鸿爪,指往事遗留下的痕迹,在句中不符合语境,改为“东鳞西爪”。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使之成为小说的……”。

C项,句式杂糅,“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的主语应是“科幻文化正在崛起”。

D项,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①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
②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
③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

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④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助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
⑤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⑥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
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
A.①④⑥⑤②③B.①⑥③⑤②④
C.③⑤⑥①②④D.③⑥①⑤②④
解析:③中的“处处”对应首句“息息相关”;⑥与①构成因果关系,①中的“口彩”对应⑥中的“人丁兴旺”;①中的“过去”和⑤中的“今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⑤中的“这种习俗”指代前文;
②是在灯笼中突出“元宵节的花灯”的特殊地位;④承接上句的“元宵节的花灯”。

答案:D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僮送那描金文具,安放船头之上。

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屉小箱。

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

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

十娘遽投之江中。

李甲与孙富及两船之人,无不惊诧。

又命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箫金管,又抽一箱,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

十娘尽投之于大江中。

岸上之人,观者如堵,齐声道:“可惜可惜!”正不知什么缘故。

最后又抽一箱,箱中复有一匣。

开匣视之,夜明之珠,约有盈把。

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

众人齐声喝彩,喧声如雷。

十娘又欲投之于江。

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那孙富也来劝解。

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

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又对李甲道:“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

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

前出都
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箱中蕴藏百宝,不下万金。

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

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

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

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

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
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骂李公子负心薄倖。

公子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

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慌得李、孙二人,手足无措,急叫开船,分途遁去。

(节选自《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①》) [注]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短篇拟话本小说,收录在小说集《警世通言》卷三十二。

京城名妓杜十娘与太学生李甲两相倾心共谋百年之好,在与鸨母周旋一番后跳出火坑,随李甲归乡,而李甲却于途中以千金之资将十娘转卖于新安盐商之子孙富。

最终杜十娘怒沉百宝,痛斥李甲,投江自尽。

李甲和孙富也没得到好下场。

5.从节选文字中,可以看出杜十娘和李甲分别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应首先分析他们的言行,再联系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

答案:杜十娘:自尊自爱,刚强坚定,宁折不弯,性格刚烈。

李甲:懦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

6.和《玉堂春》一样,节选文字中也有一段杜十娘的骂词,这段骂词体现了杜十娘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杜十娘的这段骂词主要针对孙富和李甲,表达对破坏婚姻的孙富和背信弃义的李甲的愤恨之情。

在分析时,应仔细揣摩杜十娘的内心世界。

答案:杜十娘在沉江以前向李甲所说的一席话,表现了她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和这种理想破灭后的痛心,表现了她对“有眼无珠”和“负心薄倖”的李甲的鄙视和愤恨,对自己错误委身和“命之不辰”的无限感慨,集中体现了她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这段对话成功地表现了杜十娘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

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作者多次写到众人的反应,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分析小说的侧面描写,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物的描写都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

文段中多次写到众人的反应,多是烘托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案:渲染气氛,烘托杜十娘的形象,也表明作者对杜十娘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李甲、孙富的强烈鞭笞。

8.小说中的“百宝箱”是个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的意象,在节选文字中,百宝箱有什么悲剧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百宝箱是杜十娘一生的积蓄,她指望着靠它能与李甲成就
美好的姻缘,白头到老。

可是结果使她彻底绝望了,她只有与百宝箱一起坠入江中,来与这黑暗的社会抗争。

答案:选文中,“百宝箱”是社会和人性激烈冲突的象征。

李甲的背信弃义,使她彻底绝望了。

她只有用骂来表示内心的极大愤慨,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来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清白!杜十娘怀抱百宝箱而死,是对金钱万能观点的讥讽,是对不合理社会的抗争,又是对孙、李二人的嘲弄。

壮烈的悲剧,把她的人格精神升华到顶点,表现出觉醒的人性决不甘心任人摆布的精神力量。

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

三、语言运用
9.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

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

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苏三起解》。

解析:所写句子要体现《雷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苏三起解》之间的相同之处。

答案:(1)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2)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离奇冤案,玉堂春屈招洪洞县。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

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与其他聊天工具相
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

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

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解析:在所给段落中,提取重要信息,找到关键词组织即可。

答案:语音发送便捷(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真实、私密、有用(用户的真实性)功能更实用(功能的实用性)
附赠材料
教师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让学生看到自己情绪失控,让学生轻易就突破了自己的底线。

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可以直观地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犯类似错误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因生气而在讲话时提高嗓门讲话时咬牙切齿。

脸憋得通红。

●双手环抱胸前,目视天花板,或许还在不耐烦地跺脚。

●摆出吹胡子瞪眼的表情
·朝学生大喊:“够了!去办公室等我!”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相信你对这些行为一定并不陌生也许某些行为在各自的同事中就能见到。

但你也许会问,这有什么大不了呢?学生偶尔会招人生气,会挑战教师的耐心,当然有时难免会突破教师的底线一这就是问题所在!教师的底线绝对不可以让学生摸透。

课程
在上课之前,请先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你曾因为学生而生气吗?
你是否曾因为“中了学生的计”而感到不爽?
你是否曾经让学生看出来他们的举动已经让你愤怒到失去理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至少一两次类似的经历。

)
当学生发觉已经探到了你的底线,他会做什么?请围绕下面几个主题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

作为教师,经常出现的重大错误就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能够影响教师的情绪。

教师如果表现出不满,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逞了。

他们会认为自己成功地控制了教师的情绪。

●可以让学生看出你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失望,但要分清,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失望和让自己的情绪受他们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为学生的行为负责是完全正当的,并且要坚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所做所为尽到自己的责任,但不能任由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受控制
接下来,请仔细想想,你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如何以冷静专业的态度来应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如何避免感情用事。

简单举几个例子
示例:课堂上有学生不断弄出声响。

教师已经多次提醒该学生,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

面对这种情形,应该如何应对?
示例:某堂课上,学生正在独立完成各自的练习,有一个学生却在座位上无所事事,此时应如何应对?
示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嬉笑,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此时应如何应对?
示例:有一个学生满面愁容地走进教室,看得出他在外面被别的学生欺负了,作为发现这个迹象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示例:课堂上有学生和教师顶嘴,并且措辞十分不当。

作为教师的你听了这些心里很不好受,此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你还可以在这里写下自己的例子
面对学生常见的不当行为,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冷静专业的应对方式。

从现在开始,希望你在不让学生发觉自己感情用事的情况下,处理好学生的不当行为,并记录下来。

这样将会帮助你在遇到教学问题时,更加注意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这正是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首先让你以专业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而过渡到以专业的方式应对具体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