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考化学 课时提能演练(八) 3.3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时提能演练(八) 3.3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人
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
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FeCl2
B.NaHCO3
C.Al(OH)3
D.Fe(OH)3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 )
A.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4.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3===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6.(2012·宿州模拟)A、B、C是所学过的三种单质,A、B、C及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
D、E、F的水溶液呈酸性。
若D+C―→E+F且常温下只有B为气态,则A、B、C分别为( )
A.Fe、Cl2、Cu
B.Fe、Cl2、H2
C.Cu、Cl2、Fe
D.Fe、Cl2、Mg
7.(预测题)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8.(2012·黄山模拟)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9.将一浅绿色溶液,置于空气中,变黄色。
将此黄色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形成一种红褐色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3+
B.欲检验该黄色溶液中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C.配制该浅绿色溶液,要向其中加少量酸与铁粉,目的是为了防止Fe2+的水解与氧化
D.欲检验浅绿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滴入KSCN溶液,看是否变红色
10.(易错题)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0分)(2011·大纲版全国卷改编)如图中,A 、B 、C 、D 、E 是单质,G 、H 、I 、F 是B 、C 、D 、E 分别和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
①反应C +G ――→高温
B +H 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 可以发生反应:2E +I=====点燃
2F +D ,F 中E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 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_______、灼烧、、称量。
(5)若实验中铁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
13.(16分)(探究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5)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
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选填序号,下同)为;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
①一定有Fe3O4
②一定有Fe
③只有Fe3O4
④只有Fe
(6)另一份用(填仪器名称)加入,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探究三】设计如下流程测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试剂b的化学式是。
(8)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A项,由于每溶解56 g的Fe,溶液中析出2 g 的H2,所以溶液质量增重;B项,由于每溶解56 g的Fe,溶液中析出64 g的Cu,所以溶液质量减轻;C项,Fe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D项,Fe与AlCl3溶液不发生反应,故选B项。
2.【解析】选C。
A项,Fe+2FeCl3===3FeCl2;B项,Na2CO3+CO2+H2O===2NaHCO3;C项,通过化合反应不能直接制得Al(OH)3;D项,4Fe(OH)2+O2+2H2O===4Fe(OH)3,故选C项。
3.【解析】选D。
Fe(NO3)2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
3Fe3++NO↑+2H2O,所以反应后溶液变棕黄色,故选D项。
4.【解析】选D。
由于先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后发生反应:Fe+CuCl2===FeCl2+Cu。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Fe2+,可能含有Cu2+,一定不含Fe3+;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故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
5.【解析】选A。
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3Fe2++NO-3+4H+===
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只能生成Fe2+和H2。
6.【解析】选A。
B单质水溶液呈酸性,且常温下为气态,则B为Cl2,结合转化关系可推出,A、B、C、D、
E、F分别为Fe、Cl2、Cu、FeCl3、CuCl2、FeCl2。
7.【解析】选D。
8.【解析】选C。
①Fe与Cl2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无论Fe是否过量,都生成FeCl3,②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再加入KNO3,相当于生成稀硝酸,能将
Fe2+氧化成Fe3+,③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相当于生成稀硝酸,Fe2+被氧化成Fe3+,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若Fe过量,则不会有Fe3+。
故选C。
9.【解析】选B。
向该黄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可以证明含有Fe3+,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Fe与Fe(NO3)3、Cu(NO3)2、HNO3反应的先后顺序;
(2)横、纵坐标及曲线各折点表示的意义;
(3)HNO3反应生成的Fe3+和溶液中的原有Fe3+均与Fe发生反应。
【解析】选D。
由于先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再发生反应:Fe+
2Fe(NO3)3===3Fe(NO3)2,最后发生反应:Fe+Cu(NO3)2===Fe(NO3)2+Cu。
由图像知,1 mol Fe与HNO3发生反应,生成Fe(NO3)31 mol,需HNO34 mol;由图像知,1 mol Fe与Fe(NO3)3发生反应,则需Fe(NO3)32 mol,所以原溶液中含有Fe(NO3)3 1 mol;由图像知,1 mol Fe与Cu(NO3)2发生反应,则需Cu(NO3)2 1 mol,所以原溶液中含有Cu(NO3)2 1 mol,故选D项。
【方法技巧】铁与硝酸的反应规律
(1)铁与浓硝酸在常温下钝化,在加热时剧烈反应。
(2)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硝酸过量时:
Fe+4HNO3===Fe(NO3)3+NO↑+2H2O ①
Fe过量时:
3Fe+8HNO3===3Fe(NO3)2+2NO↑+4H2O ②
铁与稀硝酸反应有关量的问题,可用数轴表示为:
①当n(Fe)n(HNO 3)≤14时,按反应①进行,
产物仅有Fe(NO 3)3,HNO 3可能有剩余。
②当n(Fe)n(HNO 3)≥38时,按反应②进行,
产物仅有Fe(NO 3)2,Fe 可能有剩余。
③当14<n(Fe)n(HNO 3)<38时,则反应①②均发生,
产物为Fe(NO 3)2和Fe(NO 3)3。
11.【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Mg 、Al 、F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与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时注意寻找突破口,如铝热反应应用于铁轨的焊接、CO 2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等。
【解析】(1)铝热反应应用于铁轨的焊接,由①可知C 为Al 、G 为Fe 2O 3、B 为Fe 、H 为Al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 2O 3=====高温
2Fe +Al 2O 3。
CO 2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由②可知E 为Mg 、I 为CO 2、F 为MgO 、D 为C 。
综上可知A 为O 2。
(2)Fe 2O 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O 3+6H +
===2Fe 3+
+3H 2O ,FeCl 3与铜粉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
+
+Cu===2Fe 2++Cu 2+
,可知n(Cu)=n(Fe 2O 3)= 1.6 g 160 g/mol
=0.01 mol ,需铜粉的质量为0.01 mol ×64 g/mol
=0.64 g 。
(3)Al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 +2OH -+2H 2O===2AlO -
2+3H 2↑,反应后溶液为NaAlO 2,与过量C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 -2+CO 2+2H 2O===Al(OH)3↓+HCO -
3。
(4)Mg 在CO 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 2=====点燃
2MgO +C ,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黑色固体。
答案:(1)2Al +Fe 2O 3=====高温
2Fe +Al 2O 3 (2)Fe 2O 3+6H +===2Fe 3+
+3H 2O , 2Fe 3++Cu===2Fe 2++Cu 2+
,
n(Cu)=n(Fe 2O 3)= 1.6 g
160 g/mol
=0.01 mol ,至少需铜粉的质量为0.01 mol ×64 g/mol =0.64 g
(3)2Al +2OH -+2H 2O===2AlO -
2+3H 2↑ AlO -2+CO 2+2H 2O===Al(OH)3↓+HCO -
3
(4)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黑色固体
12.【解析】(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 2+
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 溶液,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若滤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则说明滤液中含有Fe 2+。
(2)由于H 2O 2具有氧化性,加入过量H 2O 2的目的是:将Fe 2+全部氧化为Fe 3+。
(3)步骤③的目的是:将Fe 3+
全部转化为Fe(OH)3,所以步骤③需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或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 3++3OH -===Fe(OH)3 ↓[或Fe 3++3NH 3·H 2O===Fe(OH)3↓+3NH +
4]。
(4)步骤④的目的是:将产生的红褐色悬浊液分离,最终得到固体Fe 2O 3,所以步骤④的操作步骤是: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5)由于实验中铁无损耗,根据铁元素守恒得,每片补血剂中m(Fe)=(2×56×a
2×56+3×16÷10) g =0.07a g 。
答案:(1)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合理氧化剂)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 (2)将Fe 2+全部氧化为Fe 3+
(3)Fe 3++3OH -
===Fe(OH)3 ↓
[或Fe 3++3NH 3·H 2O===Fe(OH)3 ↓+3NH +
4] (4)洗涤 冷却 (5)0.07a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
(1)认真审题,避免由于审题不清,容易误算成“10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2)在Fe 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 2+
的存在时,就不能采取先加KSCN 溶液后加氯水等试剂的方法,而应采取加入适量酸性KMnO 4溶液,若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棕黄色,则含有Fe 2+。
13.【解析】【探究一】(1)Fe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
(2)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装置E 中发生反应:H 2+CuO=====△
Cu +H 2O ,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探究二】在验证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时,检验Fe 3+,最佳试剂为KSCN 溶液;在确定存在Fe 3+
时,检验Fe 2+
,可用酸性KMnO 4溶液。
由于酸性KMnO 4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所以在溶解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时,不能用盐酸,也不能用硝酸(因为HNO 3可氧化Fe 2+
),可用稀硫酸。
【探究三】由“红棕色固体”知,该物质为Fe 2O 3,则FeCl 3NaOH
−−−
→Fe(OH)3和NaCl 及过量NaOH −−−→过滤
Fe(OH)3沉淀−−−→强热
Fe 2O 3,所以试剂b 为NaOH 溶液。
m(Fe 2O 3)=32 g ,则n(Fe 2O 3)=0.2 mol ,
则n(Fe)=0.4 mol ,则反应后B 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4×56
28.8×100%≈77.8%。
答案:(1)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 (2)防止暴沸
(3)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4)稀硫酸 (5)① ②
(6)胶头滴管 酸性KMnO 4溶液,溶液褪色 (7)NaOH (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