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五)逻辑思维下的驳论文写作(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文学和出汗》黑用的就是数论露法,对方的观点是“文学 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香则便不久长”,论据是“莎士比亚和 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水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 人不这样,就都消灭了”。鲁迅先生就抓住了对方论据中的不合 理成分,“消灭了”的东西以后是不会有人再看到的,那么“现 在的教授”又从何看见?又怎么能断定它描写的是什么呢?
【写作指导】
名言警句其实往往只是格外强调某种观点,并非普遍真理,只 要仔细揣摩,不难找到其中的漏洞。题目中的观点是让我们谦虚 谨慎,不要贻笑大方。但反过来想,在行家里手面前展示自己的 才华才能够更好地验证自己的能力,得到行家的指点,从而精进 才学、登堂入室。相反,总是在行家面前唯唯诺诺就永远不可能 有所突破,没有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人类文明又将如何进步呢 ?其实,回望历史,敢于班门弄斧的名人相当多,他们的事迹都 可以用来反驳敌方的观点。
在这则小故事中,求念信的那个人头脑中形成的论题是“阿凡 提是学者”,论据是阿凡提“头上缠着那么大的散蓝”。这个论 据与论题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由“头上缠着那么大的散蓝 ”不必然能推出“阿凡提是学者”的论题来。因为头上没有戴散 蓝的,可能是学者;头上戴散蓝的,不一定是学者。阿凡提用归 谬的方法-----”顺手取下散蓝,戴在那个人头上,说道:‘好 ,好!要是散蓝有学问,我给你戴上它,你自己念吧!’”进行 反驳,既有力,又风趣。
谢谢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 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奏也。
苏洵先提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但随即考虑到反对方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所以,赶紧补充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这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故意提出反对意见,暴露漏洞,然 后加以堵防,使论证更严谨,这就叫“预堵漏洞”。
小组合作,难点突破
1.听故事,得结论。
苏格拉底发明了一种著名的谈话方式,叫“精神助产术”。苏格 拉底自称自己一无所知,常常向别人请教问题。而当别人回答他的 问题时,他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逼迫对方不断修正观,点, 最终得出相对严谨的结论。而苏格拉底认为最后形成的观点是对方 心中原本就有的,他只不过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对方明确而已。
在不断质疑、反驳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会越来越完善 。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我们不妨假想一个“虚拟论敌”。这个“虚 拟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 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在考虑怎样抵御这些攻击时,可以让我们的论证更严谨。
2.典例赏析,方法提炼。
基本结构:树立靶子------分析批驳-------得出结论 第一步:树起靶子(敌论点),有的放矢。
如:人们常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 做事只要有心,功夫下到,就能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 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只强调了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
第二步:正面立论,针锋相对。(位置可灵活) 第三步:引据论证,深入批驳。(①现象十危害;②剖析错误本质)
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或破立结合。在结构上可总一分一 总式,或并列式展开,或层进式推进,据情况灵活运用。
第四步:收尾照应,提出希望。(谈做法)
课后练习
俗话说:“关公面前要大刀,”明朝诗人也有“鲁班门前茶 大斧”的诗句。这两句话都是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 人面前于800字的驳论文,题目自拟。
达生究生
能 力 。
的 思 维
的 习 惯
独 立 思
能,考
、
1.古时候,有一个乡绅到官府告状,说他带来的女人犯了偷窃罪 ,偷了他地里的三个西瓜后逃跑了。乡绅理直气壮,还带来地保作证 。这个女人怀抱小孩,直喊冤枉。县官听了那位乡绅的话后叫这个女 人陈述情况。这个女人说:“我从他的地里经过,他要收取过路费, 我没同意,因此他就来诬告我偷他的西瓜。”县官听后,假意判这个 女人犯了偷窃罪,接着叫乡绅把三个西瓜抱回去。那乡绅怎么也抱不 起那三个西瓜,这时县官大喝一声,说:“你一个男子都抱不起这三 个西瓜,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人又怎么会抱得起来呢?”于是县官判这 个乡绅为诬告,判地保是伪证,并分别治了罪。
2.有一篇题为《如果所有的母亲都生男孩》的文章。文中有 这样一段话: 姑且不论生男生女本来就决定于夫妇双方,如果不该生女孩, 丈夫一样该挨打受骂,就算母亲不该生女孩,生了也不该养活, 于是怎么样呢?唯一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家庭都得“断子绝孙”, 因为任何人都知道,男人和男人不能结婚,也不能生孩子,所以 溺弃女婴和逼得生女婴的母亲走投无路,才真正会使家家户户都 不能传宗接代。
“今天早晨我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抬头一看,见一只小鸟叼着一个 孩子飞走了。那会不会就是你的儿子呢?”商人摇摇头说:“一只小 鸟有多大力气,怎么可能叼走一个孩子呢?”朱哈说:“几只老鼠能 把生铁吃掉,那么小鸟叼走孩子有什么不可能呢?”商人自知理亏, 便把生铁还给了朱哈。
这个故事中,朱哈是怎样反驳商人的?
这个故事中,县官是怎样断案的?
2.有一天,朱哈有事要出远门。出门之前,他把几块生铁寄放到 一个商人家里。过了几个月,朱哈办完事回来了,就去商人家里取他 的生铁。商人说:“真对不起,你的生铁被老鼠给吃掉了,无法归还 。”
几天后,朱哈把商人最疼爱的小儿子藏到一个不容易被找到的地 方。商人发现小儿子不见了,急得团团转。他碰见朱哈,就像见到救 星一样,急忙问:“朱哈,你见到我的孩子了吗?”朱哈对商人说:
被反驳的论点是:要生男孩,不要生女孩。论据是:如果生女 孩,家里就会断子绝孙。上面这一段话是这样反驳的:作者先退 一步说:“就算母亲不该生女孩,生了也不该养活”,随后得出 荒谬的结论:“唯一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家庭都得‘断子绝孙’” ;再进一步说明为何会有这个结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掌握驳论文的基本结构
对于虚拟论敌的观点,我们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完全驳斥, 使原先的观点得到强化;还有一种是部分接收,吸纳合理的观点, 补充完善观点。
合作探究,分析案例
1.县官是用什么方法断案的? 县官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归谬法。他先假定女人犯了盗窃罪
,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地“放大”;接着叫乡绅把三个西瓜抱 回去,那乡绅怎么也抱不起三个西瓜。乡绅一个大男人都抱不动 三个西瓜,一个怀抱孩子的女人怎么抱得动呢?这样一来,乡绅 的谬误全部暴露出来,他的诬告就不攻自破了。
5.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 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证明最初的论点。
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要,他们看 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精李子抱吃,唯有王戎没去 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告酷果真如王戎所料, 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 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 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
伍
逻辑思维下的驳论文写作
归纳反驳方法
1.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合理的论证方法。 2.教师补充介绍,议论文常见的驳论方法。
1.直接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论点就是对论敌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的荒谬和虚假。比 较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驳斥,即用正确的论点和事实直接证明对方的论点 是错误的。
如《“知足常乐”析一不知足才常乐》一文的立论: 古人云:“知足常乐。”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他就会永远快 乐。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今天的青年在生活上知足,不作不切实际的 追求倒也不错。但是要从对事业的追求上来理解,这句话却是不对的 。
4.归谬法。
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 观点本身的错误。 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晚会 上演奏的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询问赫尔岑:“您不爱听?演奏的乐曲可都是最流行的,所 以都是最高尚的。”赫尔岑反问了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赫尔岑 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逻辑 力的 量 (五)
教 学目 标
壹
己严性培了 想密,养解 法、培学逻 的清养生辑 能晰学思的 力地生维一 。表准的般
达确缜知 自、密识
。
贰
提用掌 高推握 语理辨 言的析 运一概 用般念 能方和 力法运 。,
叁
式合习将 。乎惯自
逻转发 辑化形 的为成 思自的 维觉思 方的维
肆
力锻深培
和炼人养
表学探学
2.朱哈是怎样反驳商人的?
朱哈并没有用事实和道理直接去反驳谬误,而是寻找与被反驳 谬误相类似的谬误,并以此作为武器来进行反驳。在反驳中要使 对方一听这种与被反驳谬误相类似的谬误就大加反对,然后指出 ,这种谬误与对方所坚持的观点的错误性质完全一样,从而使对 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点。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
阿凡提头上缠着筐子般大小的散蓝在街上走。迎面走来了一 个人,看了散蓝便央求道:“可敬的学者,求您给我念念这封信 吧!”“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呀!”阿啊凡提叫道。“您别客气了 ,您头上缠着那么大的散蓝,怎么会没有学问呢?”阿凡提听了 ,顺手取下散蓝,戴在那个人头上,说道:“好,好!要是散蓝 有学问,我给你戴上它,你自己念吧!”
这里,先提出原论题“知足常乐”,而后针锋相对地提出 一个与原论题相反的新论点,即“不知足才常乐”。
2.驳论据。
驳论据就是针对虚假的论据进行批致,指出这些论据是错误的。 因为论敌的论点是由论器来支撑的,批倒了论据,论点也就站不住脚 了,反数论露常常从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 或理论藏谬。
3.驳论证方法 驳论证方法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 指出其论点错误。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 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不存在必然联系, 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
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 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 论据之间推理不明…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 以从这一角度人手,展开反驳。
比如,苏格拉底想知道勇敢行为的共同点,就问著名的勇士拉凯 斯,拉凯斯回答:勇敢,就是坚守岗位,与敌人战斗。苏格拉底举 出反例,在大海上,在疾病中,在贫图中,也有人是勇敢的。就这 样,在不断的辩驳中,拉凯新对勇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听完了故事,同学们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关于写作方面 的什么启示?