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示例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册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示例之一
上册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示例之一
align=left class=most width="70%">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案示例之一
align=right width="30%">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
class=space>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领会在古代诗词鉴赏中应做到对所评论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二学习“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

三引导学生透过“情景交融”的现象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

教学设想
一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四首词的写作背景和这篇评论的写作目的不易理解,因此在向学生布置自读预习前,一方面要介绍一些有关的资料,一方面要提示学生阅读时要反复对照四首词和评论文章。

二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的“情景交融”的文学现象和“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均不难理解,但是,对其涉及到的一些较高深的理论问题,可采用深入浅教的方法,使学生止于了解,用于实践即可,达到能运用所学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即可。

三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导入课文,简介四首词的作者及四首词的特点,简介课文作者,反复诵读课文,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学习课文1、2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激发感情,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现代中国人应当珍视、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

在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中也有不少古代诗词,大家也可能自学过一些古代诗词。

有哪一位同学把自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朗诵一首。

二四首词及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这两段课文,首先要解读。

“解读”,即在读书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原义,从而全面解释出来。

第一段:
作者用一句话交代了鉴赏对象和要点,概括了全篇的写作宗旨
1 “谈一谈白居易……情调的道理,”有两层意思:(1)展示自己认识“道理”的根据
第二段:
作者分析白词的第一首《忆江南》。

这一段从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讲述创作背景
1 背诵四首词
2 在反复熟读已学过课文的基础上,谈谈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

3 从第二段中选出三句你认为能代表朱光潜先生观点的话。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第一教时内容,检查作业,
2 检查“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


答案:作者首先从白词的语言精练谈起,认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全词的精华,简洁明了,有着无穷的意趣。

从中能看出生命的流动和春天的灿烂。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白居易在写作时选取了典型情节、即选取了江花、江水这两个意蕴丰富的意象(情节),恰当而又准确地渲染了江南明丽的春天,同时又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3 典型例句:
“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简练不等于简单。

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它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二、学习解读课3—7段
第三段:
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忆江南》
前一首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为全首的精华,这一首也有两句表现了两个情节,即:“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联系复习旧课中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再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丰富的意象的作用)第一首中的两句突出的“景”,这一首两句中一个“寻”一个“看”是忆其当年的活动,突出的是一个“动”字!由此引申开去,说明白居易忆江南的原因除了那里的湖山秀美,还在于他在那里干出了不菲的政绩。

而其政绩不菲恰与“寻桂子”“看潮头”有直接关系。

因为这样的“情幽”与“闲适”之举是建立在作为一州之长的刺史的政清事简的基础上的,他并非腐败无能不理政事。

作者评析第一首词时为了突出渲染江南的春光明媚,运用了南方、北方景象的对照方法。

在评析第二首时,则是通过反复的引用来比照其相似之处,从中阐释出深尽含义。

如引白居易另两首相关的诗和他人关于桂树落子传说的记载,都是为了分析白居易的心情,也都暗示了他的政清事简。

而引李颀的名句则是为了类此说明,白居易政清事简,悠然自得,充满了山林之乐。

可见对两首词的评析,朱先生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