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2.《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含有的热量增加
D.拌:香葱和豆腐加入少许调料搅拌即可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
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5.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
6.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瓶内有雾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B.雾的生成,表明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了
C.瓶内不盛水,瓶塞跳起没有雾,瓶内气体内能仍会减少
D.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7.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
8.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冬天里雪花飞舞B.公园里花香四溢
C.扫地时尘土飞扬D.天空中乌云翻滚
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D.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C.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时是等效的
12.重庆美食名扬四方,吸引全国各地旅客来“打卡”,如图所示是大家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小面——刚煮熟的小面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酸辣粉——酸辣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C .回锅肉——炒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 .重庆火锅——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端午节煮粽子,很远就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_________;脱粽叶,总有米粒粘在粽叶上,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煮熟的米粒很容易变形,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14.很多有生活经验的同学发现煮好的鸡蛋用凉水冷却一下就好去壳了。

如果水的质量是0.5kg ,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升高了3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J 。

如果将水倒
去一半,剩余水的比热容为_____J/(kg·
℃)。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瓶子中,必须下面瓶子装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瓶子装空气。

这样做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

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的分子不停的 __________ 。

16.“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

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含义:
(1)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______;
(2)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______;
(3)今天天气真热______。

17.天然气因其环保,已经被人们广泛利用。

完全燃烧30.07m 天然气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可以将4kg 的水由20℃加热到_____℃。

,[73
410J /m q =⨯天然气,()34.210/kg C J c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8.如图甲,把一个高温小球放入一小盒低温的沙子中,两者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在前5min内,内能不断减小的是______(选填“小球”或“沙子”),通过乙图可得两者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小球的比热容大”、“沙子的热容大”或“无法比较”)。

19.A、B 两物体的初温均为0℃,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容是B的1
4
,它们吸
收相同的热量后再接触,则A、B两物体末温的倍数关系是___________;热量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

20.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转化为内能。

三、解答题
21.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将200 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 kg的无烟煤。

水的比热容是4.2×10 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5×l07J/kg。

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22.质量为0.1k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2.3×103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74℃。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
23.燃烧干木柴将水加热,如果干木柴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只有30%被水吸收,为了使10kg的水由20℃加热到7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要用多少千克干木柴?[q干木柴=1.4×107J/kg;水的比热是c水=4.2×103J/(kg∙℃)] 24.当今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扬州城乡得到广泛使用。

如图所示,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能将8 ℃、100 L水加热到38 ℃。

请解答:[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

(2)热水器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3)在此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4)若此期间太阳辐射到热水器的热量为4.2×107 J,则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25.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不同液体,其中液体甲的质量为0.4千克。

两液体分别吸收39.610⨯焦的热量后,液体甲升高的温度较多。

(1)若c 甲=32.410⨯焦/ (千克°C ),求吸收热量后液体甲升高的温度。

(2)若液体甲的密度为30.810⨯千克/米3,求液体甲的体积。

(3)如果将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当剩余部分再次吸收相同热量时,发现液体乙升高的温度较多。

请通过推理说明两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炖锅的内部简化电路图,电炖锅上有1000W 和400W 两档功率,档位可自动调节。

其工作过程是:按下开关,自动选择1000W 档将汤煮至100℃,然后自动跳至400W 档进行保温慢炖。

设汤的初温为20℃,质量为3kg ,汤的比热容为4.0×103J/(kg•℃)。

求:
(1)若电炖锅将汤从初温加热至100℃耗时20min ,在此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炖锅的效率是多少?
(3)电炖锅进人保温慢炖时,开关S 会自动跳至“a”或“b”哪个位置?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是外界对其做功,比如压缩气体,故A 选项错误,A 选项符合题意;
B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是正确的,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正确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是正确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D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是热的良导体,故A错误;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的内能增加,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
D.拌:香葱和豆腐加入少许调料搅拌即可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B
A.比热容指的是物体的吸/放热本领,相同时间内,电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相同,即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慢的比热容大,故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故A不符合题意;
BC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少,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故B正确符合题意,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D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与是否运动无关,故A选项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但在0℃以下时仍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
C.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不能说明高温物体内能一定高,故C选项错误;
D.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有可能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因此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A 正确。

故选A。

6.C
解析:C
A.给瓶内打气时,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故A错误;
B.雾的形成是因为瓶内水蒸气温度降低发生液化,故B错误;
C.瓶内没有水时,瓶塞跳起是因为气体对外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故C正确;D.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A.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错误;
B.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变大,故B错误;
C.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是试管内水蒸气给塞子加热变烫的,不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
D.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B
分子热运动是微观世界的微小粒子的运动,人眼直接无法观察到的,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雪花飞舞、尘土飞扬、乌云翻滚是人眼直接观察得到的,是宏观的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解析:A
A.固体分子间有间隙,但是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是因为物体间存在空隙,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A
A.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和质量,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故A正确;
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而不是内能,故C错误;
D.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D
A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指的是在热传递过程所传递的内能的多少,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故A 错误;
B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故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B 错误;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故C 错误;
D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有: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故D 正确。

故选D 。

12.B
解析:B
A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
B .闻到香味是由于食品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故B 正确;
C .炒肉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故C 错误;
D .当汤沸腾以后,温度保持不变,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节省燃料,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3.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吸引力排斥力
解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吸引力 排斥力
[1] 很远就闻到粽子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脱粽叶,总有米粒粘在粽叶上,这表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所以煮熟的米粒很难被压缩。

14.3×10442×103
解析:3×104 4.2×103
[1]水吸收的热量
344.210J/(kg 0.5kg 30 6.310J Q cm t =∆=⨯⋅⨯⨯=⨯℃)℃
水吸收的热量为6.3×
104J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将此杯水倒掉一半,质量改变,但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为34.210J/(kg )⨯⋅℃。

15.要排除气体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要排除气体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做无规则运动
[1]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方,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中,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放在上方,把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下方。

[2] 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撒现象。

16.内能热量温度
解析:内能 热量 温度
(1)[1]手感到发热是指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

(2)[2]物体吸热是指吸收热量。

(3)[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今天天气真热,“热”是指温度。

17.70
解析:70
完全燃烧30.07m 天然气释放热量
7336410J/m 0.07m =2.810J Q q V ==⨯⨯⨯天然气
水吸收热量
5'30%8.410J Q Q ==⨯
根据0()Q cm t t =-可知加热后温度
503'8.410J 20C 70C 4.210J/(kg C)4kg
Q t t c m ⨯=+=+=⨯⋅⨯水 加热后温度为70℃。

18.小球无法比较
解析:小球 无法比较
[1]把一个高温小球放入一小盒低温的沙子中,两者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在前5min 内,高温小球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小,同时低温沙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断增大。

[2]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小球放出的热量等于沙子吸收的热量,小球的温度变化量较大,但是小球和沙子的质量未知,由Q c m t
=∆无法比较两者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19.tA=2tB 从A 传向B
解析:t A =2t B 从A 传向B
[1]根据比热容公式和题意可得
A A A
B B B A A B B
Δ412Δ121Q
t c m c m Q t c m c m ===⨯= 因为A 、B 两物体的初温均为0℃,所以末温的倍数关系是t A =2t B 。

[2]因为A 的温度高,所以热量的传递方向是从A 传向B 。

20.减小减小机械能
解析:减小 减小 机械能
[1][2]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洒水的过程中质量在减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高度不变、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减小。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在摩擦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三、解答题
21.(1)6.3×
107J ;(2)2.1×108J ;(3)30%。

(1)锅炉内200kg 的水吸收的热量:
3710 4.210J/(kg )200()kg (10025 6.310J Q cm t t =-=⨯⋅⨯⨯-=⨯吸℃℃℃)
(2)6kg 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786kg 3.510J/kg 2.110J Q m q ==⨯⨯=⨯煤放
(3)此锅炉的效率:
786.310J 100%30%2.110J
100%Q Q η⨯⨯⨯⨯===吸放 答:(1) 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6.3×
107J ;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1×108J ;
(3)此锅炉的效率是30%。

22.46×103J/(kg ⋅℃)
根据Q cm t =∆吸可得
330.4610J/(kg )0.1kg (7412.4230J )
Q c m t ===⨯⋅∆⨯-⨯吸℃℃℃ 答: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0.46×
103J/(kg ⋅℃)。

23.(1)2.1×106J ;(2)0.5kg
(1)10kg 水由20℃加热到70℃吸收的热量
3吸水06=(-)=4.210J/(kg C)10kg (70C 20C) 2.110J Q c m t t ⨯⨯︒-︒=⨯⨯⋅︒
(2)水吸收2.1×106J 的热量,木柴要放出的热量
66吸放 2.110J =710J 30%
Q Q η⨯==⨯ 需要燃烧的干木柴质量
6放干木柴7干木柴710J 0.5kg 1.410J/kg
Q m q ⨯===⨯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6J 。

(2)要用0.5kg 的干木柴。

24.(1)内;(2)100kg ; (3)1.26 ×107 J ; (4)30%。

(1)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
(2)水的体积
V =100L=100dm 3=0.1m 3,
水的质量:
m=ρV =1.0×103kg/m 3×0.1m 3=100kg ;
(3)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 -t 0)=4.2×103J/(kg•℃)×100kg×(38℃-8℃)=1.26×
107J ; (4)该热水器的效率:
771.26?10J ×100%=30% 4.2?10J
Q Q η==吸。

答:(1)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2)热水器中水的质量是100kg ;
(3)在此过程中,水吸收了1.26 ×107 J 热量;
(4)该热水器的效率是30%。

25.(1) 10℃ (2) 45103m -⨯ (3) 乙甲<c c
【分析】
根据“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不同液体”可知,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热量的计算,根据相关物理量的求解公式及变形进行求解。

(1)由Q =cm △t 可得,吸收热量后液体甲升高的温度:
()339.610102.4100.4甲甲J ℃J/kg?℃kg
Q t c m ⨯===⨯⨯ (2)由m V
ρ=可得,液体甲的体积: 430.45100.8103甲3甲kg m kg/m
m V ρ-=
==⨯⨯ (3)已知: V 甲=V 乙,ρ乙>ρ甲
由m V
ρ=可知: 乙甲>m m
如果将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则:
剩乙剩甲>m m
当剩余部分再次吸收相同热量时,发现液体乙升高的温度较多。

由Q =cm △t 可得:
乙甲<c c
26.(1)9.6×105J ;(2)80%;(3)保温慢炖状态。

【解析】(1)汤吸收的热量:Q =cm(t-t 0)=4.0×103J/(kg·℃)×3kg×(100℃-20℃)=
9.6×105J ,(2)加热功率P =1000W ,加热时间t =20min =1200s ,电炖锅消耗的电能:W =Pt =1000W×1200s =1.2×106J ,则电炖锅的效率:η==80%;(3)电炖锅进入保温慢炖时,开关S 会自动跳至“b ”位置;理由是:当开关S 跳至“b ”位置时,
电阻R1、R2串联接入电路,电路电阻较大,根据P=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此时电炖锅处于保温慢炖状态。

点睛:根据Q吸=cm(t−t0)求出在此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根据W=Pt求出电炖锅消耗的电
能,然后利用η=求出电炖锅的效率;知道加热功率和保温慢炖功率,根据P=可得出电路电阻大小,进而知道开关S的接入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