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20-2021学年普通心理学第一二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20-2021学年普通心理学第一二
章试题
1. 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 [单选题]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正确答案)
D.动作记忆
答案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对该事件的体验则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
2. 从记忆的角度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
[单选题] *
A.语义记忆
B.情绪记忆(正确答案)
C.运动记忆
D.情景记忆
答案解析:害怕属于情绪情感,故本题应选择情绪记忆。
3.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
[单选题]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正确答案)
D.语言逻辑记忆
答案解析:动作记忆是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所以选择C。
4.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分别是( )。
*
A.直接记忆
B.瞬间记忆(正确答案)
C.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D.长时记忆(正确答案)
5.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
[单选题] *
A.长时记忆(正确答案)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6. 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可将记忆分为( )。
*
A.形象记忆
B.瞬时记忆(正确答案)
C.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D.长时记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 )。
*
A.感觉记忆(正确答案)
B.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C.长时记忆(正确答案)
D.情绪记忆
答案解析: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其中,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8.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
[单选题] *
A.二十五-五秒
B.二十五-一秒(正确答案)
C. 二十五-二秒
D.二十五-六秒
答案解析: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一般是二十五-一秒,最长不会超过四-五秒。
9. 瞬时记忆的特点有( )。
*
A.时间极短(正确答案)
B.容量较大(正确答案)
C.形象鲜明(正确答案)
D.信息原始(正确答案)
10.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
[单选题] *
A.语义
B.概念体
C.视像和声像(正确答案)
D.图式
答案解析: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形象特征.视觉器官的编码)和声像记忆(听觉器官的编码)。
11. 小明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十几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
[单选题] *
A.内隐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D.长时记忆
答案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
题干中十几秒中属于短时记忆。
12. 记忆模块-之间的是( )。
[单选题] *
A.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永久记忆
答案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
其容量有限,一般为七±二个组块。
13.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
[单选题] *
A.三
B.四-五
C.七±二(正确答案)
D.九-二十
14. 国际重要会议上,记者奋笔疾书记下会议内容,使用的记忆是( )。
[单选题] *
A.瞬间记忆
B.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答案解析: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故本题答案为B。
15. 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
[单选题] *
A.瞬间记忆
B.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答案解析: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故本题答案为B。
16. 长时记忆的认知过程有( )。
*
A.编码(正确答案)
B.复述
C.存储(正确答案)
D.提取(正确答案)
17. 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 [单选题] *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正确答案)
D.形象编码
答案解析: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制激物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条性,其中视觉编码是主要形式。
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被称为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其中以听觉编码为主。
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形式理渡。
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储存。
佩维沃等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除了有语义编码外还存在表象编码。
18. 在一场篮球赛中,知道篮球比赛规则或在什么情况下罚球次,涉及的是( )。
[单选题] *
B.程序性记忆
C.行为记忆
D.语义记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语义记忆是以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本文中比赛规则属于规律,故选择D。
19. ( )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单选题]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义记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20. 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 )。
*
A.端午节的日期(正确答案)
B.雨的成因(正确答案)
C.骑车的技能
D.舞蹈表演
答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不同记忆类型的理解和掌握。
安德森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对“骑车的技能”和“舞蹈表演”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对“端午节的日期”和“雨的成因”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
故选AB。
21. 学会骑自行车后,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是( )。
[单选题] *
B.程序性记忆(正确答案)
C.情景性记忆
D.语义记忆
22. 记忆过程包括( )。
[单选题]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正确答案)
23. 属于意义识记的是( )。
[单选题] *
A.小敏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正确答案)
B.小敏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九位数字
C.小敏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敏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答案解析: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这是通过弄清成语本身意义、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是意义识记的一种表现形式。
24.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保持,教师应( )。
*
A.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记忆术(正确答案)
B.教会学生进行组块化编码(正确答案)
C.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过度学习(正确答案)
D.组织学生合理进行复习(正确答案)
25. 记忆包括识记,( ),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单选题] *
A.保持(正确答案)
B.巩固
C.理解
D.联想
答案解析: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6. 俗话说“睡眠可以凝固记忆”是因为睡前识记没有倒摄抑制。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睡眠可以凝固记忆”是因为睡前没有任何知识的干扰,属于没有倒摄抑制。
27. 倒摄抑制( )。
*
A.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B.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
C.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正确答案)
D.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28. 人学完一系列词汇以后,开始的几个词,一般比中间记得牢,这是( )效应。
[单选题] *
A前摄
B后摄
C.首因(正确答案)
D.近因
答案解析: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一
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三十二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
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
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
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
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
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而开始的单词比中间的记得牢是因为开始只受后摄抑制,不受前摄抑制,AB选项不全面。
29.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容易回忆起先前的学习材料,而后面的学习材料回忆的效果不佳,这种现象是( )。
[单选题] *
A.前摄抑制(正确答案)
B.倒摄抑制
C.痕迹衰退
D.同化
答案解析: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学生容易回忆起先前的学习材料,而后面的学习材料回忆的效果不佳,是由于受到前摄抑制的干扰。
30. 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 )影响的结果。
[单选题] *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正确答案)
31. 一般清晨刚起床和晚上睡觉前记忆,效果会比较好,这是由于( )的影响。
[单选题] *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正确答案)
32.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后来获得的信息化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33.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 ) [单选题] *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两种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呈现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回忆出来。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呈现的刺激材料较容易被回忆出来。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或相关加工受到影响。
词优效应是知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效应,是指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34. 开头记得非常清楚,这是( )。
[单选题] *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系列位置效应中,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5. 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单选题] *
A.痕迹衰退说
C.同化说(正确答案)
D.动机说
答案解析:奥苏贝尔提出引起遗忘的同化说。
36. 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 )。
[单选题] *
A.干扰说
B.压抑理论(正确答案)
C.同化说
D.痕迹衰退说
37. 因为记忆是痛苦的或者是可怕的而发生了遗忘,这种遗忘被弗洛伊德称为( )。
[单选题] *
A.认知性遗忘
B.干扰性遗忘
C.动机性遗忘(正确答案)
D.消退性遗忘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动机性遗忘的概念。
动机性遗忘即由一定的动机驱使所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这种遗忘可以将某些痛苦或令人尴尬的记忆排除到意识之外,使人忘掉这些经历,从而保护自己。
38. “舌尖现象”体现出来的遗忘理论是( )。
[单选题] *
A.干扰说
B.提取失败说(正确答案)
C.同化说
D.痕迹衰退说
39. 德国心理学家( )最早对记忆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
[单选题] *
B.艾宾浩斯(正确答案)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最早发现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4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是( )。
[单选题] *
A.先快后慢(正确答案)
B.先慢后快
C.均衡
D.先快后慢,再快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最早发现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1.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一天后,知识遗忘的数量是( )。
[单选题] *
A.百分之四十二
B.百分之五十
C.百分之六十六(正确答案)
D.百分之三十八
42.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人的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 )。
[单选题] *
A.及时复习(正确答案)
B.过度学习
C.分散复习
D.组织编码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43.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发现,遗忘是由记忆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复习多遍之后就不再遗忘。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题干所述为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
44.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单选题] *
A.一小时内(正确答案)
B.二—十二小时
C.十三—二十四小时
D.二十四小时后
45.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百分之八十三,乙班同学的保持量百分之二十五。
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 )。
[单选题] *
A.集中复习
B.分散复习
C.及时复习(正确答案)
D.适度复习
答案解析: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结合题干中甲乙两个同学有无及时复习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
故本题答案为C。
46. 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 )。
[单选题] *
A.识记
C.再认(正确答案)
D.回忆
47. 做选择题的过程是( )的过程。
[单选题]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正确答案)
D.回忆
48.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 )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
[单选题] *
A.多种(正确答案)
B.两种
C.三种
D.单一
答案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增强记忆的方法包括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要及时、复习要合理、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适当超额。
49.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单选题] *
A.百分之一百二
B.百分之五十
C.百分百
D.百分之一百五(正确答案)
50. 50.背诵一篇文言文,经过二十分钟刚好背诵并正确回忆,为了巩固,又增加十分钟的背诵时间,这就是过度学习,其过度量为( )。
[单选题] *
A.百分之五十(正确答案)
C.百分之一百五
D.百分之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