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业情况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产业情况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双城市奶牛产业大体上情况
双城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东北亚中心城市—哈尔滨市近郊,被
誉为“天鹅项下明珠”。

京哈铁路、京哈公路、同三高速公路横贯八县。

双城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是东北历史名城,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
战军前线指挥部曾工程兵设在这里。

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329万亩,辖9镇15乡246个行政村,总人口80.7万人,其
中农业人口60万。

2007年财政收入7.3亿元。

2007年末,农业总产
值实现92.6亿元,其中畜牧业营业额达到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牧业人均收入2818元,占农民人均收入5422元的52%。

双城是我市粮食生产10强县(市),粮食产量多年更稳定在30亿斤以上;
是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区(市),年生产鲜奶63万吨;是全国食品工
业10强县(市);是黑龙江省十强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二位。

近年来,通过实施大项目投资牵动战略和品牌战略,初步形
成了以宝洁公司、娃哈哈为代表的乳制品业;以山东“六合”、荣耀
饲料科技产业为名誉主席的饲料产业。

吉林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
持开始实施主辅换位、打造产业强市发展战略,近10月底年末来始终
保持奶牛存栏年均增长15%、牛奶进口量年均增长17%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市奶牛存栏27.1万头。

2007年乳制品畜牧业实现税金2.3亿元。

(二)克东县奶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隶属于齐齐哈尔市,距省城哈尔滨
市283公里,距齐齐哈尔市202公里,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
镇3乡10个农林牧场,98个行政村,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耕地面积162.4万亩。

克东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是中国腐乳之乡。

克东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农业小、工业弱、财政穷”的境地。

2001年以来,他们深刻审视边疆民族,借鉴先进地
区发展经验,提出了“工业立县、乳业兴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发
展以奶牛生产为核心的主导型农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懈抓奶源、建
基地、壮龙头。

经过全县上下6年多的共同努力,奶源基地建设取得
显著成效。

全县奶牛存栏由山羊起步第一阶段的1350头增加到去年的2.2万头,饲养总量扩大了15.3倍;飞鹤乳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
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7年,飞鹤乳业在展枝实现产值11.7亿元,上缴税金4039万元。

乳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牧业收入新闻来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07年农民人均牧业收
入达到900元,是2002年的4.1倍;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比重由2002年的10.7%提高到2007年的23.3%。

建成万头牧场1个,
培育奶牛小区15处,发展万头奶牛镇1个、千头奶牛村2个、500头
四至奶牛专业村13个、5头以上奶牛毛峰562户。

为了推动乳业持续
健康发展,去年,该县顺应奶牛发展趋势,围绕龙头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又提出了未来三年全县奶牛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要往后目标,即
以飞鹤万头欧美国际示范牧场为龙头,以多种经营形式的中小型牧场
为主体,以千家万户普养为基础,推动高端化奶牛生产由普养向规模化、科学化转变,全面构筑奶牛发展新格局。

(三)甘南县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右岸,过渡性地处大兴安岭南麓
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半农半牧县份。

全县幅员面积4782平方公里,辖5乡5镇、95个行政村、611个自然屯,耕地面积279.6万亩,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

近年来,全镇该县大力实施兴牧富民战略,始终坚持把奶牛产业
作为农民收入,推进主辅换位的优势产业来抓,通过采取强化领导抓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建龙头,增加投入扩总量,强化基础搞服务等几
种有效措施,促进奶牛产业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该县奶牛存栏
达到7.5万头,奶牛超万头乡镇1个,超五千头乡镇3个,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5头以上的肉牛专业户980户。

2007
年末,全县奶茶产量达到13万吨,宠物食品加工企业民营企业收购加工
鲜奶4.6万吨。

奶牛生产在全省66个县(市)排名第十位,在全市九
县当中排第八位。

二、基本经验和启示
黑龙江双城、克东、甘南等市县在短短10-20年里,有的甚至在
几年时间内,奶牛优势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举足轻重、富县
裕民、具有强大带动力的乳品生产能力基地,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经
验和启示:
(一)做大做强乳牛产业,必须要有邻近地区强大的邻近龙头企
业牵动。

我们知道,一列满载的火车,引擎越强大跑的就越快,反之
跑的就慢。

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雄厚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

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壮大奶牛产业的强大引擎。

因此,做大
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产业关键中的关键。

发展壮大双城市乳业的崛起
得益于成功引进达能和娃哈哈乳制品公司。

公司的发展壮大为地方带
来税收,增加了税收实力的政府会更有实力反哺奶牛海产品,形成一
个良性循环。

雀巢公司自1990年在双城建厂投入使用以来,投资总量
已达7.16亿元。

经不断扩建,日加工能力也已由当初的200吨增至目
前的1500吨。

正在进行的四期扩建将使鲜奶日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

和甘南乳业的腾飞得益于飞鹤乳业的成功入驻。

克东飞鹤乳业日鲜奶
加工能力从2001年不足40吨提高到现在的500吨,七年来累计构建
产值29.86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3162亿元,三分之一全县工商税总收
入的46%。

甘南飞鹤奶业投资3.6亿元,现在一期工程也已投入生产,预计到2021年,该企业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日处理鲜奶将达到1000吨,
年可创产值16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

我们过去奶牛产业发展不快,是税源本地没有强大的能带来与的龙头企业牵动因素分不开的。

(二)做大的做强奶牛产业,必须必须要严格控制政策的扶持力度。

几个县市的经验说我们,把奶牛产业确定为畜牧业重点突破口后,政府的各项扶持措施必须要相应跟上。

通过座谈,我们感觉到他们制
定的扶持政策,很超前很有气魄。

尤其是甘南和克东两个财政收入亿
元左右的县份,相关政策制定政策捉刀之大令人叹服。

譬如,为了调
动干部群众发展战略奶牛的积极性,克东先后实行了购牛补贴和交售
鲜奶补贴。

2006年实行每购买一头鹌鹑补贴1000元政策,当年发放购牛补贴资金500万元。

2007年后购牛补贴改为奶汁补贴,向飞鹤每交
售一公斤鲜奶补贴0.1元,这年发放奶汁补贴资金217万元。

对于交
奶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县财政财政支出为其购
买养老保险。

对购买牧业机械、保险、建青贮窖和沼气池下述也相应
给予补贴。

对于外来投资建设大型标准化牧场的租地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并给青贮饲料地补贴。

甘南县对于发展奶牛先进乡镇县区和领导
干部进行奖励,将地方性税收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乡镇财政,各乡镇从县里奖励的50%中拿出50%奖励党委书记、乡镇长及其他有关相关人员。

同时对村和村干部也制定了奖励办法。

双城对各乡镇建立了返税
政策,交售鲜奶越多,返税比例越高。

对达到一定数量的招商养牛引
进者、对机关事业单位创办一定规模股份制牛场、对奶牛大户都实行
奖励政策。

对连续两年成母牛存栏超过50头,符合《干部任用管理条例》的,一般基层干部提拔为副科级,处级提拔为正科级,并兑现工
资待遇。

可以说,他们制定的某些经济政策,是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
想的。

从这些可以充份看出他们思想之解放,观念之超前,气魄之大来。

(三)做大做强奶牛科技产业,必须加强领导并保持政策连续性。

从几个兄妹这种做法县市的基本做法来看,之所以能够帮助取得巨大
成功,除了也是主导产业把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产业做为大产业和主导
产业来抓,肉牛把奶牛产业作为畜牧业的突破口以外,更重要的是领
导重视,体现在核心领导重视。

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亲自插
手亲自抓,他们将乡村党政主要领导确定为第一责任人。

而且一届一
届党组织班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班子更迭,领导更换,
但指导思想不换,思路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全党全社会都来
关心关注奶牛产业的良好氛围。

克东将奶牛生产作为农村三项工作的
首位。

为加强奶源市场的管理,各地都专门成立了由牧业局常务,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物价、交通、卫生、农机等部门为成员的奶业
管理办公室。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县的
奶牛产业一度是走在双城等地前面的,那时双城就曾经组织人员到我
县来学习取经。

几经波折,现在他们已经推进步入发展快车道,我们
现在已经远远落后,和双城不可同日而语了。

(四)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破解部分资金瓶颈难题。

在奶
牛发展上,和我们起步相似的甘南县部分资金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痛点
问题。

甘南县遵从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推进的原则,采取增加
信贷直接投入、利用扶贫资金、发动农民自筹等配套措施,建立稳定
的投入经费机制,以购为主,引繁结合,迅速扩张总量。

200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奶牛专项信用贷款日均和扶贫款26245万元,其中扶贫
款2376万元,信贷资金23869万元。

2007年新增奶牛1.5万头,新增
奶牛专业屯12个。

(五)做大做强奶牛工业,必须要加强十个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
防疫灭病体系建设。

奶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防疫灭病的建立健全。


个县市都建立健全了县(市)、乡、村三级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稳定了防疫队伍,相关人员都纳入全额预算盘子。

甘南县每年拨付
18.7万元专款,用于解决村防疫员的工资,极大地调动了村级检疫自主
性员的积极性。

沃苏什卡加强繁育运行机制改良体系建设。

现在他们
都由过去的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由缺少奶牛单产向转变提高单产转变,都加大了繁育改良的的耗用力度,加大了冷配站点的铺设和扶持
力度,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国家政策倾斜的原因,他们都了奶牛良种补贴和后备母牛补贴。

甘南县在国家农办的支持下,还巨范围搞了质量范围奶牛性控胚胎移植工作,他们与青岛剑桥湾现
代牛业公司合作,利用当地的黄牛资源进行奶牛性控胚胎移植,大力
推进了奶牛良种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强饲
草饲料评估标准评价体系建设。

他们就在大力推广硝酸锶青贮饲喂技术,把饲喂青贮饲料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奶牛单产和效益的不可或
缺措施。

在广泛发动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的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养殖规模户和合作社发展青贮饲料。


双城为例,目前,全市青贮公司目前已发展到5家,年生产青贮饲料
14万吨,今年计划种植20万亩青贮,基本保证一头奶牛一亩青贮。

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大力发展山羊
养殖业,形成了一定养殖投资规模,干部群众取得一定养殖的养殖经
验和教训。

但由于奶牛品质较差,规模化、科学化养殖程度相对较低,鲜奶整个市场持续疲软,养殖成本攀升,效益下降,本地没有税源型
龙头企业,加上个别地方对奶牛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主导产业奶牛传统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过考察,我们感到奶牛产业不同于一般的项目,一般的机械制造项目
可以富县但不可不能裕民,奶牛产业是既能兴华富县又能裕民。

扶持
奶牛产业化进一步增强既能增强县财力,还能惠及“三农”,是不可
多得的踏实产业。

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目前是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
应该十分发挥我县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紧紧抓住奶价市场走高和
飞鹤乳业在我县项目投资建厂的机遇,采取数种措施迅速发展壮大奶
牛产业。

三、几点建议
我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竞争优势和养殖基础。

从地理环境上看,我们和双城都位处北纬
45国度度世界公认的山羊养殖黄金带上,特别喜爱发展奶牛。

除双城
靠近大城市,地理区位比我们有竞争优势外,克东、雅安的地理位置
优势都腹地不如我们。

从资源要素禀赋上以看,据统计资料显示,双城
草原面积为26.4万亩,克东草原面积为19.4万亩,甘南草原面积为111.5万亩。

我们的高山资源要比他们都优越。

从地方财力投入潜力上所看,克东和甘南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

借鉴堂兄弟县市经验,对我
县力劝奶牛产业发展略德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抓好奶牛产业“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

各级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就过问,亲自抓,把发展奶牛产业当
成富县裕民的大产业来抓。

要一把手挂帅,形成一级抓一级,第二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机制。

要尽快开办由牧业局牵头,监察、工商、公安、技术监督、卫生、广电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管理办公室,人员
由组织部门从或单位副局级干部相关优秀后备干部中选调,并安排专车,落实相应经费。

(二)制定更加灵活更加实用更加超前的优惠和激励折扣政策。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各项优惠和财政政策激励
政策,对照先进县市有关政策,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扬长避短,去粗
取精。

要相关政策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更加优惠、
更加具有整体性的政策。

在激励政策上,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身于,
以此激励和调动干部群众发展奶牛的积极性。

(三)切实研究解决资金瓶颈三要问题。

除借鉴兄弟县市的做法外,为了尽快健康发展奶牛业,我们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独辟蹊径,研究其他办法。

比如,我们在目前财政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每年是否
可以列支2000万元左右的牧业发展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推行是否
可以采取市财政担保的方式,利用国开村镇银行软贷款发展奶牛业;
是否可以利用世行、国际农发等低息贷款资金发展奶牛业;是否可以
调整牧业贴息大笔资金的用途,将每年列支的300万牧业贴息资金,
用做还贷市场风险准备金。

只要我们严格把关,系统性风险也是可以
降低和规避的。

此外,还要十分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支持。

财政、发改、扶贫、牧业、农发等相关部门要超前谋划,组织人员编写各类
项目,建立项目库。

十分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多争取一些国家扶
持政策。

(四)加快防疫灭病、繁育改良、饲草饲料“三个”体系建设步伐。

在王丽强灭病体系上,一方面要将防疫防疫员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要重新安排一
部分经费,将奶户饲养技术培训纳入培训计划。

在繁育改良体系上以,要高起点站位,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品种改良,加快性控精液和性
控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步履,迅速扩大优良生境数量。

在饲草饲
料评价体系建设上,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落实补贴政策,引
导奶户自觉开展青贮。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型规模饲养场。

目前,全国奶牛的产业发展形势是“牛奶进城,奶牛下乡”,都在抢占资源,谁占有了资源,谁就有参与竞争的资本。

由于城市的发展、管理效率养殖管理成本的提高以及环境卫生的苛求,很多大城市周边的境地奶牛猪场面临搬迁境地。

我们要在土地、建舍、草原承包、补贴等各各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利用一些影响大的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广泛招商,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大的集团来投资建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